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种类繁多,对摄像工作的要求各异,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很难有什么言之凿凿的规范。对摄像工作者而言,根据节目的主题及创作要求,根据工作环境和现场情况,择善而从、择优而“摄”,是一种基本的取材方式。......
2023-10-30
电视画面的结构一般包括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空白等几个要素。构图处理得如何,主要取决于画面主体表现得是否成功以及主体与陪体、前景、背景、空白的相互关系处理是否得当。摄像师应根据节目内容的不同和创作者的表现意图使它们在画面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占有不同的面积,从而起到不同的作用,使得画面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形成严谨而又流畅优美的画面语言。
(一)主体
主体是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是摄像师用于表现主题思想、构成画面的主要部分。主体不但是画面内容表现的重点,而且是画面结构组成的中心,其他景物都围绕着它来配置,与它关联呼应,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主体在画面中要突出、引人注目,给观众以鲜明深刻的视觉形象和审美感受,从而更好地表达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如盛大的群众场面,景物丰富的风光画面,通常以气势和气氛为主,内容上主次难分,为使画面不致松散,也要选择一个对象为结构中心,这个对象应该是有特点、有表现力和有代表性的人或物,如风光中的亭台楼阁、小桥等。突出表现主体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
(1)直接表现。分述如下:① 把主体形象安排在最大空间。如一个人的正面标准像,一个茶壶,一朵花,一列游行群众,一群人,这些形象在画面上都是主体,陪体很少出现,但这样做往往使内容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显得单调。② 把主体安排在画面的最近处,使之一目了然,鲜明突出。③ 把主体形象安排在画面上观众视线集中的部位,除了特殊需要,一般画面的布局都不把主体形象安排在画面的中心,而喜欢安排在画面中心周围的一些地方,这既不影响观众视线集中,又使画面活泼,这个观众视线最集中的部位,就是视觉刺激点,也叫美感诱发点。④ 利用各种对比突出主体。如大小、明暗、虚实、色彩、新旧、动静、质感等的对比。
(2)间接表现。分述如下:① 利用环境气氛烘托主体。如远景画面上沙漠中行走的骆驼,骆驼本身所占的面积非常小,但是由于沙丘所形成的线条和光线的映衬,主体还是非常突出。② 利用方向性线条引导观众,让观众的视线落在主体上。③ 利用场面调度将注意力引导到主体上。在电视画面中,每个镜头都可以有自己的主体,不同的镜头之间可以使用同一主体,也可以使用不同主体,甚至在同一镜头之中也可以有不同的主体,如通过焦点虚实的转换、镜头的推拉摇移、变换画面的主体形象,而且同一镜头对同一主体的表现既可以用直接表现法,也可以通过间接突出法。
(二)陪体
陪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在画面中处于次要位置。陪体在画面中的主要作用就是陪衬、烘托、突出、解释和说明主体,帮助观众理解主体的精神、动作和内在含义,我们常说“红花还得绿叶扶”,这句话就恰好说明了陪体对主体的作用。陪体必须以不削弱主体为原则,不能喧宾夺主,陪体在画面上所占面积的大小、色调的安排、线条的走向、人物和神情动作等,都要与主体密切配合,不能游离于主体之外。摄像师在现场进行构图处理时,不仅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对主体的表现上,还必须根据主体的情况对陪体加以取舍和布局。电视画面的陪体可以和主体同时出现,这时要正确处理好主、陪体的关系,陪体处于次要位置,与主体构成呼应关系,避免主次不清、喧宾夺主;也可以出现在主体之前或者之后,如升国旗的画面中,先出现神情庄重、行军礼的军人(主体),镜头缓缓向上摇,画面中出现正在升起的五星红旗(陪体);又如教师备课的画面中,先出现教案的特写(陪体),镜头逐渐拉开成教师的近景(主体)。更多的时候,电视画面中主、陪体是经常改变的,一会儿是甲,一会儿又是乙,在这些变化中,就要恰当地选择画面的构图形式处理好主、陪体之间的关系,注意陪体的视觉重量、景别、色彩、影调等不能超过主体。
(三)前景
在电视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前且靠近镜头位置的人或者物统称为前景。前景有时可能是陪体,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环境的组成部分。用来做前景的物体很多,如树木的枝叶、草丛、岩石、花卉、门洞等,摄像师可以在现场灵活挑选。电视画面中前景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① 帮助主体表达主题。如拍摄大学生义务修理家电的内容,如果画面上仅出现修理家电的学生(主体)说不定观众以为是在街上摆摊赚钱的,但如果在构图时把写有“义务维修免费服务”的牌子处理在画面的前景位置,观众就能一目了然地看懂画面内容。
② 表现时间概念、季节特征和地方色彩,也可以表现拍摄现场的气氛。拍摄时以富有季节和地方特征的花草树木做前景,有助于渲染季节气氛和地方色彩,使画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柳丝吐绿,桃花初绽,带来春的信息,菊花、红叶报道秋的来临;透过冰挂雪枝,似乎看到了山舞银蛇的北国风光,椰树、芭蕉富有南国情调。
③ 强化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在构图时将镜头有意靠近某些人或物,利用其成像大、色调深的特点,与远处的景物形成明显的形体大小对比和色调深浅的对比,以调动观众的视觉去感受画面的空间距离。
④ 利用前景虚化,突出主体。让前景物体虚化,通过虚实对比突出主体。
⑤ 利用前景装饰画面。有些物体本身有框架形状,如门窗、美丽的花环、曲折变化的回廊等,都可以装饰画面,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缩短了观众与画面的距离,给观众一种主观地位感,增加了画面的感染力。
⑥ 利用前景均衡画面。比如天空无云显得单调时,用下垂的枝叶置于上方,拍湖面时,前景有几条柳枝,如果画面下方分量轻,就用山石、栏杆做前景,深色调,能使画面压住阵脚,达到画面的均衡。
电视画面拍摄时前景的安排和处理没有特别的限定,根据画面内容和摄像师构图的需要,前景可以是在画面的边缘,也可以是整个画面都出现,如某些场景中的烟、雾、雨、雪。但是,前景的安排也是以烘托、陪衬主体以及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这一点要求同陪体的处理一样。在实际拍摄中,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主题和意图,前景的处理应当注意以下几点。(www.chuimin.cn)
① 前景在画面中不能妨碍主体的表现。如遮挡主体、干扰观众注意力、分割画面等毛病应当避免,在拍摄时应坚持宁缺毋滥的处理原则。
② 前景的表现应当弱于主体的表现,以防前景过于抢眼,导致主次不分,在构图和取景时不能破坏画面的统一,不能混淆主要表现对象和次要表现对象的主从关系。
③ 前景要富有装饰性,有利于美化电视画面。由于前景距镜头最近,它往往给观众以欣赏画面时的第一印象,所以前景一定要引人入胜,不能给观众以多余和累赘之感。
(四)背景
背景是位于被摄主体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从内容上说,它可以表明主体所处的典型环境、位置及现场氛围,并帮助主体揭示画面的内容和主题;从结构形式上说,它可以使画面产生多层景物的造型效果和透视感,增强画面的空间纵深感。背景的选择要注意:
抓特征要选择一些富有地方特征、时代特征、环境特色的景物作为背景,明确地交代出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时代气氛,以加深观众对主题内容的理解,如人物采访,有时会把人物带到室外采访,通过背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信息。
背景要力求与主体形成影调上的对比拍摄时应尽量避免背景与主体色调相近或雷同,使主体具有立体感、空间感和清晰的轮廓线条,加强视觉重量,如亮的主体放在较暗的背景前。
背景应力求简洁把背景中可有可无、妨碍突出主体的东西,一概减去,以达到画面的简洁精练。如选择拍摄角度,避开杂乱的背景,经常可以看到电杆长在人身上、建筑物压在人肩上、一棵树长在人头上、地平线切在人脖子上等现象,实际上,只要在拍摄时调整一下拍摄方向,便可以避免;仰角度拍摄,以天空(或高山、大楼、树木)为背景,可避开地面上的杂乱线条;俯角度拍摄,可选择单一色调的水面、地面(绿草地)、森林为背景;采用逆光或侧逆光,容易找到较暗的背景,把与主体无关的杂乱线条掩饰在背景的黑暗中;选用长焦距镜头,它的景深短,拍摄范围窄,有利于缩小背景范围,使主体清晰,把环境和背景处理在景深范围之外。
(五)空白
空白虽然不是实体的对象,但在画面上同样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幅画面中既不能安排得过满,使人感到拥挤,透不过气来;也不能留得太多,使人感到松散、空洞。画面上留有空白是造型艺术的普遍规律,“画留三分白,生气随之发”。画面的空白取舍要符合人们的生活经验和心理需求,在实际拍摄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 拍摄人物时,在人物的上方、视线方向以及动作方向上要留有一定的空白。如主讲教师、播音员的上方要留出适当空白,侧面拍摄时视线前方要留出空白。
② 要遵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经验,注意带有明显方向性物体的前、后、左、右之分,也像对待人的视线一样,留出适当空白。
③ 在运动着的物体前方要留有充分的空间。如行进中的人、赛跑运动员的前方、足球比赛中带球前进的方向都要留出一定的空间,这样才能使运动中的物体有伸展的余地,心理也通畅,否则运动着的物体顶住了其他对象,或紧挨到画面边缘上,运动就像受到了阻碍,观众看了不舒服。
④ 画面上空白与实物所占的面积大小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防止面积相等、对称。
综上所述,一幅完整的画面包括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空白5个基本组成要素,但并非任何一幅画面都必须具备上述各个部分,有的画面只有主体与空白,有的只有主体、陪体、前景与空白等。配置景物的条件:一是根据需要;二是符合观众的思维逻辑和视觉习惯;三是考虑电视画面的包容量。但无论如何布局,都要突出主体。
有关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电视节目创新研究的文章
电视节目种类繁多,对摄像工作的要求各异,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很难有什么言之凿凿的规范。对摄像工作者而言,根据节目的主题及创作要求,根据工作环境和现场情况,择善而从、择优而“摄”,是一种基本的取材方式。......
2023-10-30
充分认识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是摄像人员发挥优势、避让不足、更好地完成造型表现的重要前提。(二)表现运动电视画面再现的是运动的形象,表现的是形象的运动。电视画面表现运动的造型特性使绘画、图片摄影等造型艺术的构图规律在这里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
2023-10-30
如何降低能耗,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首先,企业制造过程本身就要遵循低碳原则。在工艺净化、改造提升过程中要减少污染,减少高耗能的工艺装置。如机床工业是给装备制造业提供装备的一个产业,为每一个行业提供装备的企业,都应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体现低碳节能、环保,为下游产业低碳发展创造条件。低碳发展是我国下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我们要扩大市场,找准用户,在低碳发展领域做更多的工作。......
2023-06-30
走、跑运动并不是杂乱无章地进行,而是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所以,最好能做到坚持锻炼,并且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也就是说在走跑运动中要有足够的运动量,因为身体只有在增加了能量消耗产生疲劳时才会在休息时消除疲劳,并从中补充更多的能源物质,这样机体不仅会得到恢复,而且会超过原来水平,这种恢复运动生理学称“超量恢复”。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地得到超量恢复才能对身体有良好的作用。......
2023-11-22
根据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开挖量大、库岸厂、库周耕地多、移民数量大、安置点分散、新开耕地数量多等特点,以及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在水土流失防治总体布局上,按照重点治理与面上防治相结合,生物措施、耕作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重建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布局各类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了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2023-06-24
无论是电视剧的拍摄、大型晚会的直播摄像、拍摄一部电视纪录片,还是拍摄几分钟的电视新闻,场面调度是影响镜头组接、内容表达、形象塑造等的重要因素。在电视剧、电视小品等节目中,场面调度同样能够很好地为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凸显人物心理活动服务。为了寻求更加丰富多变的画面语言和更具表现力的电视场面调度,往往要打破“轴线规则”,不把镜头局限于轴线一侧,而是以多变的视角全方位、立体化地表现客观现实时空。......
2023-10-30
根据民法通则的这一规定,《担保法》第3条规定:“担保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平等原则是担保法确立的首要核心原则,是指在担保活动中一切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担保活动时,能充分根据自己内心的意愿,设立、变更和终止担保法律关系。公平原则是指当事人应根据公认的公平观念进行担保活动;司法机关应以公平、正义的标准处理担保纠纷。......
2023-11-30
运动对画面均衡的影响。处理均衡的方法灵活多样,拍摄时不要生搬硬套,要注意有利于突出主体,以感觉到“美”,感觉到舒服为原则,去进行创造性的构图。......
2023-10-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