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提升农村教育的重要性-温家宝谈教育

提升农村教育的重要性-温家宝谈教育

【摘要】: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农村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美国至今还认为,乡村教育对美国未来的繁荣至关重要,要加大力度促进美国乡村教育发展。中国人口有13亿多,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在农村。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农村教育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全国扫盲运动,堪称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农村社会的基础,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农村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教育的整体水平。要提高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必须先从农民抓起。如果不懂得这一点,就不懂得农民的教育学,也就不可能树立农民的教育观。无论是美国的“教育平权运动”〔1〕,还是印度的“民众科学运动”〔2〕,以及南美、非洲、东南亚一些国家推行的“平民教育运动”〔3〕,都是为了在广大农村和社区普及文化、卫生、科学知识,保障社会底层民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20世纪70年代韩国开展“新村运动”〔4〕,首要任务也是教育农民,即加强农民的启蒙教育与文化技术教育。发达国家早已普及了义务教育,但仍然十分重视在农村进行扫盲和普及教育。美国至今还认为,乡村教育对美国未来的繁荣至关重要,要加大力度促进美国乡村教育发展。

中国人口有13亿多,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在农村。农村教育是农村的希望。农村教育发展了,农民素质提高了,就会形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相反,如果农村教育跟不上,众多的人口就会成为发展的巨大压力。今天广大农村的亿万在校生,正是明天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如果不把农村教育办好,不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之间协调发展,改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就是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教育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我国农村教育源远流长,历来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社会,中华文化的根脉在农村,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历史上许多私塾、书院曾盛极一时,但都不是在大城市,而是在山野乡村。那里不但是教育子弟、培养人才的学校,而且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甚至是学术中心,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人们常说:“自古寒门出俊才。”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伟大人物都是出自农村的寒家子弟,靠勤学苦读奋斗成才。中国农村的每一个家庭都懂得,物质上的贫穷只是暂时的,只要孩子有文化、有知识,就能改变人生和命运,生活就会有奔头。

近代以来,我国许多有识之士都认识到农村教育对启迪民智必不可少。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吾国虽自号文物之邦,男子教育,不及十分之六,女子教育,不及十分之三,其中有志无力者,颇不乏人。其故在何?国家教育不能普及也。”〔5〕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亲自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6〕,他指出:“乡村教育是立国之大本”〔7〕“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8〕。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9〕、陶行知、梁漱溟〔10〕等一批教育界人士在河北、江苏、四川等地发起乡村教育运动〔11〕,倡导“教育救国”。晏阳初先生提出“除文盲,作新民”〔12〕,在河北推出“定县模式”〔13〕,在四川建立乡村建设学院〔14〕。这些教育先辈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躬身实践、终生投入、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www.chuimin.cn)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农村教育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全国扫盲运动,堪称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1949年全国文盲数量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文盲率更是高达95%。经过几次大规模扫盲,至1964年,先后有一亿多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到本世纪初,国家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我国终于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自2003年以来,中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大大加快了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国务院从政策、投入和制度建设上,着力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日益完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基本杜绝农村新生文盲。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各级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更加优先发展的位置,包括农村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广大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部分义务教育学校还未达标,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有待优化,质量有待提高,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还很低,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农村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的“短板”,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任重道远。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15〕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村教育发展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必须增强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克服困难,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