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电视节目创新研究:本土化融合欠原创力

电视节目创新研究:本土化融合欠原创力

【摘要】:国内各大电视媒体之所以出现“跟风”办节目,根本原因还是看中了选秀节目所能集聚的“人气”。而在现实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这种“人气”往往意味着收视率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程式雷同,缺乏新意,使选秀的本土化流于形式,严重地影响了观众对此类节目的整体评价。

中国内地的电视选秀节目是在借鉴国外以及港台地区综艺节目的基础上发展和成熟起来的,这种先天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内地的电视选秀节目很难摆脱形式雷同或趋于雷同的诟病,节目策划和包装上的同质也导致了节目手法单调,没有新意,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除了先天的克隆之外,许多节目也是在同质节目流行开来后跟风而上的,甚至可以说,“跟风”办节目,已然成为国内电视媒体的一大恶习。

自从《美国偶像》的“中国版”—《超级女声》登陆湖南卫视后,各大选秀节目便开始冲击观众的眼球,东方卫视办起了《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央视办起了《星光大道》,此外,还有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重庆卫视的《第一次心动》等节目,打开电视随之见到的是可怜巴巴的选手,尖酸刻薄的评委以及疯狂热情的歌迷。节目赛制方面的克隆更是蔚然成风,“PK”“待定”这些赛制已经被各大节目用滥,于是便有更复杂的,如“复活”“拯救”等更加冗繁的赛制。国内各大电视媒体之所以出现“跟风”办节目,根本原因还是看中了选秀节目所能集聚的“人气”。而在现实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这种“人气”往往意味着收视率和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选秀节目的滥觞,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观众的收视热情。为了营造看点,吸引眼球,提升节目人气,各式选秀节目都不遗余力地在节目中渲染和炮制煽情与媚俗成分,如主持人在节目中互相挖苦、调情,故意爆出隐私;评委、嘉宾打扮古怪、另类,点评出格,甚至导致“语爆”;至于参赛选手,为了获得“出位”的机会,也常常有人不惜在节目中大胆做出越位之举,如向评委示爱、求取礼物等,这些煽情与媚俗的“创新”之举,致使内地的电视选秀节目走向了庸俗和低俗,超越了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包容度,引发了多方人士对选秀节目的质疑和批评声浪。(www.chuimin.cn)

姑且不论这样盲目的克隆和照搬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收视效果,单从节目的制作以及包装角度来看,盲目地照搬和克隆也是不值得提倡的。群起而上的“克隆”的结果,不但使得原先较为优秀的节目之个性消失在众多的模仿者的阵营中,而且各个电视台也在互相竞争、对观众的争夺战中两败俱伤,既降低了节目的档次,也造成了资金上的浪费,况且电视观众从来就有“喜新厌旧”的本性,各大电视台的这种盲目跟风,直接导致了观众的新鲜感丧失,加之大批选秀节目中,“绝大部分的后来者都模拟了成功的先行者所设立的模式与框架,只是在细节上修修补补”。程式雷同,缺乏新意,使选秀的本土化流于形式,严重地影响了观众对此类节目的整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