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播常态化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直播已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必然趋势。节目组磋商后通过播发字幕、中断电视剧和固定节目等手段插播这条新闻,进行直播,展开了救援活动。2002年,江苏电视台推出18集大型新闻行动《时空新飞跃空中看江苏》,节目在主旋律报道中融入民生新闻报道方式,展现了江苏省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2023-10-30
(一)题材元素
题材元素是指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具体题目范围,又是指表现主题思想的材料。按照题材的领域来划分,电视新闻节目有经济新闻、政治新闻、法律新闻、体育新闻、科教新闻、军事新闻等。广东卫视的《财经郎眼》以财经类新闻评论为特色。节目以固定嘉宾郎咸平、主持人王牧笛和另一位非固定嘉宾如企业家、财经方面的专家、知名人士等通过谈话聊天的形式来解读财经新闻事件,讨论中国现象,让观众从个案中了解其背后的体制、结构和观念。
按题材的受众年龄来划分,有不同年龄段的新闻节目。少儿新闻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袋袋裤》、中央教育电视台的《少儿新闻》、浙江电视台的《小智情报站》、武汉电视台的《武汉少儿新闻》等。
按照题材的地域来划分,可以分为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如中央电视台的《环球记者连线》《世界周刊》等均以世界新闻为主。福建海峡电视台的《今日海峡》节目主要以海峡两岸为关注点,内容涉及台湾岛资讯、两岸经贸文化交流以及大陆台胞等“跨两岸”的题材,是了解两岸信息的重要来源。
按题材的新闻性来考虑,主要有真实性、时效性、重要性、新鲜性、接近性等几大元素。从时效性来看,随着手机、社区网站、微博的发展,很多网民纷纷承担起“新闻播报”的职责,使新闻消息能在第一时间传播,而电视则在此方面显示出自己的弱势。电视新闻节目要与新媒体竞争,也要在时效性上下功夫。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中央电视台核实有关情况后在当天14点50分,以滚动字幕方式作出报道;15点,央视新闻频道整点新闻进行头条口播;15点20分,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震发3个多小时后,第一批记者赶赴现场发回报道,在温家宝抵达成都机场10余分钟后,《新闻联播》播出了总理在专机上的讲话,充分体现了新闻节目的时效性。从接近性来看,很多省、市、县电视台以当地新闻为主要内容,当地群众更易于接受。从新鲜性来看,中央电视台走基层专栏《蹲点日记》的记者深入到基层中,采用“蹲点”的方式发现新闻,改变了传统的“先有线索再去采访”的逻辑,使新闻更加鲜活。
(二)体裁元素
电视新闻节目按照体裁元素来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消息报道类
消息是指只报道新闻事件的概貌而不讲述其中细节的一种新闻体裁。因其简短、明晰、客观等特性,消息成为新闻节目最常用的表现题材。按照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的评选标准,“短消息”时间在1分30秒以内(含1分30秒),“长消息”时间在1分30秒~4分钟。消息报道类节目以播报消息为主,有助于扩大信息量,增强节目的时效性、客观性,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等都是以消息报道为主的新闻节目。辽宁卫视《说天下》的《新闻速读120秒》等形式能够在短时间内传达丰富信息。
2.新闻专题类
新闻专题是就某一新闻题材所做的深度报道,这种报道比较详尽且有深度,是对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充分报道。目前我国新闻专题节目主要呈现的形态有调查性报道、故事类新闻等。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较为系统、深入的以揭露问题为主的新闻报道形式。节目主要针对某一事件、人物、现象或问题,以暴露和揭丑为核心,还原不为人知的真相,往往与人的切身利益相关,充满悬念、矛盾和冲突,能够吸引观众的普遍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就是一档深度调查类节目,节目关注我国社会变革中的重大新闻事件,以记录式的拍摄方式为主,以记者独立的调查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而探寻事实真相。
故事类新闻是指以讲故事的手法来真实记录发生在老百姓生活中的新闻事件。此类节目详细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注重事件的叙事方式,有时加入主持人适当的点评,主要突出事件的矛盾和情绪等,有层层设置的悬念、跌宕起伏的情节、感人至深的细节,具有感染力、戏剧性、冲突性和完整性。如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每期讲一个“传奇”的新闻事件,通过节目巧妙的编排、主持人通俗易懂的讲述与精彩的点评等营造“传奇”的氛围,使新闻生动有趣的同时产生正面的引导效果,传达真善美的价值。类似的有南京新闻频道的《周涛讲故事》、辽宁卫视的《王刚讲故事》等。
3.新闻评论类
新闻评论性节目是从新闻事件出发,以说理为主要表现手段,着重从思想、政治、伦理等角度分析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旗帜鲜明地表达态度,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指导当前的社会实践,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代表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辽宁卫视的《老梁观世界》等。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也是一档时事评论节目,每期针对最新的新闻时事邀请时事评论员如曹景行、阮次山、杨锦麟等做出相关解释、解答和点评。
4.新闻谈话类
新闻谈话节目,是在主持人的主持下,邀请嘉宾和观众(也有的节目不设现场观众),就社会当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为各种意见、观点、见解的表达、沟通提供一个平台。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注重采访人物的新闻性,通过主持人对嘉宾的访问来解读新闻,记录历史。CBS的《拉里金直播》中,谈话嘉宾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多为美国政界、商界、娱乐界的著名人士,甚至包括历届美国总统等。讨论内容多为时事话题或热点事件。该节目是第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开通热线的栏目,观众可以对节目嘉宾或主持人进行提问。
5.新闻直播类
新闻现场直播是指广播电视利用电子信号把新闻现场的声音或图像直接发送并同步播出的节目形式。新闻直播节目目前以新闻现场内容为主,以记者采访报道为辅,以演播室主持或访谈为主要衔接调度和补充评论手段。(www.chuimin.cn)
(三)叙事元素
这里主要从叙事主体和叙事方式来论述。
主持人是新闻叙事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很多国家的电视新闻节目,尤其是欧美等国家,主持人是新闻节目的灵魂,是节目的品牌象征。主持人的风格特征、专业技能直接影响节目的收视率。如迈克·华莱士自1968年主持《60分钟》以来,直至2006年才离开,共主持节目38年。他以辛辣、强硬、不留情面的“侦探式”采访风格,进行追踪式报道,揭露社会问题。《60分钟》创办人、美国著名电视制片人唐·休伊特曾经说:“我们这里的一切好事之所以会发生,原因就是从一开始我们这儿就有个迈克……”迈克·华莱士对《60分钟》节目的贡献简直无法描述。又如,我国的《南京零距离》节目,曾经的主持人孟非睿智、理性、幽默的风格成为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再如《财经郎眼》的监制兼主持人王牧笛表示:“郎咸平的个人风采和本节目的真诚对话是《财经郎眼》最重要的因素。”
关于叙事方式,主持人在叙述过程中,可采用播报、讲故事等多种表达方式。
如黑龙江电视台《天下夜航》的板块《天下相声会》中,主持人以东北话诙谐调侃的语言风格来讲述新闻故事。吉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说实在的》,其主持人通过角色演绎的方式,表现市井巷陌中的故事,在谈笑之间将新闻加以串联、品评。
此外,叙述可采用录播或直播的制播方式;在编排方式上可采用系列报道、组合报道、连续报道等多种方式。电视系列报道主要针对某一重大题材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报道,多为主题性新闻报道,即通过多次报道来体现某种主题。组合报道指集中一组稿件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同类情况或同一主题不同门类的情况。电视连续报道节目通常针对重大复杂的新闻事件,追踪新闻的最新动向,连续深入地展开报道。
(四)视听元素
1.视觉元素
电视新闻节目的视觉元素,包括演播室和画面等。电视新闻已进入“内容为王,视觉为后”的阶段,充分利用视觉艺术达到高效传播是电视创新的一大手段。
演播室。新闻传统意义的演播室主要在室内,形式较为固定,形态比较单一。新闻节目在经过多年发展后,其环境设计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比如美国经典电视节目《今天》的主持人身后并非演播厅的背景,而是曼哈顿的流动街景。又如日本TBS《御法川法南一早就一针见血》的开场板块是一个巨型新闻板;
News Zero则采用32个37英寸的巨型显示器。又如CNN在2009年改版中,一个标志性的变化就是在演播室里设计了很多区,在不同位置放置LED显示屏,每个屏是一种不同的讲述视角。例如,根据地域区分,不同屏幕播放不同地域的新闻,如亚洲新闻、欧洲新闻。这样节目内容虽然没有变化,但是通过立体化、分层次的新的演播形式,让受众更容易识别新闻的来源。
画面。画面一方面包括现场录制的画面,同时还包括字幕、动画、漫画、统计图表、模型等元素。字幕是电视新闻节目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手段,包括标明新闻标题与主要内容、插播新闻动态、显示重要信息等。对字幕的开发有效克服了图像的限制,通过其精练的概括可以有效传递主题、丰富报道信息、美化节目画面,而动态的字幕所产生的流动感更可以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动漫可以将抽象的文字叙述转为直接可感的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将动漫作为表现新闻的一种形式已经非常普遍。一方面借助动漫可模拟新闻事件,使表达更加客观、科学、直观,比如一些复杂的交通事故,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还原原貌。另一方面,动漫可以直接表达新闻观点,构成评论的一部分。
画面叙事元素的丰富、多种手段的引入有助于提升新闻节目的表现力,使新闻节目更加生动。这样,新闻节目既能报道现场记录的事件,同时还能展示无法拍摄的画面、过去发生的事件以及对未来的预测等。
2.听觉元素
电视新闻节目的听觉元素包括现场同期声、解说词、音乐和音响等。
现场同期声真实记录新闻拍摄现场的声音,包括人物对话、讲话等,与画面同步,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有效提高了节目的说服力。
因受新闻的时效性以及真实性等因素制约,电视新闻节目有时在拍摄较为完整美观的画面时存在一些困难,这时听觉因素便是对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补充,借助解说词或者主持人的语言可以使新闻更加连贯和丰富。
音响包括自然音响、动物音响、噪声音响等以及现场音乐等,能够交代背景、渲染节目气氛、传递真实信息。人为添加的音乐和音响在新闻节目早期发展时曾经是很多消息类节目的构成要素,如今多已不再使用。但在一些新闻故事类节目中,会借助音乐来烘托情感、渲染气氛,如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中,在讲到动情之处时,往往会有抒情的音乐出现,在讲述悬疑故事时,又会借助音响来增强叙事效果。
有关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电视节目创新研究的文章
(一)直播常态化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直播已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必然趋势。节目组磋商后通过播发字幕、中断电视剧和固定节目等手段插播这条新闻,进行直播,展开了救援活动。2002年,江苏电视台推出18集大型新闻行动《时空新飞跃空中看江苏》,节目在主旋律报道中融入民生新闻报道方式,展现了江苏省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2023-10-30
《新闻敏感度》作为一种电视民生新闻表现形式的创新尝试,被认为是真人秀节目和新闻调查的一种结合形式,是一种“跨界”产品。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是电视新闻和杂志融合的最佳体现。微博不仅可以帮助节目寻找素材,同时网民意见的监督性、多元性能够使电视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全面。新闻节目可以以播出微博网友观点、前期征集选题、借鉴微博应用等方式与微博合作。手机应用如微信的快速发展,给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带来机遇。......
2023-10-30
社会上相继出现了许多关于人文主义的术语,从社会精英到一般百姓,几乎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所以说我们在进行节目策划的时候,就应该大力弘扬人文主义,同时应该提高节目的品位。一个节目的取材要从社会生活中进行选择。加强观众同节目的沟通。这些对观众的调查可以使节目避免或减轻风险,通过反馈对方案进行修补,最终做出适应民意的好节目。......
2023-10-30
电视体育节目以其独有的激烈性和不可预知性吸引着众多电视观众的眼球。电视体育节目形态创新的基本元素主要有以下几种。西方电视体育节目编排以尽量迎合受众的趣味、争取最大的观众市场为宗旨。作为政府喉舌的电视台自然地将电视体育的受众定位为全体国人。以电视足球节目为例,它是最早实施裂变过程的。有人统计,《足球之夜》在中等以上城市收视率超过20%,迅速成为电视体育栏目的一座重镇。体育栏目的包装近年来又有新的变化。......
2023-10-30
目前学术界及业界从内容、功能、分类等不同层面对电视新闻节目做出了界定,代表观点如下。(二)电视新闻节目发展历程1.美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历程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的电视新闻业发展较早。美国早期电视新闻主要受新闻电影纪录片以及广播新闻节目的影响。这一时期,美国各类新闻节目,包括新闻杂志节目、联播型节目、新闻访谈节目等都呈现出繁荣的发展状态。......
2023-10-30
电视谈话节目在话题的选择中使用共通性的话题有利于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进行。在《国际双行线》中选取的话题中最多就是这一类别,在倡导国际意识的基础上并不忽视平民色彩,极为关注情感与生活的话题。《文明之旅》对于民俗与传统的探讨在所有节目话题中占的比重约为1/5:截至5月14日共75期的节目中,有17期介绍中国民俗传统的话题。......
2023-10-30
无论是试图将外国文化“引进来”,还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两档节目所做的都是用电视媒介的手段搭建一座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二)与其他有跨文化现象节目的差异当然,在众多电视节目类型中,有跨文化交流现象出现的并不是只有谈话节目,但是他们的定位并非如这两档节目那般力图做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谈话节目的即时性与未知性引爆的思想火花极具吸引力。......
2023-10-30
中国电视媒体生产从根本上来说都是非市场化背景下的电视节目生产。我们应该加大研发投入,继续发挥频道、节目等各个利益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并采取前期投入、后期奖励等各种形式鼓励各个利益主体在节目研发的整体目标下进行创新,以项目为纽带进行联合研发,形成矩阵式的研发框架,并建立节目创新基金,改变目前国内电视节目简单克隆、自产自销的生产方式,促进中国电视节目的繁荣。......
2023-10-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