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温家宝:领导职业教育工作

温家宝:领导职业教育工作

【摘要】:鉴于当前职业教育比较薄弱,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较多,要更加重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一)切实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要在国务院领导下,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7〕的作用,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四)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三大任务。鉴于当前职业教育比较薄弱,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较多,要更加重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一)切实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改变职业教育薄弱的状况,要解决体制问题、投入问题、社会环境问题,但首先是要解决对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和领导重视问题。认识要到位,领导要到位,工作要到位。现在,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都认识到,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要,抓职业教育,就是抓就业、抓产业素质、抓投资环境、抓发展后劲和竞争力。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一定要把加强职业教育纳入各级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地方各级政府都要真正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切实解决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要在国务院领导下,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7〕的作用,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工作,加强相互配合。地方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要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改变职业院校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状况。要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其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城乡统筹、区域合作和对口支援,探索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职业培训沟通和合作机制。

(三)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要改变劳动用工、人才选拔中片面追求学历而轻视技能的做法,制定和完善涉及技能型人才的政策,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激励机制。要建立健全专利制度〔8〕、标准体系〔9〕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10〕,从法律与政策上鼓励和保护技能型人才的发明创造。对生产一线工人改进工艺、优化流程和取得的各种技术革新成果,凡是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都应予以重奖。

(四)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国务院已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地方政府也要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要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学生助学制度,使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国家帮助和本人勤工俭学得以顺利完成学业,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五)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重视技能、重视技工,要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文明风尚。我们不仅要尊重那些有理论素养的教授、专家,也要尊重那些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有发明创造的技术专家。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出版和其他大众媒体,都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扫除重学历轻技能、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落后观念,使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认真总结和推广近年来各地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办得好的职业院校的经验,推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1]这是温家宝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人才强国战略,是新世纪党中央继科教兴国战略之后提出的又一项战略方针。2002年,中共中央制定颁发《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3年12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强调: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建设目标。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www.chuimin.cn)

〔3〕黄炎培(1878—1965),中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江苏川沙(今属上海浦东新区)人。清末举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省教育司长、省教育会副会长。1917年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大力提倡职业教育。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并参与筹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为第一任主席。1945年7月访问延安,同年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民建中央主任委员等职。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4〕20世纪初叶,黄炎培提出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终极目标:“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5〕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6〕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等六部门联合制定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主要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组织实施。

〔7〕为调动各方面举办和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2002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在国务院领导下,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以“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2004年6月,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门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建立。

〔8〕专利制度是科技进步和商品经济发达的产物。它是依照专利法的规定,通过授予发明创造专利权来保护专利权人的独占使用权,并以此换取专利权人将发明创造的内容公之于众,以促进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种法律制度。

〔9〕标准体系,即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所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也可以说,标准体系是一种由标准组成的系统。标准体系具有六个特征,即集合性、目标性、可分解性、相关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

〔10〕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正式生效后,我国陆续制定的包括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在内的一系列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并加入多项知识产权国际条约所建立起的一套较为完善的用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它既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制度,又是开展国际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环境和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