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首占风华·首占:经济发展引领禽畜养殖变革

首占风华·首占:经济发展引领禽畜养殖变革

【摘要】:首占村家家户户都有饲养鸡、鸭、兔、猪等禽畜的习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状况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今只有少数农户还养鸡、鸭、兔,养猪的就更少了。旧时,首占村主要果树有桔、番石榴、龙眼等,数量不多,只在观后山栽种橄榄、枇把等果树。后改种龙眼、橄榄、枇杷、番石榴等,其中龙眼有几百棵,近年来已开始采摘。就业300多人,集市繁荣,是本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首占村家家户户都有饲养鸡、鸭、兔、猪等禽畜的习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状况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今只有少数农户还养鸡、鸭、兔,养猪的就更少了。这是因为养殖家禽家畜不但影响环境卫虫,而且经济效益也低。现在市场禽畜肉类供应充足,价格便宜,自家饲养反而不合算,削弱了村民个体饲养禽畜的热情。

旧时,首占村主要果树有桔、番石榴、龙眼等,数量不多,只在观后山栽种橄榄、枇把等果树。七十年代中后期,山园栽种桃树,发展得快,约有两三百亩,最高年产达三千多担,远售福州、厦门等地。由于桃树寿命短,较快枯死,虽有更新,但都不能持久,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就濒临绝迹。后改种龙眼、橄榄、枇杷、番石榴等,其中龙眼有几百棵,近年来已开始采摘。1986年,开始在洋田栽种桔树,最多时达到六十亩,年产两千多担。后来由于市场饱和,销售不畅,价格下跌,经济效益不理想,有的桔树已砍掉树,恢复水稻种植。1989年,开始栽种葡萄十八亩,几年来的年总产都在五百担上下。此外,村里还栽种茉莉花,但数量不多。1958年集体化时,曾栽种甘蔗,面积最多时达到一百多亩,年产量一万多担。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大面积植造山林。从企旗山至岱岭坪,从麒麟山至桃山、李山、飞鹅山,皆植松柏,只在象山南侧种植少量杉木。私人开荒种薯高潮时,曾发生毁林造薯园的现象,山林面积减少了许多。现保存下来的成林,大都位于与龙门、岱岭、岱边村交界处。(www.chuimin.cn)

集体化时期,只有供销社所属的门市部,许多商品凭票购买,个体商店只有两三间。改革开放后,八十年代初,私人商店大量发展,有五金百货、食杂日用、饮食酒家、服装服饰、烫发理发、金银加工、缝纫制衣等各种商店及服务行业,门类齐全,应有尽有。主街道上的各种店铺达70家,农贸市场里的固定摊点30家(无固定的就更多),共计100多家。就业300多人,集市繁荣,是本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