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清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智愚肖贤异自者

清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智愚肖贤异自者

【摘要】:为此,他作出申述道:“天之生人,一而已,其有智愚贤不肖之异,孰为之?自为之也。尊卑贵贱于是乎分,成败祸福于是乎别,无非自者。”为什么有“智愚贤不肖之异”呢?张履祥在此所作论述,从表面上看,似乎回答的只是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有贤愚不肖的问题,但从他“无非自者”的答案中却透露出对古代中国封建特权阶级的批判。张履祥上述贤愚不肖之异“无非自者”的论断无异是对封建等级特权论调的颠覆。

自古以来儒者几乎都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人作为一个族类存在,人人都生存和活动在天地之中,都具有“乾坤之德”,人人都“自有天则”,人可“皆舜尧”,具有成圣成贤的内在善本性。但现实生活中的人不但在才能上千差万别,而且在品性上也有好坏之分,这作何解释呢?若从人之先天因素上找原因,显然得不到解释。这个千古以来被儒者反复思考的问题,同样引起了张履祥的极大关注,他在《自箴》中表述道:“箴言谆谆,已未之思也,为说以申之。”为此,他作出申述道:“天之生人,一而已,其有智愚贤不肖之异,孰为之?自为之也。尊卑贵贱于是乎分,成败祸福于是乎别,无非自者。”[31]似此言简意赅的论述,在其《困勉斋记》中也有:“盖人之生也,固皆具可以为圣贤之资,然而清明纯粹者,千百不一人也。入世以后,缘习俗闻见而迁者,又不知其几。”[32]以上两则材料论述和解答了同样一个问题:人与人生于天地之间,都具“乾坤之德”,“皆具可以为圣贤之资”,即谓“天之生人,一而已”。既然如此,为什么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鲜活的人有尊卑贵贱之分呢?为什么有“智愚贤不肖之异”呢?张履祥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无非自者”。其意是说,这种贤愚不肖之异,并不是先天注定的,而是“入世以后,缘习俗闻见而迁者”。也就是说,人出生之后由于习俗闻见的作用和影响,人人所具的“圣贤之资”随之发生了变化,“千百不一人也”。张履祥在此所作论述,从表面上看,似乎回答的只是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有贤愚不肖的问题,但从他“无非自者”的答案中却透露出对古代中国封建特权阶级的批判。众所周知,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以等级特权为本质特征的社会,人分三六九等,等级特权先天如此,不可移易。特权阶级认为人分等级并非是人入世之后即出生之后包括人的知识和能力在内的主体能动自为的结果,而是先天决定的。即谓“上智下愚不移”,汉代的“性三品”说即以此为根据。“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是先天注定的等级品性,三者之间体现了等级特权的区别,这种区别和差异先天如此,不可改变。张履祥上述贤愚不肖之异“无非自者”的论断无异是对封建等级特权论调的颠覆。“无”者没有也,“非”者不是也,“无非”相一体,否定之否定即肯定。“无非自者”即是肯定贤愚不肖是人主体能动性的差异所致,张履祥公开地对封建等级特权发起挑战,表现了其反封建等级特权的精神,实际上这也是明清之际开启的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民主平等精神的萌芽。(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