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清代理学伦理思想:这仁正是人心

清代理学伦理思想:这仁正是人心

【摘要】:这两点即“这仁不是别物,就是人的心”的最基本的含义。陆陇其认为只有人的知觉与“天理”合,方可称之为“人心”。陆陇其如此强调儒家善本论,这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其现实目的的。

关于“仁”的含义,儒家历来多有阐发,其中尤以孔子“仁者,爱人”和孟子的“仁也者,人也”最具代表性。陆陇其虽是清初理学家,但他像以往儒者一样,对“仁”的含义的阐发也极为关注。他说“这仁不是别物,就是人的心”,这就是他在阐发中所提出的命题。诚如陆氏所说:“这仁不是别物,就是人的心,人但知有觉者,心不知这知觉一离乎天理,便与禽兽一般,如何叫得人心,须是知觉与天理合,方可叫做人心,故这仁,乃人心也,此是指仁为心,不是指心为仁。”[14]陆陇其在此论述中,提出了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其一,“人心”是“知觉与天理合,方可叫做人心”;其二,“人心”是“指仁为心,不是指心为仁”。这两点即“这仁不是别物,就是人的心”的最基本的含义。

那么如何理解“知觉与天理合,方可叫做人心”呢?在阐发此问题之前,首先有必要对“知觉”这个概念作出解析。简言之,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感知,知觉虽来自感觉,但不等于感觉,知觉是各种感觉的聚合。陆陇其认为只有人的知觉与“天理”合,方可称之为“人心”。“天理”是与人俱生的先验的而为人所独有的道德意识即善本性。在陆陇其看来,只有把知觉与先验的道德意识结合,方可叫人心。离开了知觉,或者说离开了“天理”,都不可谓之人心。陆陇其说:“人但知有觉者,心不知这知觉一离乎天理,便与禽兽一般,如何叫得人心。”其意是说,人虽有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但知觉离开了与人俱生的先验的善本性,即离开人之为人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人之本善,人就与禽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孟子曾对“人”下了一个定义:“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陆陇其所讲“知觉与天理合,方可叫做人心”,即指此“四心”。陆陇其如此强调儒家善本论,这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其现实目的的。明王朝末期,王学末流鼓吹“无善无恶”而与佛学合流,使明王朝失去了思想准星,从而覆亡,这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正是陆陇其强调知觉与“天理”(善本性——按)结合的根本原因。(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