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钢琴伴奏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

钢琴伴奏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

【摘要】:在音乐作品的表演过程中,钢琴伴奏的前奏常常起着预示主题思想,营造音乐氛围,确定调性、速度,引导合作者投入作品意境中的作用。当演唱、演奏结束时,钢琴伴奏又常常以短小的尾奏使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再次得到强化和升华,创造出余音缭绕、意犹未尽的效果。钢琴伴奏与表演者在音乐表演的分量上与音响的强度上虽有主、次之分,但在人格地位上,两者是完全平等的。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钢琴伴奏者担负着艺术指导的重任。

钢琴艺术的表演实践中,钢琴伴奏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表演者再创作的心态、情绪、艺术表现力、感染力、对作品解释的准确性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钢琴伴奏。伴奏者以钢琴宽广的音域,大幅度的力度、速度、节奏变化,丰富的和声、织体,独特的音色为手段,与表演者默契配合,形成珠联璧合、天衣无缝的艺术创作主体。

音乐作品的表演过程中,钢琴伴奏的前奏常常起着预示主题思想,营造音乐氛围,确定调性、速度,引导合作者投入作品意境中的作用。在演唱、演奏的过程中,钢琴伴奏或以背景衬托,或以意境描绘,或以气氛渲染,或以旋律及节奏的强化补充,完善对音乐作品的再创作。在演唱、演奏的间隙,钢琴伴奏则辅以对答呼应,变化重复或华彩经过句等间奏帮助表演深化、转折,推动作品的发展。当演唱、演奏结束时,钢琴伴奏又常常以短小的尾奏使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再次得到强化和升华,创造出余音缭绕、意犹未尽的效果。

在浩瀚的音乐世界中,有相当数量的音乐作品在进行表演时是离不开伴奏的。虽然这些作品有主奏与伴奏之分,但是,艺术表演中两者是紧密结合、相依共存的有机整体。音乐作品进行再创作的生命力、感染力来自两者之间完美的合作。(www.chuimin.cn)

钢琴伴奏与表演者在音乐表演的分量上与音响的强度上虽有主、次之分,但在人格地位上,两者是完全平等的。那种把独奏、独唱者奉为上宾,将钢琴伴奏者低看一等,甚至认为钢琴伴奏是独奏弹不好的人才去干的行当的观念,是十分错误的。在艺术表演的舞台上,无论独唱、独奏,还是伴奏,都是艺术表演的一个组成部分,同为音乐作品的艺术再创作付出劳动,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从钢琴艺术的角度来看,钢琴伴奏者除了要具备钢琴独奏者必须具备的娴熟的钢琴演奏技巧,对音乐作品准确感知、整体把握的能力,以及将丰富、深刻的审美感受完美展现的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作为钢琴伴奏者所需要的多种能力和修养,其中包括移调能力、即兴编配伴奏能力、与各种表演者的合作能力、合作中的应变能力以及对各类表演专业特点与主要作品的熟悉等。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钢琴伴奏者担负着艺术指导的重任。因此,一位优秀的钢琴伴奏可以是一位优秀的钢琴独奏者,而一位优秀的钢琴独奏者不一定是一位优秀的钢琴伴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