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种类繁多,对摄像工作的要求各异,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很难有什么言之凿凿的规范。对摄像工作者而言,根据节目的主题及创作要求,根据工作环境和现场情况,择善而从、择优而“摄”,是一种基本的取材方式。......
2023-10-30
“场面调度”一词出自法文,其法文原意是“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场面调度用于舞台剧中,有“人在舞台上的位置”之意,指导演依照剧本的情节和剧中人物的性格、情绪,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站位姿态、上场下场等表演活动所进行的艺术处理。
就电视创作而言,场面调度是电视工作者对电视画框及画框内事物的安排,包括人物调度和镜头调度两个层面的内容。人物调度是指被摄体的位置、动作和行动路线的设计,使被摄体活动起来,满足内容表现的需要。如何将人物的活动(或表演)合理地安排在拍摄场景中,通过不同位置、朝向、距离的处理,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以此展现人物情绪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和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变化。镜头调度是指导演根据人物在场景中的位置安排,合理地处理摄像机的数量、位置、镜头所涵盖的画面范围、角度和运动方式等,对画框内所要表现的对象加以调度和拍摄,将人物调度合理地通过镜头展现出来,形成不同角度的画面造型,以展示多层次的空间并多侧面地展现人物。在电视节目的拍摄过程中,除电视剧、音乐电视、电视歌舞节目、电视小品等艺术性节目中的人物调度与电影的演员调度有很多共性因素,强调通过人物的位置安排、运动设计、相互交流时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造成不同的画面造型之外,在大量的纪实性节目中更多地是以镜头调度的灵活性、动态性去弥补人物调度的不足,特别是在新闻节目中,不能为了某些人为原因进行所谓的“表演”而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即使是电视节目制作中经常碰到的主持人的站位、行走路线的设计,出镜记者在拍摄现场的选位、采访路线的安排等,也与带有表演性、假定性的电影有很大的不同。应该说,电视场面调度中的镜头调度才是重点和关键,也是电视摄像师应该钻研和总结的难点和要点。
场面调度是摄像师塑造画面形象、进行画面空间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摄像师有力的造型语言。无论是电视剧的拍摄、大型晚会的直播摄像、拍摄一部电视纪录片,还是拍摄几分钟的电视新闻,场面调度是影响镜头组接、内容表达、形象塑造等的重要因素。
(一)电视画面场面调度的特点
① 电视场面调度克服了摄像机固定视点的限制,突破了画面框架的束缚,丰富了画面语言和造型的形式,增强了电视画面的概括力和艺术表现力。通过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画面的连续表现,场面调度可以作为画面内部蒙太奇镜头表现被摄人物活动的完整状况和局部细节,使观众通过对人物活动和画面运动的感知获得对整个事件过程的清晰认识。
② 通过场面调度渲染环境氛围,形成画面节奏,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创造特定的情境氛围和艺术效果。在电视剧、电视小品等节目中,场面调度同样能够很好地为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凸显人物心理活动服务。
③ 场面调度通过对现实时空的连续表现实现对人物活动和现实环境的完整表现,有利于形成长镜头拍摄效果,具有明显的纪实性。
④ 在大型运动会、综艺晚会及演播室节目等的转播制作过程中,统筹有序的场面调度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总而言之,就像修屋筑厦必须先设计好建筑图纸一样,电视节目的拍摄也应该建立在积极有效的场面调度的基础之上。电视场面调度就如同是节目摄制的指挥图,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拍摄现场允许调动的人、机因素,通过更典型、更理想的画面,形象地表现内容和主题。
(二)轴线规则及镜头调度三角形原理
如果在进行镜头调度的过程中,对摄像机的机位设置及其变动、镜头景别的选取和变化等缺乏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极有可能在后期编辑时,发生违反镜头匹配原则,出现种种视觉接受上的紊乱,或造成表达内容时的歧义。在实际拍摄时,电视场面调度常常需要考虑轴线关系和机位分布的三角形原理两个主要问题。
1.轴线问题(www.chuimin.cn)
所谓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被摄对象之间的交流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根据来源,轴线分为关系轴线和运动轴线。在实际拍摄时,拍摄师围绕被摄对象进行镜头调度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电视画面空间中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和统一的运动方向,摄像机要在轴线一侧180°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这就是摄像师处理镜头调度必须遵守的“轴线规则”。遵守“轴线规则”是摄像师用以建立画面空间、形成空间方向和被摄物体位置关系的基本条件。如果拍摄过程中摄像机的位置始终保持在轴线的同一侧,不论摄像机的高低俯仰如何变化,镜头的运动如何复杂,不管拍摄多少镜头,从画面来看,被摄主体的位置关系及运动方向等总是一致的。倘若摄像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到轴线的另一侧区域去进行拍摄,就会“越轴”。“越轴”后所拍摄的画面中,被摄对象与原先所拍画面中的位置和方向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越轴前所拍画面与越轴后所拍画面无法进行组接。如果硬行组接的话,就将发生视觉接受上的混乱。
为了寻求更加丰富多变的画面语言和更具表现力的电视场面调度,往往要打破“轴线规则”,不把镜头局限于轴线一侧,而是以多变的视角全方位、立体化地表现客观现实时空。但是,前面已经提到“越轴”后的画面与越轴前的画面直接进行组接时会遇到障碍,那么,通过哪些手段才能“跨越”这些障碍呢?合理“越轴”常用的办法有:
① 利用被摄对象的运动变化改变原有轴线,在前一个镜头中,是按照被摄对象原先的轴线关系去拍摄的,下一个相连的镜头,则按照主体发生运动后已改变的轴线设置机位,这样一来,轴线实际上已经被跨越了。
②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越过原先的轴线,摄像机可以通过自身的运动越过原先的轴线,并通过连续不断的画面展示出“越轴”过程,由于观众目睹了摄像机的运动历程,因此也就能清楚地了解这种由镜头调度而引起的画面对象的方位关系的变化。
③ 利用中性镜头间隔轴线两边的镜头,缓和“越轴”给观众造成的视觉上的跳跃,由于中性镜头无明确的方向性,所以能在视觉上产生一定的过渡作用,当越轴前所拍的镜头与越轴后的镜头组接时,中间以中性方向的镜头作为过渡,就能缓和越轴后的画面跳跃感,给观众一定的时间来认识画面形象位置关系等的变化。
④ 利用插入镜头改变方向,越过轴线,一般来说,用于越轴拍摄的插入镜头都是特写镜头。
⑤ 利用双轴线,越过一个轴线,由另一个轴线去完成画面空间的统一。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中,如果既存在关系轴线,同时也存在运动轴线,通常选择关系轴线,越过运动轴线去进行镜头调度。相比之下,遵循关系轴线所拍摄的画面,要比按照运动轴线处理给观众带来的视觉跳跃感小。为了保持画面中运动主体位置关系不变,在小景别构图时,一般都要以关系轴线为主,越过运动轴线进行镜头调度,但在大景别构图时,要考虑以运动轴线为主,关系轴线为辅进行镜头调度。
2.三角形原理
当拍摄两个人的交流场景时,在他们之间有一条无形的关系轴线,也称关系线。在关系线的一侧可以选择三个顶端位置,这三个顶端构成了一个底边与关系线相平行的三角形。摄像机的机位可以设置在这个三角形三个顶端的位置上,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三角形机位布局,这就是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由于关系轴线有两侧,所以围绕两个被摄人物和一条关系轴线,能够形成两个三角形布局。当然,在运动轴线和其他轴线两侧也一样,同样可以按照三角形原理设置机位。如何运用三角形原理在拍摄现场搞好镜头调度工作,不仅仅是一个死记硬背和公式的问题,还需要摄像人员积极地实践和不断地探索与创新。重要的是,三角形原理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正确而合理有效地进行场面调度的捷径。下面,将举出运用三角形原理的实例,以帮助大家拓展思路,积累经验。
关系轴线的三角形机位拍摄一场对话,通常可以设置三个机位,这三个机位构成了一个底边与关系轴线相平行的三角形。在关系轴线两侧各有一个三角形,拍摄时可以使用其中任何一侧的三角形布置机位,但只能选用一侧,不能超越关系线到另一侧去拍摄。
有关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电视节目创新研究的文章
电视节目种类繁多,对摄像工作的要求各异,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很难有什么言之凿凿的规范。对摄像工作者而言,根据节目的主题及创作要求,根据工作环境和现场情况,择善而从、择优而“摄”,是一种基本的取材方式。......
2023-10-30
充分认识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是摄像人员发挥优势、避让不足、更好地完成造型表现的重要前提。(二)表现运动电视画面再现的是运动的形象,表现的是形象的运动。电视画面表现运动的造型特性使绘画、图片摄影等造型艺术的构图规律在这里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
2023-10-30
文人电影的空间结构注重按照焦点透视的成像原理,发掘空间表意,同时也注重横向的场面调度,发掘内部蒙太奇的表意作用,形成多场景的运镜风格。当镜头内的双重主体处在一个狭窄的空间环境时,其纵深空间调度能强化主体间抵触、对峙、紧张、冲突的心理关系。吴永刚把焦点设定在前景章大处,后景的阮嫂因虚焦而模糊,骄横的章大、孤弱的阮嫂共处于一个镜头内,焦点中心前移,形成了阮嫂与章大之间的紧张、对峙关系。......
2023-08-10
(一)主体主体是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是摄像师用于表现主题思想、构成画面的主要部分。② 把主体安排在画面的最近处,使之一目了然,鲜明突出。如遮挡主体、干扰观众注意力、分割画面等毛病应当避免,在拍摄时应坚持宁缺毋滥的处理原则。② 前景的表现应当弱于主体的表现,以防前景过于抢眼,导致主次不分,在构图和取景时不能破坏画面的统一,不能混淆主要表现对象和次要表现对象的主从关系。......
2023-10-30
运动对画面均衡的影响。处理均衡的方法灵活多样,拍摄时不要生搬硬套,要注意有利于突出主体,以感觉到“美”,感觉到舒服为原则,去进行创造性的构图。......
2023-10-30
电视符号则不同,“在图像符号中,从结构上看,其能指与其所指相似”[4]。媒介的技术化革命,使电视符号获得了新的表现力: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及所指事物[5]之间的距离,在电视符号那里奇妙地消失了。......
2024-07-26
主题就是电视节目的中心思想,它是编导对生活、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是电视节目创作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同样是一堆素材、一些事件、一群人物、许多故事,但如果编导确立的主题不同,就会有不同的选择和取舍。主题的确立和提炼绝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从行动中自然而然引出来的,电视编导要善于站在全局的角度,挖掘出最有思想意义、最具时代性和现实意义的主题。......
2023-10-30
所谓运动拍摄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变换镜头的光轴,或者变换镜头的焦距,从而获得变化的画面。运动拍摄突破了固定拍摄时摄像机镜头固定的机位、角度和景别,给电视画面带来了变化的空间和构图。通过这种方式拍摄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运动镜头由起幅、运动过程和落幅三部分构成。⑤ 在移动机位的推镜头中,画面焦点要随着机位与被摄主体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2023-10-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