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北欧音乐家中对钢琴音乐贡献最大的要数挪威作曲家格里格。1864年,他返回祖国后遇到挪威民族音乐家诺拉克,深受其影响,这是他一生中的转折点。从格里格的钢琴创作道路来看,他先是汲取欧洲古典与浪漫派音乐的优秀传统,继而融入本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进而进行别具一格的创作。......
2023-10-31
俄国的钢琴音乐在19世纪60年代之前可以说处于“空白状态”,所有上演的钢琴作品几乎都是从西欧传入的。只有在以发扬民族音乐为宗旨的“强力集团”形成后,真正具有民族风格的钢琴音乐才产生。俄国钢琴音乐的创作起步虽晚,起点却不低。因为早从18世纪末起就有不少的西欧钢琴家陆续赴俄演奏和教学,其中包括约翰·费尔德、李斯特等著名钢琴大师。他们的音乐活动使俄国音乐家得以从西欧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创作和演奏中借鉴大量手法,从而在技术上为创作本国的钢琴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俄国民族乐派的钢琴音乐家从一开始就崇拜李斯特、舒曼和肖邦,对他们表现出极大的亲和力,而对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德奥音乐则显得疏远和陌生,这可能与俄国民族音乐的特性有关。俄国音乐与本国的民间文学、民歌及民间舞蹈密切相关,多半是有标题性内容,其音乐的旋律线条悠长、气息宽广、热情而忧郁。民歌以多声部织体为主,调性常为色彩灰暗的小调,民间舞蹈节奏强烈而粗犷。俄国音乐常具有画面性和史诗性特征,形象的对比多于戏剧性冲突,变奏展开的手法多于奏鸣曲形式原则的运用。
俄国作曲家还对本国的民间音乐进行了大量研究,从而使钢琴音乐很快在俄国民间音乐的土壤上生长繁荣。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俄国涌现出大批对俄国钢琴音乐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作曲家,如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安东·鲁宾斯坦、阿连斯基等,但对俄国钢琴音乐贡献最大的还是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和斯克里亚宾。
(一)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是俄国19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他从4岁开始学习钢琴,并显露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在一生的创作中,柴可夫斯基最为辉煌的作品还是歌剧、芭蕾舞剧、交响乐,如《黑桃皇后》《天鹅湖》等,其钢琴作品虽然不多,但占有重要的地位。
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作品主要有钢琴套曲《四季》。他将12个月份中代表的景物写入曲中。1875年12月,培纳德在圣彼得堡创刊《乐坛人物》音乐杂志,他计划每月刊出一首描写不同月份景物的短诗,同时登载一首配合诗篇的钢琴曲,委托柴可夫斯基按月份谱写一首作品,于是这个钢琴曲集就在一年后陆续完成,其中第一曲写作于1875年11月,最后一曲完成于次年的11月,并于1885年出版。它是一部生动的套曲,内容如下:一月,在炉旁;二月,狂欢节:三月,云雀之歌;四月,松雪草;五月,白夜;六月,船歌;七月,割草人之歌;八月,收获;九月,狩猎之歌;十月,秋天之歌;十一月,雪橇;十二月,圣诞节。其中,六月《船歌》和十一月《雪橇》最为流行。
(二)拉赫玛尼诺夫
拉赫玛尼诺夫出生于诺夫哥罗德的贵族家庭,4岁开始学习钢琴,9岁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后来又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和作曲。他一生写了大量的交响乐、室内乐和声乐作品,但是他的钢琴作品占了主导地位。他不但创作乐曲,而且是一位优秀的钢琴演奏家。
他的作品常流露出一种忧郁、压抑的情绪,有悲剧的主题和命运的形象,表现了沙皇统治下知识分子的心态。这种低沉的色调从拉赫玛尼诺夫早年写的《幻想曲集》《升c小调前奏曲》《旋律》等作品中均可看出。在他的中、后期作品中,这类情绪反映得更加明显。(www.chuimin.cn)
拉赫玛尼诺夫的主要作品有24首前奏曲,其主要受肖邦前奏曲的影响,但比肖邦的前奏曲篇幅要大一些,表现了对俄国大自然的感受。
《音画练习曲》沿用了李斯特标题性钢琴练习曲的手法。李斯特更看重钢琴的演奏技巧,拉赫玛尼诺夫则更注重诗情画意的抒发,技术相对朴素些。拉赫玛尼诺夫未在每首练习曲上附上标题,仅称它们为“音域”练习曲,以表明这是一些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的钢琴曲,实际上这些音画练习曲都有标题性内容。他曾亲自告诉意大利作曲家雷斯庇基,作品39号的第二首描写海洋与海鸥的故事,第四首描写集市景色,第六首描写小红帽与狼的故事,第七首描写送葬的行列,第九首是东方进行曲。
(三)斯克里亚宾
斯克里亚宾与拉赫玛尼诺夫同一时代,但在创作思想和表现手法上却有所不同,斯克里亚宾更多地朝现代音乐迈进,表现了突破传统的一面。
他的早期创作与俄罗斯音乐传统和西方音乐传统保持一致,其旋律富有歌唱性,但后期创作受神秘主义的影响,情感表现上有些极端,音乐语汇抽象。斯克里亚宾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在和声方面的大胆突破,把传统的三音(三和弦)改为四度系列(全音和声),并开创了无词性音乐的先河。
斯克里亚宾的作品分两类:一是小品,包含前奏曲、即兴曲、练习曲、玛祖卡等体裁:二是奏鸣曲。他的前奏曲短小精练,反映出精神生活的瞬间感受,有鲜明的个性。他晚期的作品倾向于神秘主义、唯我主义,时常表现出一种模糊的心理状态。
有关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的文章
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北欧音乐家中对钢琴音乐贡献最大的要数挪威作曲家格里格。1864年,他返回祖国后遇到挪威民族音乐家诺拉克,深受其影响,这是他一生中的转折点。从格里格的钢琴创作道路来看,他先是汲取欧洲古典与浪漫派音乐的优秀传统,继而融入本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进而进行别具一格的创作。......
2023-10-31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钢琴音乐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普及。为此,中国对诸多教育体系开启了全面与深入的改革计划,这从根本上促进了钢琴教育的全面发展与不断进步。对于中国钢琴教育而言,杨仲子具有功不可没的作用,其对于中国钢琴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这些优秀的钢琴人物,才进一步促进了中国钢琴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促进了中国钢琴音乐的遍地生花。......
2023-10-20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古钢琴音乐在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是最主要和重要的音乐形式。意大利克劳迪欧·梅鲁洛和西班牙安东尼奥·德·卡贝松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古钢琴音乐家、作曲家。与此同时,在钢琴音乐的变奏技巧上,则需要进一步与内容统一,这促使卡贝松逐步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钢琴音乐艺术的代表。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核心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成为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灵魂。......
2023-10-20
如果不是这样理解标题和音乐的关系,就会把浪漫主义的标题音乐混同于“描写音乐”,歪曲了它们产生的深层原因。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音乐有了重大的突破性的兴盛,形成音乐创作对内容有明确的指向性、适应时代潮流变化的突出特点。浪漫主义时期是音乐美学得到突破性发展的时期,有关标题音乐美学理论、形式美学和内容美学的争论推动了音乐哲学理论的创造。......
2023-10-17
为此,当时的先生们发掘、整理、创作了一系列的陕西曲目。他们从传统曲目入手,通过对陕西音乐的精深研究,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这首曲目在技巧的运用上,不仅有陕西筝派创作的固有特点,而且还具有创新型特点。......
2023-08-25
实际上,视奏能力既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又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展开。走出演奏技巧教学的误区。教师的错误认知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要转变这样的思想,将视奏教学列为教学基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转变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升视奏能力。......
2023-10-17
“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审美要求对于声乐和钢琴表演艺术都非常适用的。在钢琴作品的演奏过程中,“以情带声”要求将演奏重心放在情感上,以情感表现音乐,以情感发挥和转化不同的钢琴技巧,让钢琴技巧从一组组反射动作和机械化的组合变为充满情感的弹奏。演奏者在演奏技术中融入自身情感,这个过程就是在“化技为情”,这不仅可以让演奏者有相应的审美体验,还让演奏个性得到了升华。......
2023-10-17
在拨弦古钢琴中,当钢琴演奏者的手指按下琴键时,钢琴的琴键末端的顶杆将会逐步上升,位于顶杆开口处的制音器触弦,这就会促使钢琴的琴弦进一步停止振动,从而难以发出声音。(二)巴洛克时期的古钢琴及钢琴巴洛克时期是西方的音乐历史中重要的音乐发展时期。对于拨弦古钢琴的外观设计,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拨弦古钢琴的琴盒装饰逐......
2023-10-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