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拓宽媒体的宣传渠道现在这个社会就是网络时代,电视节目如果想获得最大化的增值,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并与其他媒体相结合加强市场宣传。文化类电视节目本身特有的文艺特质是其“卖点”,社会宣传是把这些“卖点”向大众传播的有效办法,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舆论宣传可以使观众方便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节目,这样有利于按预告时间收看,提高收视率。因此,无论是何种节目,主持人的地位都是不言而喻的。......
2023-10-30
创新永无止境。电视传媒面对宽广的节目创新领域,可供选择的方向很多。但节目创新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和计划,不能无组织、无目标地创新,否则既耗费资源,也会使电视传媒无所适从、一事无成。电视传媒到底选择何种战略,要根据自身宗旨与发展目标、总体经营实力、产业竞争态势和国家政策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判后做出自己的选择。创新战略是一个动态的战略模式或战略组合,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只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战略模式,才能不断推动电视节目的发展。所以,对创新战略的选择也应是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
(一)三种类型的创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在电视传媒的创新活动中,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三种类型的创新战略之间有着内在的互动关系,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由于现代电视节目的高度融合性,使得每一项所谓的自主创新活动或多或少带有模仿的成分;同样,每项模仿创新不管其模仿的比例有多大,其中也必然含有“自有成分”;否则,就不能称为“创新”了。
同时,三种创新战略之间还呈现出明显的互补性和递进性。模仿创新是创新的初级形式,自主创新是创新的高级形式,是电视传媒追求的最高目标。模仿者在充分学习、吸收、消化首创者的成果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模仿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最终走向原始创新的轨道。要充分认识模仿创新的内在价值,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电视节目模仿创新都具有广阔的空间。合作创新则是形式多样,贯穿始终,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另外,电视传媒不能因为合作而忘记自主创新,电视传媒只有提高研发能力,加强自主开发,从而创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模仿创新并不否定自主创新,“模仿”是基础,“创新”是目标,二次创新是推动模仿创新的主要手段。
电视节目创新过程的一般规律表明:模仿创新在前,自主创新在后,而合作创新则贯穿始终。不过这种顺序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事实上,它们之间并无明显的分界线,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转化和演变是悄然发生的,电视传媒实力和规模的变化是促成节目创新战略转换的根本原因。当电视传媒发展成熟,具备了较强的资金投入能力、风险承受能力、技术储备能力,则会毫不犹豫地转向自主创新战略。
(二)电视传媒在不同发展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创新战略
电视传媒的发展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孕育期、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5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创新战略。
在新生期和成长期阶段,电视传媒创新能力一般较弱,表现为资金缺乏、人力资源不足,承受创新失败风险的能力也较弱,这时可以选择模仿创新。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己的某些特长进行再创新。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提高自主开发的成分,使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成长后期及成熟期阶段,由于资金充足,技术积累增加,研发条件改善,电视传媒应采用投入较多、可以创造丰厚收入的自主创新战略。再进一步,可以推行全球化创新战略,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利用国外的节目资源、人才资源实现创新。这是有实力的电视传媒迅速提升创新能力的最佳选择。(www.chuimin.cn)
(三)模仿创新是当前中国电视最具操作性的创新之路
对成功节目模式的购买和移植已是普遍的市场操作行为。在我国某种新类型节目发展的初期,直接引进原创国家经过长时间播放得以验证的优秀节目的样式及创意并进行模仿创新,不失为中国电视明智的战略选择,是一条最具操作性的创新之路,会大大缩短我们的探索过程。不过,随着我国电视业的发展、电视市场的开放和相关法律体系的健全,我们不可能长久“无偿”地借鉴海外的成功模式。
纵观国内外的电视传媒,很多知名电视台都是靠模仿起家,用最少的投入接触到领先者的核心理念,经过一段时期的能力积累,由模仿创新最终过渡到自主创新阶段。在实施这一创新战略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有效避免重复引进,不断增强研发实力,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加自主创新的比重,最终过渡到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
(四)国内电视媒体当前创新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推出以地方性、全国性市场为目标的创新
按区域性指标来划分,节目市场创新可分为地方性、全国性和世界性三个层次,其中,创新难度最大的是世界性产品,它要求面向全球推出首创电视节目,以跨国传媒集团为创新竞争对手。
近年来,中国电视产业经历了飞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非凡业绩。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们在电视技术、硬件等方面正在逐渐缩小与它们的距离,但在节目内容、样式及创意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国内电视媒体当前创新工作的主要任务不是推出以跨国传媒集团为创新竞争对手的世界性产品,而是进行以地方性、全国性市场为目标的创新。
当前,许多学者把中国电视面向全国市场的创新置于国际化市场空间进行考量,认为中国媒体推出的节目,多数克隆于海外节目,缺乏创新能力,这其实是批评者理论考量假设空间指向和传媒创新的现实空间指向的错位。在国内许多电视媒体还在蹒跚学步的阶段,连本地市场都占领不了的时候,大谈世界性创新,只会造成误导。
有关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电视节目创新研究的文章
(一)拓宽媒体的宣传渠道现在这个社会就是网络时代,电视节目如果想获得最大化的增值,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并与其他媒体相结合加强市场宣传。文化类电视节目本身特有的文艺特质是其“卖点”,社会宣传是把这些“卖点”向大众传播的有效办法,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舆论宣传可以使观众方便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节目,这样有利于按预告时间收看,提高收视率。因此,无论是何种节目,主持人的地位都是不言而喻的。......
2023-10-30
率先创新的这种收益被熊彼特称为“先驱者利润”。替代者如果能够在模仿率先创新者的节目模式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找到吸引观众目光的新选题、新定位,它就能超越率先创新者的地位。率先创新由于是创造新节目模式,很难找到达到新节目类型要求的熟练运作的编导、摄像、经营人才。......
2023-10-30
那些优质的、典范性的节目模式,往往是将多种节目形态高度整合在一个节目模式当中,进而产生出各类创意元素。好的节目模式可以通过将各种节目形态的特性高度融合在一起,推动节目形态的创新。安徽卫视联合光线传媒引进 Fremantle Media 公司的节目Don’t Stop Me Now,推出新才艺竞技节目《势不可挡》。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才能真正实现节目的创新,推动整个电视业的持续发展。......
2023-10-30
从以上分析可明显看出,技术领先带动了节目进步,而节目创意又会促进技术进一步革新。电视本身就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两者的良性循环将是今后媒体生产创新的必然趋势。技术最终只能从形式上对电视节目产生影响,而“内容”为王依然是不变的法则。可以说技术引领了创新,但真正的创新还是要回归到节目内容本身,回到制作节目的人身上。在电视节目创新的过程中,仍需继续秉承“内容为王”的宗旨。......
2023-10-30
据统计,第一季《中国达人秀》的总收入超过 2300 万元,平均收视率在 3%以上。而《非诚勿扰》2010 年 6 月 6 日的收视率则高达 4.53%,刷新了之前所有卫视节目的收视纪录。我们可从中得到启示: 加大资金投入和组建强大的制作团队,集中精力打造精品节目,是当下电视媒体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一个重要途径。......
2023-10-30
“文化大革命”十年对中国媒体尤其是国家级的媒体影响深远,媒体更像是一个主流意识形态的高级工具,在报道中强调以“以正面报道为主”。针对性不强的对外报道并不能满足国际受众对来自中国信息的真需求,进而使我国媒体失去影响国际受众的机会。因而我们应该明确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传播理念,改“宣传”为“传播”。......
2023-10-30
调整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播出内容,使内容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做更符合群众心意的策划才能让节目获得收视成效。文化节目通过展现良好的传统文化,能够加深人民群众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探寻历史真相的热情。文化节目通过以现代化的展现手法去介绍传统文化,能够使观众更容易接受和产生共鸣。文化类节目展现其内容的表达方式也会有不同角度的切入点。所谓切入点,就是找到最适合表达节目主题的方向。......
2023-10-30
所有信息的传播必须经由媒体传播者把关,他们的素养水平特别是媒介素养水平是直接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传播者的媒介素养关系到节目的制作水准和节目的价值取向,因此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媒体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的储备都趋于完善,“把关”行为也越来越科学;其次,专业修养的加强。......
2023-10-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