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揭示历史毒性灾害:矿难危害真相

揭示历史毒性灾害:矿难危害真相

【摘要】:瓦斯爆炸是矿难的一大祸首。1942年4月26日,日本侵占下的中国本溪煤矿发生瓦斯与煤尘爆炸,死亡1549 人,为世界上最严重的煤矿爆炸事故。瓦斯爆炸所需浓度范围为5%~16%。由于中国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占全部矿井的一半左右,每年瓦斯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煤矿事故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表32-1-1历史上遇难人数最多的矿难进入21 世纪,随着煤矿生产技术的发展和防治瓦斯措施的改进,瓦斯爆炸事故已逐渐减少。

瓦斯爆炸是矿难的一大祸首。1942年4月26日,日本侵占下的中国本溪煤矿发生瓦斯与煤尘爆炸,死亡1549 人,为世界上最严重的煤矿爆炸事故。历史上遇难人数最多的矿难见第41 页表32-1-1。

许多发达国家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一般不开采高瓦斯[3]灾害隐患严重的矿井。瓦斯爆炸所需浓度范围为5%~16%。因此,采掘空间内瓦斯浓度不允许超限(很多煤矿规定不超过1%)。

中国是能源需求大国,不论是低瓦斯还是高瓦斯,都在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开采。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高瓦斯矿井,在20 世纪80年代以前所发生的灾害中,有一半以上与瓦斯有关[4]。由于中国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占全部矿井的一半左右,每年瓦斯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煤矿事故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1949—2006年,煤矿发生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瓦斯事故20 起,死亡3335 人。[5]

矿难的危害极其严重,不仅对矿山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而且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煤矿瓦斯爆炸产生的瞬间温度可达1850℃~2650℃,压力可达初压的9 倍,爆源附近气体以每秒几百米以上的速度向外冲击,造成人员伤亡,巷道和器材设施毁坏。爆炸后氧气浓度降低,生成大量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窒息和中毒的危险。(www.chuimin.cn)

表32-1-1 历史上遇难人数最多的矿难

进入21 世纪,随着煤矿生产技术的发展和防治瓦斯措施的改进,瓦斯爆炸事故已逐渐减少。主要是用矿井通风和控制瓦斯涌出方法,有效地防止瓦斯浓度超过规定;严格控制火源,杜绝非生产需要的火源,如吸烟、火柴、明火照明等。对生产中不可避免的高温热源,采用专门措施严加控制,只准使用特制的矿用安全炸药和电气设备,加强井下火区的管理,禁止井下拆开矿灯等;定期或自动连续检查工作地点的甲烷浓度和通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