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家认为“修身”是伦理学的范畴,具有深刻的人伦道德意蕴。他明确提出“正心修身”的概念,表明“修身”即“正心”,用古人的话说,谓“求放心”。李光地认为“身”是“心”之载体,人的思想与意识一旦离开了“身”的依托,“正心修身”就是一句空话。李光地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说:“而心者又身之主也,意者又心之主也。故必诚其意,然后可以正心修身。”......
2023-10-31
心性论是儒家人伦道德的理论基石,其理论源于孟子。孟子不仅提出善本论,而且还进一步阐发了“善”的心理依据,指出“善”是超功利的生理—心理过程,这就是他强调的“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人性之所以善就在于有此心理依据。
心性论含蕴极其深刻,既涉及人性本质的构成,也涉及人伦道德的起源和道德修养等广泛领域。心性论历来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宋代以降,心与性的讨论,代有闻人,大体上都沿袭孟子的“心”与“性”是相即而不可分的逻辑思路。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性是体,情是用,性情皆出于心。”他认为“性寓于心”,离“心”则“性”无从谈起。元代理学家对心性一体论的阐发更进一步,如理学家刘因,对心与性关系的表述更深化了。他直白地说:“舍心则无以见性,舍性则无以见心。”元代之后,虽然时变势迁,但心性一体论始终如一,没有出现任何变化。清初名儒张履祥亦如此,同样坚守着心性一体论。张履祥认为“离心而言性”,或者“离性而言心”,不管对“心”与“性”作如何表述,若拆散心性一体的关系,必将“沦于虚无”,不但不能作出“心”与“性”关系的说明,相反,还从根本上否定了“心”与“性”关系的存在。同样,若否认心性一体论,必将“流于恣肆”。“肆”者,放肆也,即导致妄议。在儒家看来,人之所以心性本善,乃因人皆有“惕怵之心”和“恻隐之心”,如果失去此心,所谓性本善就无从谈起。基于此,张履祥要维护儒家善本论,就必须维护心性一体论的思想。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论及心性一体的同时,张履祥紧接着说:“作用是才,不是性。才乃性之作用。才出于性,则能经纶天地;不出于性,则至于放僻邪侈。”[13]张履祥从才与性的关系上,进一步揭示了“心”与“性”的关系。追溯历史,才性论是中国历史上的古老命题之一,魏晋时期晋人袁淮著有《才性论》,书中说:“性言其质,才名其用。”才性同异,是中国伦理史上重大辩难之一,具有广泛的影响。曾在历史上流行着四种看法,即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主才性合者,认为性是本质,才是性的表现;主才性离者,认为二者有区别,没有必然的关系。宋代以降,理学家把才性提升为哲学概念,程颐说:“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才则有善与不善,性则无不善。”之后,程颐的才性论便代表了程朱理学的一般认识。张履祥关于才性的阐述,实际上是在清王朝统治时期重申程颐的思想主张。他所提出的“作用是才,不是性”,说明“才”只是一种才质,是才能,但“性”不一样,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张履祥认为人的贡献与其才能上的差异有密切的关系,但他认为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人的贡献大小仅取决于才能。他认为人的贡献更取决于“性”,即取于“德”。在“才”与“德”的关系中,“德”起支配作用。“才出于性,则能经纶天地”,如果从善本心出发,则有好的动机,不为私,不为欲,自觉地奉公和节制愿望。正因如此,张履祥说:“才出于性,则能经纶天地。”[14]如果才不出于性,纵然有才能,但没有好的动机,也会产生不好的效果,诚如张履祥所说:“不出于性,则至于放僻邪侈。”[15]故在张履祥看来,“才”与“性”的关系即与心性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才”受“性”的支配,也就是“才”受“心”的支配。只不过在理论上绕了一个弯,“才出于性”即通过“性”这一环节,最后落实到“心”上,有“心”必有“性”,有“性”必有“心”,心性一体论具有普遍和绝对的意义。以上就是张履祥为什么在论及心性一体时紧接着提出才性论的根本原因。(www.chuimin.cn)
张履祥对心性一体的以上阐发,不单是理论上的需要,也是时代的期待。明朝进入中叶以后,曾代表明代主流理学思潮的王学发生了深刻危机,出现了分化,其中以王畿为代表的一派把王学推向禅化的方向,从而把心学与禅学混为一谈。特别是王学末流已与禅学合流,他们宣扬释家无善无恶说,否定儒家性本善说,泯灭社会上善与恶的对立性。在道德修养上,他们反对在实事上的磨炼,鼓吹无阶次直觉顿悟说,引导人们走上空谈误国的道路。王学内部派系林立,有江右王门、浙中王门、南中王门等等,明晚期以管志道(东涣)、周海门(汝登)、陶奭龄等为代表的王学末流,奉守王畿为代表主张的“四句教”中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宣扬“言心曰空”,“以无言道”。为了避免历史重演,彻底扔掉历史包袱,摒弃王学,张履祥在思想上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即所谓张履祥思想三变:早年服膺阳明良知之学;中年师从刘宗周,志于“慎独”之说;明清王朝更迭,天翻地覆,迫使张履祥对王学进行反省,由此走上了王学的对立面,把明亡归之于王学末流空谈误国,转而服膺朱子,尽弃旧学,成为清初辟王学而倡朱学的先行者。
有关清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的文章
伦理学家认为“修身”是伦理学的范畴,具有深刻的人伦道德意蕴。他明确提出“正心修身”的概念,表明“修身”即“正心”,用古人的话说,谓“求放心”。李光地认为“身”是“心”之载体,人的思想与意识一旦离开了“身”的依托,“正心修身”就是一句空话。李光地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说:“而心者又身之主也,意者又心之主也。故必诚其意,然后可以正心修身。”......
2023-10-31
曾国藩对宋儒讨论的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的关系,虽然在理论上未作专题阐发,但于“格物致知”论中提出“居敬”与“穷理”的范畴,实际上已涉及这二者的关系。曾国藩认为“居敬”与“穷理”不可分,同样也认为尊德性与道问学是一体的。[9]曾国藩认为朱子的道问学与陆子(陆九渊)的尊德性本无分歧,把此二者对立起来,实际上是出于门户之见,即“屏绝门户之见”应坚守道问学尊德性一体说。......
2023-10-31
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人还将会成为变化无常的人,为学为政失去一以贯之的“恒”心,凡事半途而废。为学志在一个“恒”字,苦学苦练,他在求学时如此,为政时亦如此。曾国藩认为古来圣贤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磨炼出来的,实际上回答了学贵在恒久坚持,回答了学贵在持久不间断地磨炼的问题。曾国藩本人之所以被称为晚清圣人,就在于他坚守了一个“恒”字,做任何事有始有终,有极强的事业心,事不成不放手。......
2023-10-31
李光地身居庙堂,政治上位高权重,故他的理学被史家称为“庙堂理学”。李光地理学的最大的特点,正是仰体康熙帝推尊的程朱之学。李光地的理学伦理思想,可谓是对朱子之学的传承与发展,其中以儒学人伦道德本义最为凸显,著述中的《四书解义》《孝经注》《榕村语录》《榕村续语录》《正蒙注》等,集中阐发了他的理学伦理思想。......
2023-10-31
推尊理学,理学不但被尊为立国之本,而且也被推尊为立身的根本,这是清取代明统治思想所发生的极大变化。康熙帝自称“自幼好性理之书”。他训诫部院各衙门官员说:“尔等皆读书人,又有一事当知所戒,如理学之书,为立身根本,不可不学,不可不行。”历史表明,清初朱学复兴热,形成了一种主导清王朝的新思潮,思想家们把朱学视为“正学”,把与朱学相悖之学斥为“邪学”。......
2023-10-31
陆陇其,名龙其,后易名陇其。陆陇其与一般程朱理学学者不一样,面对明末清初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他从容应对,反对有些人如魏商等人认同耶稣的“合儒”策略,即改变信仰,皈依西教的行为。陆陇其为官清廉,有“天下第一清廉”的称誉。陆陇其上疏朝廷,力辩不可行,与权臣发生冲突,被朝廷革职归乡。陆陇其一生,虽官场不顺,但学术上著述宏富。以上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陆陇其理学与伦理思想体系。......
2023-10-31
陆陇其认为“人到了器的地位”,虽然可经天纬地,但“这个器字亦是最难得的”。对此,他曾描述说:“大抵天下人才最怕是无用,不但庸陋而无用,有一种极聪明、极有学问的人,却一些用也没有。如世间许多记诵词章、虚无寂灭之辈,他天资尽好,费尽一生心力,只做得一个无用之人。故这个器字亦是最难得的。人到了器的地位,便是天地间一个有用之人了。”“有学问之人”,一旦“到了器的地位”,便是“天地间一个有用之人”。......
2023-10-31
本来,“性相近”应该决定人之品性相齐同一,之所以出现“齐”与“不齐”,这是“习相远”所造成的。“性相近,习相远”告诫人们一个人生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先人的训导,并要时时坚守。这就是张履祥为什么要重新解读“性相近,习相远”的根本原因和出发点。......
2023-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