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个艺术表演者只要不是在自娱自乐,就必须考虑到观众公认的普遍审美标准,我们暂且称这个标准为“正常标准”,而个别艺术家与众不同的标准则可以称为“个人标准”。在演奏中敏锐性的问题上有因天赋不同而产生个体差异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对音色变化的听觉敏感程度、对键盘触觉的敏感程度以及身体各部分相互协作的能力等各方面。......
2023-10-31
18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工业革命与科学领域的一系列重要发明把整个西方文明向前推进,以王权、神权为标志的传统体制面临全面崩溃的危机。在思想文化领域,法国“百科全书派”掀起了“启蒙运动”,以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为代表的学者继续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用理性反对传统的信仰与权威。作为新兴阶层的代表,他们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主张科学和知识,提倡平等自由,呼吁宗教宽容和人类博爱。“启蒙运动”唤醒了欧洲人对自然法则与自由竞争意识的尊重,其影响遍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
18世纪下半叶,德国文学戏剧界的“狂飙突进运动”在响应启蒙运动的同时,反对法国学者对理性的单纯崇拜,而更强调人的感官直觉,追求自然天性和本能。在“启蒙运动”和“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18世纪的欧洲艺术和音乐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并走向高度繁荣。
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历史发展到高峰的一个阶段,按年代划分,它处于巴洛克时期之后、浪漫主义时期之前,同时与前、后两个时期相交重叠。一般音乐史将1750年(巴赫逝世)到1820年划归为这个时期,它包含了两大时段:前古典时期和维也纳古典时期。前古典时期也被音乐史学家称为“后巴洛克时期”,18世纪20—30年代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18世纪中叶格鲁克对意大利正歌剧的改革以及18世纪中下叶器乐领域中多种形式(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重奏曲)的成熟与发展构成了体现新时期音乐风格的三个主要音乐现象。这些新的音乐风格在同巴洛克晚期风格并行的过程中逐渐取而代之,最终形成主导风格。
维也纳古典时期巴洛克音乐已经完成了转变过程,主调风格占主导地位。古典时期的建筑风格大多平整对称,装饰的东西相对减少,线条平直,结构对称。而此时的音乐语言变得精练、朴素、亲切,形式结构明晰。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大师们在其作品中体现出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成为西方古典音乐领域的典范。
维也纳古典时期音乐风格的构成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巴洛克时期盛行的“通奏低音”逐渐被明确的乐器记谱代替,表达了作曲家对乐器音色更为细致的感受力。
(2)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倾向于整齐对称的方整性乐句结构,与民间音调或民间舞蹈的节奏联系更紧密了。(www.chuimin.cn)
(3)常用的体裁是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四重奏等。曲式是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及变奏曲式。
(4)调性、和声的安排成为作品的重要因素。段落和乐章有更加明确的终止式,强调更加简洁的和声风格。
古典时期钢琴音乐风格的演变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艺术品位和审美观念的转变。在资产阶级启蒙精神的影响下,新兴的市民阶层要求艺术作品的题材突破宗教、历史、宫廷的局限,表现日常生活事件和普通人的情感,并要求艺术表现手法通俗易懂。
在音乐风格上,人们普遍反对过于严肃复杂和宏大深奥的巴洛克复调音乐,而追求轻松、愉悦、精致敏感的主调音乐。
在钢琴音乐的曲式和体裁上,巴洛克时期最主要的古钢琴曲式是赋格和组曲。而古典时期,以对比为主的古典奏鸣曲式逐渐占优势,这种奏鸣曲式要求呈示部有相互对比和调性不同的两个主题,并建立展开部和再现部,还要求在快板乐章中表现歌唱性的特点和建立“说话的原则”,具有小的“张弛”而不是浪漫时期的大线条。新兴的器乐要表现人、表现新的生活、表现充满矛盾和统一的辩证思想,这是启蒙精神在器乐曲中特有的反映。
有关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的文章
但是一个艺术表演者只要不是在自娱自乐,就必须考虑到观众公认的普遍审美标准,我们暂且称这个标准为“正常标准”,而个别艺术家与众不同的标准则可以称为“个人标准”。在演奏中敏锐性的问题上有因天赋不同而产生个体差异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对音色变化的听觉敏感程度、对键盘触觉的敏感程度以及身体各部分相互协作的能力等各方面。......
2023-10-31
在音乐作品的表演过程中,钢琴伴奏的前奏常常起着预示主题思想,营造音乐氛围,确定调性、速度,引导合作者投入作品意境中的作用。当演唱、演奏结束时,钢琴伴奏又常常以短小的尾奏使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再次得到强化和升华,创造出余音缭绕、意犹未尽的效果。钢琴伴奏与表演者在音乐表演的分量上与音响的强度上虽有主、次之分,但在人格地位上,两者是完全平等的。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钢琴伴奏者担负着艺术指导的重任。......
2023-10-31
(一)绝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以外确定的一个客观标准,将评价对象与这一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达到程度的评价方法。(二)相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是从评价对象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对象作为基准,将余者与基准作比较,排出名次、比较优劣的评价法。(三)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
2023-10-31
(二)小组教学小组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学生组成小组上课,以一位教师对两位或几位学生进行授课活动的教学形式。小组课形式必须保证以下两方面的条件之后方能有效地进行。(三)集体教学集体教学是指一位教师面对整班编制的学生进行授课的形式,上课学生的人数可从十几人至几十人。但集体课也有明显的缺点,如为了维持集体课的教学形式,对全班同学统一教学内容......
2023-10-31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时进步很快,有时却停止不前,这正是正负评价机制在起作用。在钢琴教学中,钢琴教学的反馈调节作用是保证钢琴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也是教学评价的发展作用越来越被各国的评价学者重视和强调的原因。所以,世界各国都利用钢琴教学评价的结果,作为钢琴招生、定级、指导职业定向、分班编组的主要依据。......
2023-10-31
巴赫不仅写了《二部创意曲》15首,还写了《三部创意曲》15首,二、三部的训练都是为演奏巴赫其他大型复调作品做准备的。复调作品的背谱向来是绝大多数钢琴学生考试前的噩梦,究其根源就是因为在背谱阶段没有对各个声部的进出脉络充分了解所致。他用两年的时间,采用现代创作手法与俄罗斯风格相结合,写成了一套《24首前奏曲与赋格》,并由苏联钢琴家尼古拉耶娃首演,被世人誉为现代复调音乐创作的经典作品。......
2023-10-31
加工整理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二)处理终止式终止的处理对乐曲的完整性有着特殊的意义,终止处理得不好,会极大地影响乐曲的完整性,甚至会使音乐没有结束感。(五)加华彩片断为了更好地烘托气氛,常常可以加一些华彩片断。华彩片断可以是和弦式的,它可以增强气势;可以是音阶式的,它可以增强活跃的气氛,使技巧更华丽;也可以是旋律式的,它可以使乐曲的气氛更浓厚。......
2023-10-31
钢琴教学评价,首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例如,可以把“钢琴演奏表现能力”这个目标,划分为“演奏程度”“演奏技术”“演奏的完整性”“音乐风格”和“艺术表现”五个方面,这就比抽象的“钢琴演奏表现能力”便于掌握了。例如“演奏的完整性”,完整流畅给100~90分,个别失误给89~80分,个别中断给79~70分,严重中断给69分及以下,69分及以下原则上视作不及格。......
2023-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