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浙大培养杰出人才

大学生社会实践:浙大培养杰出人才

【摘要】:大学期间应当安排社会实践。我相信浙大的学生中将来会出现许多杰出人才,包括政治家。大学生要有广博的知识,因为毕业以后你不一定到哪个单位。

(2010年6月25日)

温家宝:我今天晚上是“突然袭击”。

学 生:太突然了!

温家宝:昨天我到了江西抚州。江西第二大河——抚河大堤发生了决口。那个圩子有10多万居民,我们用48小时转移了近10万人,没有一个人死亡,这确实是个奇迹。今年我国气候异常,年初时西南还是大旱,现在南方大部地区又是洪涝,4月份还发生了玉树地震。我们这个国家灾难够深重的,唯有以科学和求实的态度才能救中国。

今天我到杭州,看了五家企业,都很高兴。特别是在一家网络中心,和职工谈了一个钟头。我觉得青年人很快乐,我和他们交流也很快乐。我嘱咐他们一句话:希望他们永远快乐,希望青年人永远快乐,同时又要给人们创造快乐。

我晚上6点多才从企业回到驻地,省委书记〔1〕和省长〔2〕问我晚上有安排没有?我说还没有考虑好。吃完晚饭后我才告诉他们,我要到浙大去!我主要是惦记你们,来看望你们,想和你们聊聊天。但看到你们这么忙,确实不忍心占你们时间。

学 生:没有关系,我们这学期的课程内容都学完了,要考试了。

温家宝:如果我今天晚上一个多小时的谈话能给你们考试增加几分,那我这趟就没有白来。谈些什么呢?还是从你们校训“求是”谈起吧。你们都知道这个校训的来历吧?出自浙大的前身——求是书院提倡的“务求实学,存是去非”。这个校训恐怕是最短的了,“求是”是基础,后来又发展为“求是创新”。

你们想问我什么问题都可以,包括你们考试准备的情况。你们的老校长竺可桢〔3〕先生20世纪30年代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叫《王阳明〔4〕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王阳明是心学的第一人。我们不全面评价这个人,但他提倡思考,主张“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他说:“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5〕这句话有一定哲理。其实,我们认识的事物太少太少。就拿物理学的物质来说,可见的物质只有百分之几,不可见的物质有百分之九十多;还有反物质;甚至我们连地球科学都还没有研究得很深。这就告诉同学们要有求知的无穷欲望,相应地要做踏实的功夫。这些都可以作为理解你们校训的格言,会使人终生受益。

浙大历史太悠久了,其实你们光学校史就可以学几个月。浙大出的人才太多了,160多位院士,这是同学们足可引以为自豪的。但是前人的贡献不等于你们的贡献,你们要达到那个水平,还要下艰苦卓绝的功夫。

学 生:非常想问总理一个我感到特别困惑的问题,就是我认为我们大学生最应该走进社会,因为我们将来是要服务社会的,但是现在我们走进社会的机会非常少。能不能结合您的经历,给我们一些建议?

温家宝:这个同学实际上是在问我怎么给学生创造条件去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为将来给社会做贡献打好基础。大学期间应当安排社会实践。我是学地质的,竺可桢先生是气象地理学家。我在大学本科学习的五年期间,每年有一次教学实习;在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生产实习,去的是秦岭。背着背包跑地质路线,住在农民家里。到四年级的时候是毕业实习,为写论文做准备,去的是河南嵩山。这些实习都是我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机会。但我觉得不够。我每年还要参加农村的劳动,有些是学校规定的,比如麦收、秋收。我给自己安排了一项学校没有规定的活动,就是每年假期我都要去农村,不回家,住在农民家里,几乎住一个假期。从那时候我就交了很多农民朋友,和他们睡在一个炕上,一起吃饭,一起干活。这也许是我从大学时代就培养起对农民、对人民的感情的一个重要阶段。我觉得学生了解社会十分重要,如果对社会不了解,再到社会工作,就会两眼一抹黑,感觉什么都生疏,什么都害怕。所以学生要主动给自己创造这样的机会。当然学校也要给你们创造机会。

学 生: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惦记着我们。我想说我们浙大永远欢迎您。浙大历史上出现的各方面人才都有,就是有一个遗憾,缺少政界的高官。有时候我在想,您要是我们的校友该多好!对于像我这样立志如您一样为中国老百姓服务的学生,您有什么建议?

温家宝:我经常把竺可桢先生作为我自己的老师,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也是浙大的校友。我希望青年要做事,不要做官。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就是我们人生的目的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无论干哪一行,从事什么专业,都要用你所学的专长为人民服务。你这样做了,而且做出贡献,人民会记住你的;相反,如果你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了做官而做官,甚至背离老百姓的利益,即使当了官,那对人民也是有害的。这就是要做事不要做官的道理。我相信浙大的学生中将来会出现许多杰出人才,包括政治家。但是这些政治家应该是人民的政治家,应该符合你们的传统。浙大校训的宗旨是倡导王阳明的求是精神、牺牲精神。王阳明是明代的儒家,他创立的“心学”〔6〕,使程朱理学〔7〕向前发展了一步。大家知道,程朱理学是宋代的。我经常引用张载〔8〕这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应该是我们的理想,也应该是我们要脚踏实地去实践的。如果是这样的政治家,这样的官,老百姓是欢迎的。

学 生:我马上就要毕业了,就要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9〕学习。我在想如何用疯狂的举动来结束大学生活。请问您在年轻的时候,是否也做过什么疯狂的举动?

温家宝:反正是跟青年们谈心,就实事求是地讲。其实我们那时候上大学也很不容易。我学地质是受父亲影响。我父亲先在北师大学地理,后来做地理教师。我上中学时,父亲给过我他批注得满满的一本《中国地质学》〔10〕,是李四光写的。这本书到现在我还保留着。我这个人学哪一行,总想把它学成最好。尽管在大学课程比较多,我都努力把它学好。我是主张大学课程要多些的。大学生要有广博的知识,因为毕业以后你不一定到哪个单位。我学的是大系,地质系,课程非常广。从地质、古生物到矿物,一直到地球物理探矿、地球化学探矿、钻探,什么都学,后来工作中都用上了。我有去西藏的理想,当时曾给学校的党支部写过两封血书,要求到西藏去。但是学校偏偏要我读研究生,我就考取了研究生,专攻大地构造。再后来就分配到甘肃。如果说冲动,我就这么个冲动,写过两封血书。(www.chuimin.cn)

学 生:现在是和平年代,很多人都忘了危机意识。我想请问您,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从军入伍。现在很多著名大学学生从军的人比较少。

温家宝: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学 生:大气科学。

温家宝:国防科学在我们国家是很受重视的。就在这几年间我们连续发射了两艘宇宙飞船。我们计划再发射第三艘飞船,建立空间站。这在国防科学特别是宇航中是一个大的突破。无论是发射卫星还是飞船,都和气象、空间研究、大气研究有关。你作为一个国防生是光荣的,你从事的工作一定会大有作为,你应该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1]这是温家宝同志在浙江大学与学生的座谈。

〔1〕指赵洪祝。

〔2〕指吕祖善。

〔3〕竺可桢(1890—1974),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科学史家和教育家。浙江绍兴人。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浙江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对建立和发展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和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事业有重要贡献,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先行者。

〔4〕王阳明,即王守仁(见本书《心系天下,创业报国》一文注释〔10〕)。

〔5〕见《王阳明全书·答季明德》。

〔6〕“心学”,亦称“陆王心学”。南宋陆九渊、明王守仁都把“心”看作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圣人之学,心学也”(《象山全集·序》),故称。

〔7〕程朱理学是宋代理学的主要派别。首创者为二程程颐程颢),集大成者是朱熹。因为他们的学说基本一致,后人称这一派为程朱学派,亦称“程朱理学”。程朱学派断言“理”是离开事物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由它派生和主宰万事万物;为学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宋代以后程朱理学长期保持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8〕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人。世称横渠先生。讲学关中,故其学派被称为“关学”。其哲学主张充满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对宋明理学影响很大。

〔9〕佛罗里达大学是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盖恩思维尔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建校时间可追溯至1853年。

〔10〕1934—1936年,根据中英两国交换教授讲学的协议,李四光应邀赴英讲学,在伦敦、剑桥、牛津、伯明翰等8所大学讲授中国地质学。讲稿整理后以《中国地质学》的书名在伦敦正式出版。此书除英文版外,还有俄文译本和摘要汉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