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的美术在形式上强调结构稳定、色彩单纯,以朴素自然取代华丽雕饰,以简洁取代烦琐,以理性取代夸张,更以全人类的至高理想取代少数人的权势和享乐。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旋律不再有那么多的装饰音,也不再那样绵长,而是变得简洁、对称,并常常由短小的“动机”构成。上述只是大致概括,尤其强调古典与巴罗克风格的不同之处。......
2023-10-29
(一)约瑟夫·海顿
约瑟夫·海顿(Joseph Haydn,奥地利作曲家)是一位幸运的作曲家,在有生之年,其天才与成就已被当时的社会承认并备受人们的尊重。他一生生活安定、富足,享有很高的声誉。
海顿钢琴音乐的风格正如他的基本创作风格一样,明朗、乐观、充满活力、富有幽默感和民间气息,这与他生活的时代密切相关。海顿时代的奥地利正处于女王玛丽亚·坦莱西亚及其儿子约瑟夫二世的统治之下。他们推行的改良社会的“开明专制”制度使奥地利的经济和文化得到繁荣发展,呈现“太平盛世”的景象。当时,德、奥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大批知识分子都对统治者抱有乐观的幻想,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对人道主义有着深刻的信仰。这种思想意识在海顿的音乐创作,特别是早中期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反映。
海顿的创作遍及音乐的各种体裁和形式,包括嬉游曲、序曲、各种乐器的协奏曲、钢琴曲、歌剧、清唱剧等,但海顿最大的功绩在于他的交响曲、弦乐四重奏和晚年的清唱剧创作。钢琴作品在他的全部创作中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对后世钢琴音乐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海顿的钢琴作品已越来越受到世人的推崇。
(二)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键盘乐器演奏家、小提琴家、中提琴家、指挥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与海顿同时代的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二位大师。当时是一个和平繁荣的社会,奥地利贵族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力,同时注重分寸,讲究礼节。因此,他们二人的音乐在织体、和声、曲式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明朗乐观的情绪上都具有属于那个时代的共同特点。但是,他们的音乐风格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说在海顿的作品里人们能较多地感受到他的巧智、幽默、乐观和活力,那么莫扎特的音乐则更让人体验到深切的人情味。在主调风格的钢琴音乐里,莫扎特是第一位用音乐来进行心理描绘和性格刻画的作曲家。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尤其是钢琴协奏曲,常使人想起他的歌剧音乐。莫扎特在意大利喜歌剧的体裁中成功地运用音乐手段,对人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他不仅赋予戏剧角色以深刻的抒情性和独特的个性,还突出了各个角色之间的戏剧性矛盾。莫扎特在歌剧中形成的音乐特点在纯器乐形式中得到再现和发挥。莫扎特钢琴作品中那些形象鲜明、互为对比的大量主题宛若歌剧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化身。在他的钢琴协奏曲中,歌剧性的因素更为明显,钢琴与乐队之间既有对比又配合默契,就像歌剧中各个角色之间的对话一般,生动细腻而充满戏剧性格。莫扎特在歌剧中表现出的非凡的旋律天才也充分显示,亲切歌唱成为其钢琴音乐的显著特点,不仅慢板主题气息宽广、悠扬婉转,恰似歌剧中的咏叹调,就连快板主题也在莫扎特手中成为最动人的宣叙调。他常采用简单的曲式,用稀少的音符来铸造长长的旋律线条,表现细腻纯真的感情。莫扎特在钢琴奏鸣曲曲式上的发展比海顿又前进了一步,无论是在乐曲的结构规模、形式的均衡统一,还是在主题性格的对比、和声的应用方面都达到更为纯熟的地步。莫扎特的主题本身就很完整,不像海顿的主题留有较大的发挥余地。虽然古典钢琴奏鸣曲呈示部的第二主题直到贝多芬手中才被赋予全部的意义,但是与海顿相比,莫扎特在奏鸣曲呈示部中奠定了更有独立性的第二主题,并且往往通过连接部的准备而导入,从而更强调了它的意义。莫扎特的第二主题音乐个性丰富,但往往在它们出现后,是一连串快速经过句或是新的乐思,此后不复展开。如此随心所欲的创作不但没有使乐曲支离破碎,而且形成了莫扎特特有的、兴之所至的轻松风格。乐曲中那些看似松散的材料之间总有一条极微妙的“锁链”联系着,因此任何乐章都是一个高度完美、结构紧密的和声整体。
莫扎特在钢琴创作中继承了前辈作曲家的写作手法,又进行了很大的创新。过渡时期的“阿尔贝蒂低音”到了莫扎特时代大为盛行,几乎成了钢琴写作中普遍的模式。而莫扎特创造性地应用了这种近乎陈词滥调式的“阿尔贝蒂低音”,将分解和弦音型不断加以变化并且让它们在高低音区轮流出现,避免了原先那种重复单调的感觉,同时在各个和弦音之间加入许多经过音,大大增强了旋律性。莫扎特的装饰音是充满了“美声”的“微型旋律”,在他的慢板乐章中表现得尤为绚丽多彩。这种新型钢琴语汇的创造不仅形成了莫扎特钢琴音乐所特有的纤巧、优雅的风格,对19世纪波兰钢琴家肖邦也有很大的启发。(www.chuimin.cn)
(三)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德国音乐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在西方音乐历史的画卷中独领风骚。由海顿、莫扎特创立并发展起来的维也纳古典音乐形式与风格在贝多芬的作品中被极大地扩充和发展。他将18世纪与19世纪、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连接起来,将一个时代的理想融合于自己的音乐艺术之中,因而贝多芬的名字与崇高的信念、顽强不屈的意志、充满震撼力的音乐、为表达情感而不拘规范的气魄永远同在。
贝多芬生在了一个特殊的时代,一个变革的时代,一个激情洋溢的时代。从启蒙运动开始,欧洲社会在理性、自由、科学的新价值观影响下,塑造着新的社会秩序和观念,也建立了许多新思想、新制度,与此同时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艺术等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人类开始用理性控制事物,“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使“人”有了尊严和自由,心灵的自由也使思想意识形态发生了重大改变。哲学、文学、绘画领域的成就交相辉映,创造着人类新的文明。变革给人们带来的是受禁锢之后的一种狂热和冲动,在这股潮流中,贝多芬成了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个自由音乐家。贝多芬蔑视权威,不会按贵族的审美趣味去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而是按自己的感受和愿望去创作。他在作品中毫不掩饰他的苦难、友情、激情,用丰富的音乐语言表达对英雄的崇拜、对生命的感叹、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音乐的挚爱。他的音乐中包含了人类丰富的情感,使他的音乐有一种生命的张力。
贝多芬的个人魅力及才华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他身边有许多王公贵族及崇拜者,他穿梭于皇宫、贵族宫廷、音乐爱好者的沙龙、公共音乐厅,成了那个时代的音乐代言人。斐迪南·瓦尔得斯坦伯爵非常崇拜贝多芬,并且决心保护和支持他,这对贝多芬来说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友谊,贝多芬也把最著名的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献给了瓦尔得斯坦伯爵,贝多芬把他想传达的创作理念、技巧和感情融和在他的作品中,献给了他的知音。
贝多芬是西方音乐史上继巴赫之后的又一位巨人。他在情感表达上从不畏惧权势,维护了音乐家的尊严,在这一点上他超过了莫扎特、海顿,将趣味的理解变成了激情。
从创作手段上来看,贝多芬表现钢琴音乐的手段无论从音响、演奏技术、曲式规模,还是从主题展开、和声功能、织体的复杂及节奏的动力性、力度对比上都远远超越了海顿、莫扎特所使用的传统手法。他的音乐情感真挚,宏伟壮丽。他的创新超越了前人,但仍然保持着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体风格,即严谨细致的结构比例和合乎逻辑的矛盾统一。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题的发展继承了海顿,旋律及句法沿袭了莫扎特。此阶段以钢琴作品居多,如《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悲怆奏鸣曲》等。这一阶段出现了对他人生最大考验的听觉障碍,听力下降使他脾气变得暴躁,并逐渐与世隔绝,这种隔绝加深了贝多芬的音乐思想,他的作品中开始出现不规则、自由的节奏和激烈的曲风。第二阶段的初期,他的情绪起伏不定,在创作上打破了以往奏鸣曲的形式,表达了对传统进行变革的心声和对人生的感叹,经过初期矛盾的心理变化过程,逐渐超越自我,创作出具有宏大气势、包含强烈情感的大型奏鸣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热情(Op.57)》。第三阶段的音乐构思宏大,曲式自由奔放,表现力真挚感人,传统的作曲观念无法束缚他,他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和挥洒自如的技术手段,把音乐语言所能承载的一切表达得淋漓尽致。
贝多芬在钢琴领域取得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极大,他大量的钢琴音乐创作集不但内容丰富、形式自由,而且内涵深刻,其中有钢琴奏鸣曲32首、钢琴变奏曲37首、钢琴协奏曲5首,他的钢琴小品集注重抒情,而不是强调乐思的展开。
有关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的文章
古典主义的美术在形式上强调结构稳定、色彩单纯,以朴素自然取代华丽雕饰,以简洁取代烦琐,以理性取代夸张,更以全人类的至高理想取代少数人的权势和享乐。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旋律不再有那么多的装饰音,也不再那样绵长,而是变得简洁、对称,并常常由短小的“动机”构成。上述只是大致概括,尤其强调古典与巴罗克风格的不同之处。......
2023-10-29
从当时的记载来看,似乎皮钦尼在很多时候获得了支持,占了上风,但是笑到最后的还是格鲁克。毫无疑问,他的改革代表了新的文化精神,是符合时代需要的。第一部喜歌剧是意大利作曲家佩尔戈莱西的《女仆作夫人》。......
2023-10-29
但他越过前人筑起的丰碑将复调音乐推向最高峰,成为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复调音乐演奏家。德国民歌、民间器乐以及在民歌基础上产生的新教众赞歌是巴赫音乐语言素材的基础。由于斯卡拉蒂的创作生涯跨越了巴洛克晚期和前古典主义的过渡时期,他的音乐创作既继承了巴洛克风格的传统特征,又具有前古典风格的审美趣味。......
2023-10-31
独乐寺十一面观音观音阁是独乐寺的主要建筑,外观两层,实为三层,阁内中间为空井;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上下两层中间设一暗层,梁柱接榫部位因位置和功能不同,共用斗拱24种,以建筑手法高超著称。独乐寺前100米处还有一座白塔,塔始建于辽,平面为八角形,通高30.6米,下部是密檐式,上部为覆钵式,是中国造型最为奇特的佛塔之一。......
2023-12-06
(二)“情感论”在整个巴洛克时期,不少音乐家和理论家都在关注音乐如何打动听众的情感这个美学问题。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想用音乐来抓住或唤起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状态,如愤怒、激动、欢喜、忧伤等。特别是到了巴洛克晚期,器乐的创作几乎已经处于主导地位了。在巴洛克晚期,最初的钢琴也出现了。这些发展使巴洛克时期的乐队的色彩更加丰富。......
2023-10-31
在19世纪,众多作曲家都涉足交响音乐领域,但各个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不尽相同。这一时期有作曲家坚持古典主义形式,也有作曲家走上了标题音乐的道路。其所创作的钢琴曲以难度极高而闻名。马勒的创作范围较窄,作品数量不多,其作品绝大多数是交响曲和歌曲。他的早期作品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特点,在其创作生涯的极盛期被认为是晚期浪漫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但其晚期的作品开始流露出一定的现代派倾向,如调性的瓦解等。......
2023-10-26
1.古典主义时期钢琴演奏的体裁形式西方音乐历史中最重要的、最具代表性的交响乐体裁——交响曲、协奏曲,在古典时期形成和成熟,并且留下了最伟大的遗产,古典音乐也因此成为西方音乐史最具经典性的一个时代和风格的典型。......
2023-10-17
(一)弗朗兹·舒伯特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真正奠基者是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舒伯特。舒伯特只得另辟蹊径,在声乐和器乐的领域创造崭新的体裁,其中最主要的便是艺术歌曲和浪漫主义钢琴小品。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他的创作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他的钢琴作品也深受其艺术歌曲的影响,这首先表现在旋律的声乐性上。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地位被抬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肖邦的钢琴作品所涉猎的体裁风格之广泛也是无人企及的。......
2023-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