巴赫不仅写了《二部创意曲》15首,还写了《三部创意曲》15首,二、三部的训练都是为演奏巴赫其他大型复调作品做准备的。复调作品的背谱向来是绝大多数钢琴学生考试前的噩梦,究其根源就是因为在背谱阶段没有对各个声部的进出脉络充分了解所致。他用两年的时间,采用现代创作手法与俄罗斯风格相结合,写成了一套《24首前奏曲与赋格》,并由苏联钢琴家尼古拉耶娃首演,被世人誉为现代复调音乐创作的经典作品。......
2023-10-31
(一)音量控制
控制音量并不意味着弹得越轻越好,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弹出不同的音量,该轻时就轻,该放出来时一定要放出来。伴奏者要根据所伴奏的独奏乐器的音响特质调节自己弹奏的音量。比如,在给音量巨大的铜管乐器或打击乐器伴奏时,伴奏者的音量就不必控制得太轻,伴奏者即便像弹钢琴协奏曲一样全力以赴,也不一定能把它们的声音盖住。而在给中提琴、大管、竖琴这一类音色柔和,音量又不太大的乐器伴奏时,就要时刻注意不要弹得太响,以使独奏乐器的声音不被钢琴的声音所淹没。
伴奏者还应根据乐曲不同段落音乐表现的需要,调节自己演奏的音量。在没有独奏乐器演奏的乐队序奏、间奏时,伴奏者就可以像弹独奏一样放开音量。而在独奏乐器演奏重要的旋律或主题时,伴奏的音量就要控制得轻一些。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乐曲的一些段落中,音乐的主要旋律是由乐队部分陈述的,此时独奏乐器反而暂时处于陪衬地位。例如,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从第六十小节开始独奏钢琴一直在弹奏如水纹一样的柔和织体,而本乐章的主题旋律则由乐队部分奏出,直到第七十小节乐队也融入“波纹”中去,准备结束整个乐章。此时演奏协奏部分的伴奏者一定要将旋律线弹清楚,音量要放出来,因为此处是独奏乐器在给乐队“伴奏”。
例如:贝多芬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类似的情况在许多器乐协奏曲中非常多见。因此伴奏者在演奏前一定要充分研究乐谱,搞清楚什么地方是纯粹的“伴奏”,什么地方是和独奏“齐头并进”,什么地方是自己的独奏,做到心中有数地去调控演奏的音量。
(二)注意乐队的低音进行
伴奏者要注意乐队部分的低音进行,这是一个经常被伴奏者忽略的问题。在演奏钢琴独奏作品时,演奏者很习惯于突出和声中的高音,这是因为钢琴的高音区音量较弱,同时旋律也往往出现在高声部。而在伴奏中,旋律大多是由独奏乐器来演奏,伴奏者也就无须像弹独奏时那么关注高声部(但在由乐队演奏旋律时高音仍然非常重要)。此时有不少伴奏者的演奏就会显得有些“飘”,缺少立体感。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伴奏者要像钢琴独奏时关注高音一样关注伴奏中的低音。关注低音并不是要将低音弹得很响,而是要将低音的走向感及和声功能的转换交代清楚,像演奏旋律一样演奏好低音的进行,要弹出乐句的起伏变化,音色也要控制得体。如果伴奏者能将低音弹得稳重生动,这是对独奏者极大的支持和辅助。(www.chuimin.cn)
(三)音色想象
伴奏者要对伴奏在乐队中原先使用的乐器的音色加以想象。用钢琴代替乐队用独奏乐器伴奏实际上是一种“凑合”的办法,因为钢琴虽然可以将乐队部分的旋律及和声模仿出来,却无法再现乐队中各种乐器的音色。因此,伴奏者在弹奏这些乐队缩编谱时,要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控制音色的手段模仿各种乐器的音色。当然,用钢琴去模仿其他乐器的音色从理论上讲是不可能的,但演奏者如果在演奏中能够刻意地去想象和模仿各种不同乐器的音色,弹奏出的音乐效果就会显得立体,富有层次感,因而也就更接近乐队的效果。
(四)注意“跟”和“带”的结合
伴奏者在与独奏者配合时要注意“跟”与“带”的结合。有不少器乐演奏者在演奏协奏曲或独奏作品时大量地运用“自由速度”。特别是在一些炫耀技巧的段落,不少独奏者都喜欢使用比乐谱所标速度更快、更自由的速度。此时伴奏者如果还严格按照乐谱上的节奏和速度演奏,就会和独奏者的演奏脱节,出现“和不上”的情况。这时伴奏者就要注意体会独奏者音乐表现的意图,跟上独奏者的节奏韵律。这就是伴奏中的“跟”。这种“跟”并非是完全被动地跟着独奏者忽快忽慢,而是在保持自身节奏重心稳定的情况下,与独奏者的“自由速度”达成默契,使独奏和伴奏融合为有机的整体。
还有一种情况,是独奏者本身由于经验不足或技术能力欠缺,在一些音乐段落中出现节奏不稳,控制不住速度的情况。此时伴奏者应该把音乐中的节拍重音加以强调,或按照自身对音乐的理解找到合适的速度,带动独奏者回到正常的音乐韵律中来。这就是伴奏中的“带”。“带”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伴奏者用自身弹奏的音乐感觉去感染带动独奏者,使独奏者的演奏更加积极投入。
由此可见,伴奏者要和独奏者一样熟悉演奏的作品,这样才能分清什么样的情况应该“跟”,什么样的情况是需要自己去“带”,给予独奏者最恰到好处的辅助和配合。
有关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的文章
巴赫不仅写了《二部创意曲》15首,还写了《三部创意曲》15首,二、三部的训练都是为演奏巴赫其他大型复调作品做准备的。复调作品的背谱向来是绝大多数钢琴学生考试前的噩梦,究其根源就是因为在背谱阶段没有对各个声部的进出脉络充分了解所致。他用两年的时间,采用现代创作手法与俄罗斯风格相结合,写成了一套《24首前奏曲与赋格》,并由苏联钢琴家尼古拉耶娃首演,被世人誉为现代复调音乐创作的经典作品。......
2023-10-31
(二)分句与呼吸在钢琴复调作品中,准确的呼吸与分句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环节。巴洛克音乐作品中很少有像浪漫派那样延绵不断的长乐句,也很少像浪漫派那样采用“弱起拍”的分句法,这在分句时要特别予以注意。......
2023-10-31
钢琴即兴伴奏的练习必须克服一些坏的习惯。即兴能力的养成重在即兴,需要常常面对新的旋律,需要在即时瞬间中酝酿和组合伴奏方案。所以,学生在研习钢琴即兴伴奏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接触新旋律,采用循环的方式,每条旋律每次只弹一至两遍,使每次接触到的旋律都有“新”的感觉。钢琴即兴伴奏要达到真正的即兴境界,事先不做大量的练习方面功课是不可能的。......
2023-10-31
(二)小组教学小组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学生组成小组上课,以一位教师对两位或几位学生进行授课活动的教学形式。小组课形式必须保证以下两方面的条件之后方能有效地进行。(三)集体教学集体教学是指一位教师面对整班编制的学生进行授课的形式,上课学生的人数可从十几人至几十人。但集体课也有明显的缺点,如为了维持集体课的教学形式,对全班同学统一教学内容......
2023-10-31
钢琴伴奏者必须具备与各种表演者合作的能力,使表演者与伴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钢琴伴奏者必须根据不同合作对象的音色特点,通过不同的触键来控制音色的变化。因此,也可以说学习钢琴伴奏是钢琴演奏者提高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2023-10-31
运动表象的主要特点是以动觉平衡觉为基础,反映动作的外部特征,它的清晰性不如静物的视觉表象,特别是它反映的时间、空间关系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所以表象的稳定性差,误差较大。动觉的运动表象完全要靠学生的自身练习来获得。提示给演奏者相应的肌肉感觉,促进动觉运动表象的明确化。......
2023-10-31
(一)钢琴的键盘钢琴是通过手指触键引起琴槌敲击琴弦而发声的键盘乐器。88个键从低音到高音顺次排成一排,构成了钢琴的键盘。(二)读谱、视奏的理论基础1.音符与休止符的时值标记音符与休止符的时值标记如表4-1所示。图4-2五线谱图4-3键盘与钢琴大谱表对照3.半音与全音半音和全音是最基本的音级概念,以音阶为基础,按照一定的组合构成。半音由任何两个相邻的琴键构成。原位三和弦的三个音位置发生转变,称为转位。......
2023-10-31
钢琴即兴伴奏技能必须通过多方面的感觉训练和各种能力的蕴积才能实现。动觉在大脑的协调下,与听觉、视觉等人的感觉系统紧密配合,不断发展成钢琴即兴伴奏的基本技能。它是将听觉获得的音响信息在钢琴上演奏出来,是大脑调动听觉、动觉和视觉共同作用的能力。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蕴积有的是某一种独立的感觉机能,如听、看等,多种情况下是几种感觉的复合,如听写、视唱等。......
2023-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