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发现教育之美:实现行为文化的返璞归真

发现教育之美:实现行为文化的返璞归真

【摘要】:行为文化是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管理与学习生活中对精神文化的实践与传承。学校行为文化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和坚持,才能达到文化育人之境界。校长必须带领团队践行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培养教职员工的共同行为和思考模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学校的文化就会失去其创造性、继承性。有了这样的文化作为支撑,教育质量、学校声誉、社会评价,一切尽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突破。

行为文化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管理与学习生活中对精神文化的实践与传承。可以说,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的过程和外化,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学校行为文化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和坚持,才能达到文化育人之境界。校长必须带领团队践行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培养教职员工的共同行为和思考模式。

我校一直以校训“幸福由努力和负责中来”为引领,通过“引路子、架梯子、搭台子”促进教师成长,本着“特色培养、扬长避短、典型带动”的原则,打造“和而不同”的教师队伍,允许有特色的优秀教师首先成为名师,也帮助发展不快的教师后来居上,引领教师成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名师,倡导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情融入教育,打造“仁爱、敬业、创新”的教风,引领教师以“仁爱”化人,打造真心、真情、真诚关爱学生的仁爱之风,激励教师内外兼修、品位与品格双赢,工作上尽职、尽责,积极干事创业,生活上健康、快乐,品味美好生活。大家相互欣赏、携手共进,做幸福快乐的教师,培养幸福快乐的学生。现在,我校教师已达成共识:课堂教学不仅是为了学生知识的丰富,更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敞亮;不仅是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还为了今天获得最初的幸福生活。

积极发挥学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学校回归教育核心价值观的举措。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学校的文化就会失去其创造性、继承性。学校文化建设是否有成效,不仅要看它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更要看学生参与建设的程度,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我校成立了30多个学生社团,以“校园四节”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满足学生交流、展示、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各展其能、各得其乐,在体验中完善道德感,丰盈价值观,加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良好道德修养,从而打造“尚德、修文、强身”的学风,确保学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并成为学校中每位学生的自觉行动。(www.chuimin.cn)

总之,幸福快乐教育是直达师生灵魂深处的,因为它面向的是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它或许不够宏大,但通向它的路径一定是可选择的;它或许不够新鲜,但一定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它可以很简单,甚至微小,因为它就是一所学校思维的原点;它可以很丰厚和博大,因为它承载了师生栖息着灵魂的精神家园。

一所学校是靠文化站立的。靠文化站立起来的教育充满力量,力量深入骨髓。它深深地烙印在从学校走出的每个人的成长轨迹及其心中,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在不经意的言行举止中得到流露,成为其生命的底色。有了这样的文化作为支撑,教育质量、学校声誉、社会评价,一切尽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突破。教师、学生可以离开校园,但永远离不去的,是学校精神;永远忘不掉的,是学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