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巴洛克时期音乐特点概述

巴洛克时期音乐特点概述

【摘要】:(二)“情感论”在整个巴洛克时期,不少音乐家和理论家都在关注音乐如何打动听众的情感这个美学问题。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想用音乐来抓住或唤起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状态,如愤怒、激动、欢喜、忧伤等。特别是到了巴洛克晚期,器乐的创作几乎已经处于主导地位了。在巴洛克晚期,最初的钢琴也出现了。这些发展使巴洛克时期的乐队的色彩更加丰富。

音乐风格上看,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有着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显著特点,对于其中的一些主要特点,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加以论述,涉及巴洛克音乐中出现的通奏低音的织体、“情感论”的美学以及和声、对位、节奏、记谱法、声乐与器乐的发展等诸多方面。

(一)通奏低音

通奏低音构成了典型的巴洛克音乐的织体,这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的。旋律加伴奏并不是一种新形式,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琉特琴歌曲甚至中世纪马肖的歌曲中就已经有了。现在这种织体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低音部和高音部这两个基本的旋律线条。它有一个独立的低音声部贯穿整个作品中,因此称作通奏低音。另外,它是一个位于上方的比较华丽和富于装饰性的高音部。作曲家在创作中只写出这两个声部,而中间的和声声部并不写出,需要由演奏者用键盘乐器或其他可以演奏和弦的乐器即席演奏,称作通奏低音的“实现”。为了提醒演奏者,作曲家通常在低音的上方、下方或旁边标记相应的阿拉伯数字来对需要演奏的每个和弦加以指示,所以通奏低音也称作数字低音。

通奏低音的实现至少需要两种乐器:一种是演奏和弦的羽管键琴、管风琴或琉特琴,它们对和弦的处理是比较自由的,甚至可以不受低音线条节奏的约束;另一种是演奏低音部的大提琴或大管等低音乐器,它一般较少修饰。在宗教音乐中,通常使用管风琴;在世俗音乐中,乐器的使用则更为多样化,特别是在豪华的宫廷音乐活动和早期的歌剧中,如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就要求使用两个羽管键琴和三个低音琉特琴以及竖琴等大量乐器。当时也有人把通奏低音的乐器分为两类:一类是演奏低音与和声的基本乐器;另一类是演奏旋律或用对位来丰富旋律的装饰性乐器。这也预示了后来的器乐协奏曲中对独奏和协奏乐器之间的分工。

(二)“情感论”

在整个巴洛克时期,不少音乐家和理论家都在关注音乐如何打动听众的情感这个美学问题。他们相信,音乐的主要目的是唤起人们的情感。虽然每个时代对这个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述,但是在巴洛克时期我们看到了可能是最系统化的解释。它形成了一种被称为“情感论”的理论。

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想用音乐来抓住或唤起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状态,如愤怒、激动、欢喜、忧伤等。不过,这种情感并不是作曲家自己的情感,这一点和后来的浪漫派作曲家是不同的。巴洛克作曲家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类型化的人的基本情感,这是一种理性化的、不连贯的和相对静止的情感,而且在声乐作品中它是与歌词的内容相关联的。作曲家通常在一部作品或一个乐章中只采用一种基本情感,并使之成为统一这部作品的一种手段。

(三)大小调体系趋于成熟

大小调的调性体系的发展过程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直到巴洛克的中晚期才结束。它从教会调式体系中孕育出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长期的音乐实践所形成的一些特定的声部促进了它的产生。在调性和声体系中,和弦的关系是建立在对一个调性中心的趋向性上的,主和弦的根音决定了该调性的名称。体系内的每个和弦都是独立的实体,但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功能关系,特别是和主和弦之间。所有的和弦完全围绕着主和弦,以及支持主和弦的另外两个重要的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组织起来,它们之间的功能关系得到强调,即使离调或转调也不能动摇主调的绝对地位。

第一部调性和声语言完全成熟的音乐作品是由意大利作曲家科雷利创作的。他在1680年以后出版的作品中,完全是按照和声功能的关系来构思的,几乎找不到任何调式的影子了。首次对这种调性和声体系做出理论解释的是法国作曲家拉莫,他的划时代的著作《和声学》是1722年在巴黎出版的。(www.chuimin.cn)

(四)节奏和记谱法的变化

文艺复兴时期自由流动的复调节奏在巴洛克时期只是在用古代风格写作的一些宗教作品中被沿用。典型的巴洛克音乐的节奏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常规整的;另一类是非常自由的。由于从17世纪开始,大部分音乐的记谱采用了小节线,强拍和弱拍的划分非常清楚。作曲家用这种有规则律动的拍子强调一种生命的激情,最典型的是一些舞曲,而用自由的节奏创作一些比较即兴的独奏曲或模仿语言的宣叙调。这两种节奏往往在一种套曲组合中形成变化和对比。例如,在一段自由的宣叙调后,紧接一段规整的咏叹调,或在一首即兴的前奏曲或托卡塔后,紧接一首严谨的赋格曲。

16世纪末,为了使各个声部之间整齐一致,小节线开始使用。17世纪初,作曲家只是在作品中部分地应用小节线来划分音乐的强拍和弱拍。到了17世纪中叶,小节线才被系统地使用于有规律的节拍中,新的拍号也出现了,如4/4、3/4和2/4。

三种谱号,即C谱号、G谱号和F谱号,虽然从15世纪就开始使用,但在巴洛克时期,它们的形状变得更加接近今天使用的样子。作曲家也开始在作品上标记由一个或多个升降记号组成的调号。不过,他们所标记的调号经常比今天所用的相应的调号要少一个升号或降号。

(五)声乐与器乐的并行发展

在巴洛克时期,声乐和器乐是并行发展的,而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那样以声乐作品为主。特别是到了巴洛克晚期,器乐的创作几乎已经处于主导地位了。

在声乐领域中,最突出的新发展包括单声歌曲(Monody,意思是用通奏低音伴奏的宣叙风格的歌曲)新风格的出现,以及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等新体裁的诞生。总的发展趋势是,声乐作品的戏剧性在不断加强,作曲家追求更鲜明、更准确地用音乐表达歌词中丰富的情感内容。

在巴洛克时期,器乐从对声乐作品的依赖中彻底地解放出来,作曲家开始为特定的乐器创作,大量的新曲目(包括独奏与合奏的)出现了,特别是纯器乐体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很多巴洛克器乐惯用的音乐语言。

在乐器制作方面,小提琴家族在这个时期形成。在意大利,它成为最受人喜爱的乐器,逐渐取代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维奥尔琴,并出现了像阿马蒂、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内利这样的小提琴制作大师。同时,羽管键琴和其他键盘乐器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管风琴和羽管键琴这两种键盘乐器开始各自发展独立的曲目。在巴洛克晚期,最初的钢琴也出现了。此外,各种管乐器的制造(特别是木管乐器)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些发展使巴洛克时期的乐队的色彩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