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十年对中国媒体尤其是国家级的媒体影响深远,媒体更像是一个主流意识形态的高级工具,在报道中强调以“以正面报道为主”。针对性不强的对外报道并不能满足国际受众对来自中国信息的真需求,进而使我国媒体失去影响国际受众的机会。因而我们应该明确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传播理念,改“宣传”为“传播”。......
2023-10-30
所谓运动拍摄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变换镜头的光轴,或者变换镜头的焦距,从而获得变化的画面。运动拍摄突破了固定拍摄时摄像机镜头固定的机位、角度和景别,给电视画面带来了变化的空间和构图。通过这种方式拍摄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在运动拍摄中,根据摄像机的运动方式可分为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以及升、转、虚、晃、甩和综合运动镜头等几种主要形式。运动镜头由起幅、运动过程和落幅三部分构成。
(一)推镜头
推摄是摄像机逐渐接近被摄主体,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效果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所拍摄下的连续画面的方法,用推摄的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推镜头。在推进或变焦过程中,景别由大变小,被摄主体或物体细节在画幅中逐渐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从而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所要表现的部位。
1.推镜头的作用
① 突出主体人物,突出重点形象,强化事物的主要特征。推镜头在将画面推向被摄主体的同时,画面范围由大到小,场景中的次要部分不断移出画外,主体部分逐渐“放大”,成为观众的视觉重点,因而具有突出主体人物、突出重点形象的作用。
② 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推镜头能够从一个较大的画面范围和视域空间启动,逐渐向前接近这一画面和空间中的某个细节形象,这一细节形象的视觉信号由弱到强,并通过这种运动所带来的变化引导观众对这一细节的注意。
③ 推镜头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的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如果推进的速度缓慢而平稳,能够表现出安宁、幽静、平和、神秘等氛围;如果推进的速度急剧而短促,则常显示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气氛,或是激动、气愤等情绪,特别是急推,被摄主体急剧变大,画面从稳定状态急剧变动,继而突然停止,爆发力大,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极强,有震惊和醒目的效果。
④ 推镜头可以通过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来表现特定的主题和含义,在电影故事片和电视剧中,推镜头将画面从纷乱的场景引到具体的人物,或从人物引到其细小的表情动作等,通过画面语言的独特造型形式,突出地刻画那些引发情节和事件、烘托情绪和气氛的重要的戏剧元素,从而形成影视所特有的场面调度和画面语言。
2.推镜头拍摄注意事项
① 要有明确的目的。通过画面的运动给观众以某种启迪,或者引起观众对某个形象的注意,或者表现某种意念,或者突出了未被注意的细节,或者通过推镜头形成了与影片情节发展相对应的节奏,不能为形式而推镜头。
② 推镜头的起幅、落幅及推进过程要规范、完整、准确。起幅和落幅都是“静态”的,因而其画面构图要规范完整,准确到位,起幅的启动和落幅的停止要果断、干净、利索、流畅,推镜头的重点是落幅,落幅画面应根据节目内容对造型的要求停止在适当的景别,并将被摄主体经营在平面最佳结构点上。
③ 在推进过程中,画面构图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的中心位置。无论镜头推进到什么位置,屏幕上都是一幅结构较完整、均衡的画面。
④ 推进的速度要与情绪节奏一致。一般来讲,表现平静的、忧伤的画面情绪时推进速度慢,表现活泼、紧张的画面情绪时推进速度可快一些。
⑤ 在移动机位的推镜头中,画面焦点要随着机位与被摄主体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二)拉镜头
拉摄是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近而远、由局部到整体所拍摄的连续画面的方式,用拉摄的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拉镜头。这种拍摄方法,画面显示出由局部到整体,景别由小到大,主体物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
拉镜头的作用:一是表现主体事物的空间位置和所处的环境,在拉开过程中背景范围不断扩大,能充分展示出主体物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情况。二是表现主体事物与周围事物的相互关系,拉镜头交代了被摄主体与场景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被摄主体与其他景物之间的关系,如实验中由特写拉出中景,能展示出器材之间及器材与操作人员的关系。三是拉镜头有利于调动观众的想象和猜测,随着镜头的拉开,整体形象逐步呈现,被摄体从不完整到完整,从局部到整体,给观众一种“原来是……”的求知后的满足,调动了观众的注意力。四是拉镜头画面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从小到大不断扩展,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景别连续变化并保持了画面表现时空的完整和连贯。五是拉镜头常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拉镜头画面表现空间的扩展反衬出主体的远离和缩小,视觉感受上往往有一种推出感和结束感。
拉镜头拍摄注意事项:由于拉镜头的镜头运动方向与推镜头正好相反,所以在技术上应注意的问题与推镜头大致相同,也有着基本一致的创作规律和要求。如镜头拉开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主题画面结构的中心位置等。
(三)摇镜头
摇摄是摄像机的位置不动,借助于三脚架上的云台或拍摄者自身的人体,改变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的拍摄方式,用摇摄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摇镜头。摇镜头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水平移动镜头光轴的水平横摇,垂直移动镜头光轴的垂直纵摇,中间带有几次停顿的间歇摇,摄像机旋转一周的环形摇,各种角度的倾斜摇,摇速极快形成的甩镜头等。不同形式的摇镜头包含着不同的画面语汇,具有各自的表现意义。
摇镜头的作用:一是展示空间环境,扩大视野,摇镜头通过摄像机的运动将画面向四周扩展,突破了画面框架的空间局限,创造了视觉张力,使画面更加开阔,周围景物尽收眼底,多用于介绍环境、故事或事件发生地的地形、地貌,也可表现群山、草原、沙漠、海洋等场景。二是使人物的活动空间与环境结合起来,有利于表现主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三是利用摇摄镜头把两个性质相反或相近的主体连接起来,表示某种暗喻、对比、因果关系。如从扫地的清洁工摇到一旁正在往地上吐瓜子皮的青年,从一个正在排泄工业污水的管道口摇到河里漂浮的死鱼。四是用追摇表现运动主体的动势、方向、轨迹,在田径、足球、马术、滑冰等体育比赛的拍摄中经常运用。五是在表现三个或三个以上主体或主体之间的联系时,镜头摇过时或作减速,或作停顿,以构成一种间歇摇,把几个主体串联起来。六是有利于通过小景别画面包容更多的视觉信息,如高耸入云的电视发射塔、幽深的山谷、横幅等,用摇摄能够完整而连续地展示其全貌。七是利用非水平的倾斜摇、旋转摇,表现一种特定的情绪和气氛,也是实现画面转场的有效手段。
摇摄注意事项:一是有明确的目的。摇摄表现的重点是落幅中的被摄主体,摇摄镜头迫使观众调整视点、视线,如果落幅画面没有明确的目的,观众的视线会产生一种游移感和不确定性,破坏观众的观看心理,不要作“刷墙”式摇摄。二是摇摄过程应力求完整,在拍摄时做到稳、准、匀、平,即摇摄的速度均匀,摇动的轨迹平稳,起幅落幅干净,构图精确,整个摇摄过程应表现出舒适与和谐之感。三是控制好摇摄的速度节奏,摇摄的速度与画面内的情绪相对应。
(四)移镜头
移摄是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方式。用移动摄像的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称为移镜头。摄像机的运动使得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内的物体不论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都会呈现出位置不断移动的态势。移动镜头表现的画面空间是完整而连贯的,摄像机不停地运动,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观众的视点,在一个镜头中构成一种多景别、多构图的造型效果,这就起着一种与蒙太奇相似的作用。移动摄像根据摄像机移动方向的不同,大致分为前移动(摄像机机位向前运动)、后移动(摄像机机位向后运动)、横移动(摄像机机位横向运动)和曲线移动(摄像机随着复杂空间而做的曲线运动)四大类。
移动镜头的作用:一是移动镜头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等复杂场景时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能表现出复杂空间中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其最大优点在于对复杂空间表现上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拍摄书架上陈列的图书、展台上陈列的展品、整齐队伍中一个个威武的士兵、道路两旁的各式店铺、马路边上的风景等,在一个镜头中展示空间的整体形象。二是移动镜头可以表现某种主观倾向,具有更为强烈的真实感和现场感。移动摄像使摄像机成了能动的活跃的物体,机位的运动,直接调动了人们在行进中或在运动物体上的视觉感受,有时摄像机所表现的视线是电视剧中某个人物的视线,观众以该剧人物的角度“目击”或“臆想”其他人物及场面的活动与发展,观众与剧中人视线的合一,从而产生与该剧中人物相似的主观感受。三是移动镜头通过摄像机的移动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横移动镜头在横向上突破了画面框架两边的限制,开拓了画面的横向空间,可以表现出各种运动条件下的视觉效果。
移动镜头的拍摄要求:移动摄像一般是摄像机安放在诸如移动车、活动三脚架、升降车、各种工具上或人肩扛运动进行拍摄。拍摄时要注意:一是在移动过程中应力求画面平稳保持水平,减小晃动,不管是什么方向、什么形式的移动摄像,尽量利用广角镜头来拍摄,从而取得较好的画面效果。二是移动摄像使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物距处在变化之中,拍摄时应该注意随时调整焦点,以保证被摄主体始终在景深范围之中。三是注意移动拍摄的起幅、落幅和过程。
(五)跟镜头(www.chuimin.cn)
跟摄是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称为跟镜头。跟镜头大致可以分为前跟、后跟(背跟)、侧跟三种情况。前跟是从被摄主体的正面拍摄,也就是摄像师倒退拍摄:背跟和侧跟是摄像师在人物背后或旁侧跟随拍摄的方式。
跟镜头画面始终跟随一个运动的主体,被摄对象在画框中的位置相对稳定,画面对主体表现的景别也相对稳定,因而有利于展示主体在运动中的动态和动势。跟镜头不同于摄像机位置向前推进的推镜头,也不同于摄像机位置向前运动的前移动镜头。跟镜头、推镜头、前移动镜头这三者虽然从拍摄形式上看都有摄像机追随被摄主体向前运动这一特点,但从镜头所表现出的画面造型上看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并由此形成各自的表现特点。
跟镜头的作用:一是跟镜头能够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它既能突出主体,又能交代主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二是跟镜头跟随被摄对象一起运动,形成一种运动的主体不变、静止的背景连续变化的造型效果,有利于通过人物引出环境。三是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由于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的一致,可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四是跟镜头对人物、事件、场面的跟随记录的表现方式,在纪实性节目和新闻节目的拍摄中,有着重要的纪实性意义。
跟镜头拍摄应注意的问题:一是跟上、追准被摄的对象是跟镜头拍摄的基本要求,并力求使被摄主体稳定在画面的某个位置上,不管画面中被摄对象运动如何上下起伏、跳跃变化,跟镜头画面应保持直线运动,否则极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二是跟镜头是通过机位运动完成焦点的变化,因而拍摄角度的变化、光线入射角的变化,都会对画面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这是跟镜头拍摄时应考虑和注意的问题。
(六)升降拍摄
摄像机借助升降装置等一边升降一边拍摄的方式叫升降拍摄,用这种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叫升降镜头。升降拍摄通常在升降车或专用升降机上完成,有时也可肩扛或怀抱摄像机,采用身体的蹲立转换来升降拍摄。升降镜头在做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也形成多视点的表现特点,其具体运动方式可分为垂直升降、斜向升降、不规则升降等。一般来说,升降拍摄在新闻节目的拍摄中并不常见,而在电视剧、文艺晚会、音乐电视等的摄制中,运用较为广泛。升降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为:
① 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升降镜头在垂直地展现高大物体时,不同于垂直的摇镜头,垂直的摇镜头由于机位固定、透视变化,高处的局部可能会发生变形;而升降镜头则可以在一个镜头中用固定的焦距和固定的景别对各个局部进行准确的再现。
② 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纵深空间中的点面关系,升降镜头视点的升高、视野的扩大,可以表现出某点在画面中的位置;同样,视点的降低和视野的缩小能够反映出画面中某点的情况。
③ 升降镜头常用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升降镜头能够强化画内空间的视觉深度感,引发高度感和气势感。特别是在一些大场面中,控制得当的升降镜头,能够非常传神地表现出现场的宏大气势。
④ 镜头的升降可实现一个镜头内的内容转换与调度,升降镜头从高至低或从低至高的运动过程中,可以在同一个镜头中完成不同形象主体的转换。
⑤ 升降镜头可以表现出画面内容中感情状态的变化,升降镜头视点升高时,镜头呈现俯角效果,表现对象变得低矮、渺小,造型本身富有蔑视之意;当其视点下降时,镜头呈现仰角效果,表现对象有居高临下之势,造型本身带有敬仰之感。
总之,升降镜头借助特殊装置所表现出的独特画面造型效果,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视觉感受和调度画面形象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当我们把升降镜头与推、拉、摇及变焦距镜头运动等多种运动摄像方式结合使用时,会构成一种更加复杂多样、更为流畅活跃的表现形式,能在复杂的空间场面和场景中取得收放自如、变化多端的视觉效果。
(七)综合运动摄像
综合运动摄像是指摄像机在一个镜头中把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各种运动摄像方式,不同程度地、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拍摄,用这种方式拍得的电视画面叫综合运动镜头。综合运动镜头在电视屏幕上,为人们展示了一种新的视觉效果,开拓了再现生活、表现生活及观察和认识自然景物的新的造型形式。
综合运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一是综合运动镜头有利于在一个镜头中记录和表现一个场景中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二是综合运动镜头是形成电视画面造型形式美的有力手段,它构成了对被摄对象的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化的表现,形成了一个流动而又富有变化的、其本身就具有韵律和节奏的表现形式。三是综合运动镜头的连续运动,有利于再现现实生活的流程,画面在对时间、空间的表现上没有中断,镜头的时空表现是连贯而完整的。四是综合运动镜头在一个连续不断的时间里,将事件、情节、人物和动作在几个空间平面上延伸展开,形成一种多平面、多层次、多元素的相互映衬和对比,使画面内部蒙太奇更为丰富。
综合运动镜头的拍摄:综合运动镜头的拍摄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拍摄,由于镜头内变化的因素较多,需要考虑和注意的地方也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
① 除特殊情绪对画面的特殊要求外,镜头的运动应力求平稳,画面大幅度的倾斜摆动,会产生一种不安和眩晕,破坏观众的观赏心境。
② 镜头运动的每次转换,都应力求与人物动作和方向转换一致,与情节中心和情绪发展的转换相一致,形成画面外部的变化与画面内部的变化完美结合。
③ 机位运动时注意焦点的变化,始终将主体形象处理在景深范围之内,同时注意到拍摄角度的变化对造型的影响,并尽可能防止拍摄者影子进入画面出现穿帮现象。
④ 要求摄录人员默契配合,协同动作,步调一致,比如升、降机的控制,移、跟过程中话筒线的注意等,如果稍有失误,都可能造成镜头运动不到位,甚至绊倒摄像师等后果,越是复杂的场景,高质量的配合就越发显得重要。
(八)拍摄与应用运动镜头应注意的问题
要有“起幅”和“落幅”各种运动的镜头都包括起幅、运动(推、拉、摇、移、跟、甩等)、落幅三个部分。所谓的“起幅”是指开机后,镜头运动之前要有一个停顿的时间(一般为5秒),取得一个固定的画面,这个固定画面称为起幅。“落幅”是指镜头运动停止后,不立即关机,还继续拍摄一定时间的固定画面(一般也为5秒),这个固定画面称为落幅。起幅和落幅的作用有:一是让观众看清镜头运动前后画面上的内容;另一个作用是剪辑时必须通过起幅和落幅画面使运动镜头与静止镜头顺畅连接。因此拍摄时,必须注意给一个运动镜头留有起幅和落幅的画面,编辑时也要注意每一个运动镜头的应用必须通过起幅和落幅让观众看清镜头运动前后画面上的内容。
镜头的运动要做到稳、准、匀运动过程要平稳,不晃动;起幅、落幅要准,起幅在哪里,最后落点在哪里,目的性要明确;运动速度要均匀,不要忽动忽停、忽推忽拉、推不够再推一点、摇不够再摇一点,推过头又拉出来、摇过头再返回来等。
该用则用,不可滥用。运动镜头所表现的时空和事态过程是连续的,不能省略,还要有起幅与落幅的时间。相反的,一组蒙太奇镜头却可以省略时空,用几个典型的镜头组接起来,表现一个事态的过程。因此应根据所表现的内容的需要决定表现的手法,不要滥用运动镜头。例如,一条电视新闻要在30~40秒或者1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完成报道新闻事实的任务,运动镜头用多了,在时间上就不允许。
无论是拍摄固定画面还是运动画面,都应当把内容和主题的需要摆在优先考虑的位置,要对所采取的拍摄方式或镜头运动有充分的、全面的思考和准备,并在具体操作中加以准确、严密、流畅而到位的表现,动其所当动,静其所当静。
有关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电视节目创新研究的文章
“文化大革命”十年对中国媒体尤其是国家级的媒体影响深远,媒体更像是一个主流意识形态的高级工具,在报道中强调以“以正面报道为主”。针对性不强的对外报道并不能满足国际受众对来自中国信息的真需求,进而使我国媒体失去影响国际受众的机会。因而我们应该明确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传播理念,改“宣传”为“传播”。......
2023-10-30
大体而言,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元素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形态创新、内容创新和价值创新。互动性已经成为现代电视综艺节目的重要特征。观众作为电视综艺节目形态的重要构成元素,应当发挥其积极作用,参与并影响节目。如韩国KBS电视台推出的综艺节目《青春不败》,由韩国女歌手团体中的7位成员重新组成G7固定出演,由资深演员卢珠贤、搞笑艺人金申英和歌手金泰宇担当主持人。......
2023-10-30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便应用电视技术开办了访谈类节目。可以说,现代意义上的电视访谈节目形态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该节目自1954年起便统治了深夜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此档节目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收视率的压力,访谈节目在形式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二)中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创新历程1.......
2023-10-30
中国电视媒体生产从根本上来说都是非市场化背景下的电视节目生产。我们应该加大研发投入,继续发挥频道、节目等各个利益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并采取前期投入、后期奖励等各种形式鼓励各个利益主体在节目研发的整体目标下进行创新,以项目为纽带进行联合研发,形成矩阵式的研发框架,并建立节目创新基金,改变目前国内电视节目简单克隆、自产自销的生产方式,促进中国电视节目的繁荣。......
2023-10-30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但能够碰到诸如整齐的建筑物、笔直的马路、排列整齐的电线杆、走廊、街景等较规则的平行透视现象,也经常遇见一些不规则的平行透视,如弯曲的小河、错落的小树林、纵深的山脉等。凡与地面平行、与画面呈其他角度的线,消视于余点,这种透视叫斜成角透视。因此,凡是单独画一个四方形体的教具,或拍摄立方物体时,只要看见其两个垂直面,无论其他垂直面看到的多么窄小,它仍然是斜成角透视而不是平行透视。......
2023-10-30
近年来,围绕节目形态展开的法律诉讼不断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从国际上看,迄今尚无一个各国达成共识的电视节目版式版权保护法。2001年,《梦想成真》制作方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请节目形式专利权保护,被拒绝受理。专利局的理由是电视节目形式专利申请尚无先例。因此有学者指出,为了保护电视节目形态而制定相关的法律已刻不容缓。......
2023-10-30
影视中处理声音和画面的关系叫作声画蒙太奇。声画蒙太奇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1928年爱森斯坦等提出了“声画对位”的学说。所谓“声画对位”学说,就是把声音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元素在电影综合艺术中加以应用的学说。声画对位与声画合一、声画分立不同。声画合一、声画分立是指声音与画面结合的形式而言的;声画对位是指内容的对列—由声画分立的形式、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产生的新寓意。......
2023-10-30
光学镜头大体上可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距镜头和变焦距镜头四大类,它们的焦距不同,功能不同,艺术表现力也各不相同。(二)长焦距镜头视场角小于40°。广角镜头对纵深景物近大远小的夸张表现,可以创造出极富感染力的情绪氛围和视觉影像。由于广角镜头夸大了纵深方向物体之间的距离,可以使被摄物体本身纵向运动的速度感加强。用广角镜头运动拍摄,也可以减少因运动带来的视觉晃动,画面易于平稳、清晰度高。......
2023-10-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