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理学家对心性一体论的阐发更进一步,如理学家刘因,对心与性关系的表述更深化了。元代之后,虽然时变势迁,但心性一体论始终如一,没有出现任何变化。同样,若否认心性一体论,必将“流于恣肆”。基于此,张履祥要维护儒家善本论,就必须维护心性一体论的思想。张履祥对心性一体的以上阐发,不单是理论上的需要,也是时代的期待。......
2023-10-31
尊德性道问学,语出《礼记·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意指君子既要尊重人与生俱来的善本性,又要经由学习发展德性,两者不可或缺。对此,自宋代以来,理学家解读不一。朱熹认为尊德性是存心养性,道问学是格物穷理,教人以道问学为起点,强调为学下功夫。陆九渊则教人以尊德性为先,然后读书穷理。朱熹曾说,“大抵子思以来,教人之法,惟以尊德性、道问学两事为用力之要,今子静所说专是尊德性事,而熹平日所论,却是道问学上多了”。曾国藩对宋儒讨论的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的关系,虽然在理论上未作专题阐发,但于“格物致知”论中提出“居敬”与“穷理”的范畴,实际上已涉及这二者的关系。曾国藩认为“居敬”与“穷理”不可分,同样也认为尊德性与道问学是一体的。他批评把朱子的道问学与陆九渊的尊德性相对立起来:“孔孟之学,至宋大明。然诸儒互有异同,不能屏绝门户之见。朱子五十九岁与陆子论无极不合,遂成冰炭,诋陆子为顿悟,陆子亦诋朱子为支离。其实无极矛盾,在字句毫厘之间,可以勿辨。两先生全书俱在,朱子主道问学,何尝不洞达本原?陆子主尊德性,何尝不实征践履?”[9]曾国藩认为朱子的道问学与陆子(陆九渊)的尊德性本无分歧,把此二者对立起来,实际上是出于门户之见,即“屏绝门户之见”应坚守道问学尊德性一体说。他认为这既是读书求知之道,也是修养德性的根本途径。曾国藩曾在致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谈到了对此的亲身感受:“汝读四书无甚心得,由不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朱子教人读书之法,此二语最为精当,尔现读《离娄》,即如《离娄》首章(《离娄》是《孟子》一书的一篇——按)‘上无道揆,下无法守’,吾往年读之,亦无甚警惕。近岁在外办事,乃知上之人必揆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若人人以道揆自许,从心而不从法,则下凌上矣。《爱人不亲》章,往年读之,不甚亲切。近岁阅历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此切己体察之一端也。”[10]曾国藩认为《孟子·离娄》篇所说“上无道揆,下无法守”,他在往年读之,“亦无甚警惕”“《爱人不亲》章,往年读之,不甚亲切”。“近岁阅历日久”,曾国藩认为最触动他的一件事,是“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知悉了自己为官治人达不到目的,在于自己“智不足也”,即自己没有学问。“尔读书易于解说文义,却不甚能深入,可就朱子‘涵泳’‘体察’二语悉心求之。”这就是说,读书时从表面上了解文字的含义是很简单的,但还不够,还必须在“尊德性、道问学二事”上用力。“道问学”是格物穷理,尊德性是存心养性,前者是为学的起点,后者是上达德性,是为学的功夫。立言固不可少,但曾国藩坚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中,“立德”是最关键的,这是关乎内圣开外王的大问题。因此,必须“涵泳体察”,把道问学与尊德性视为一体,在此二事上下功夫。曾国藩以自己读《大学》的亲身体悟训导儿子曾纪泽说:“《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11]曾国藩认为《大学》的“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如果“不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即读书时不把自己摆进去,以为这与我了不相涉,那么,“读书何用”?也就是说表面上似乎能诗能文,甚至可以自诩博雅,但曾国藩认为这算不得是读书人,这“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也就是说,这只能算得识字的看守猪的奴仆。由此可见,曾国藩一生治学始终坚持道问学尊德性一体,既要把此作为读书求知之道,更要把此作为涵养德性之道。他早年求学把此二者作为他立学自新的奋斗目标,几乎每天的为学课程即按此原则安排,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二月二十日一天的课程即可证明。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循外为人。
五、读史: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
七、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www.chuimin.cn)
八、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
九、谨言:刻刻留心。
十、养气: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气藏丹田。
十一、保身:谨遵大人手谕,节欲、节劳、节饮食。
十二、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
十三、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12]
从以上曾国藩一天十三项的学习课程安排中,可以看出他将尊德性与道问学紧紧地结合为一体,为了实现其“新换为人,毋为禽兽”的人生理想可谓奋斗一生。
有关清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的文章
元代理学家对心性一体论的阐发更进一步,如理学家刘因,对心与性关系的表述更深化了。元代之后,虽然时变势迁,但心性一体论始终如一,没有出现任何变化。同样,若否认心性一体论,必将“流于恣肆”。基于此,张履祥要维护儒家善本论,就必须维护心性一体论的思想。张履祥对心性一体的以上阐发,不单是理论上的需要,也是时代的期待。......
2023-10-31
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人还将会成为变化无常的人,为学为政失去一以贯之的“恒”心,凡事半途而废。为学志在一个“恒”字,苦学苦练,他在求学时如此,为政时亦如此。曾国藩认为古来圣贤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磨炼出来的,实际上回答了学贵在恒久坚持,回答了学贵在持久不间断地磨炼的问题。曾国藩本人之所以被称为晚清圣人,就在于他坚守了一个“恒”字,做任何事有始有终,有极强的事业心,事不成不放手。......
2023-10-31
李光地身居庙堂,政治上位高权重,故他的理学被史家称为“庙堂理学”。李光地理学的最大的特点,正是仰体康熙帝推尊的程朱之学。李光地的理学伦理思想,可谓是对朱子之学的传承与发展,其中以儒学人伦道德本义最为凸显,著述中的《四书解义》《孝经注》《榕村语录》《榕村续语录》《正蒙注》等,集中阐发了他的理学伦理思想。......
2023-10-31
陆陇其,名龙其,后易名陇其。陆陇其与一般程朱理学学者不一样,面对明末清初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他从容应对,反对有些人如魏商等人认同耶稣的“合儒”策略,即改变信仰,皈依西教的行为。陆陇其为官清廉,有“天下第一清廉”的称誉。陆陇其上疏朝廷,力辩不可行,与权臣发生冲突,被朝廷革职归乡。陆陇其一生,虽官场不顺,但学术上著述宏富。以上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陆陇其理学与伦理思想体系。......
2023-10-31
对朝廷而言,要厉行道德教化,泯灭明末空谈不实的风气。其四,陆世仪认为摒弃王学应与振兴和高扬儒学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相结合,破中有立,有破有立,实现学风上以“实”代“空”,以“正”去“邪”的转变。......
2023-10-31
本来,“性相近”应该决定人之品性相齐同一,之所以出现“齐”与“不齐”,这是“习相远”所造成的。“性相近,习相远”告诫人们一个人生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先人的训导,并要时时坚守。这就是张履祥为什么要重新解读“性相近,习相远”的根本原因和出发点。......
2023-10-31
推尊理学,理学不但被尊为立国之本,而且也被推尊为立身的根本,这是清取代明统治思想所发生的极大变化。康熙帝自称“自幼好性理之书”。他训诫部院各衙门官员说:“尔等皆读书人,又有一事当知所戒,如理学之书,为立身根本,不可不学,不可不行。”历史表明,清初朱学复兴热,形成了一种主导清王朝的新思潮,思想家们把朱学视为“正学”,把与朱学相悖之学斥为“邪学”。......
2023-10-31
二程把《大学》看作“入德之门”,把其中的“格物致知”看作为学之本。这就是说,要掌握事物本末始终发展的过程及其趋势,唯有“格物致知”。曾国藩秉承宋代理学家“格物致知”论,认为要“致知”即认识掌握人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必须格物。“格”即彻底探求事物之理。总之,曾国藩的“格物致知”论,是一个修身的命题,是主观上的内省。曾国藩作为一代“理学名儒”,其“格物致知”论并无新发明,他只不过传承了宋儒的理学思想。......
2023-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