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商人所建会馆既与政府祭祀礼制相吻合,又在政府社会管理中起到补充作用,故政府对商人会馆不仅持许可态度,还给予保护。但云南官方在纂修方志时,把民间兴建的众多会馆祠庙、寺庙列入“祠祀志”中,这则信息足以表明政府对会馆的建立是持许可或默许态度的。(三)准许会馆加入商会清末商会是“商”依照“官”方法律成立的商建官督商人组织。......
2023-10-30
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会馆作为地方民间组织,他们参与的主要是地方私学教育。由于会馆资料保存有限,我们难以断定到底有多少云南的会馆参与了地方教育事务,参与程度如何,以何种方式参与,但仍可以就现有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
清代的私学有书院和义学两类,云南各府、州、县一般都设有书院、义学。书院大多由省或府县官员建立,如云南府五华书院是由总督鄂尔泰改建,办学经费由政府划拨,维持资金则通过置办产业或官员捐银筹集。义学有由官员建立者,有由民间筹办或绅商自办者,也有官员、士民共同筹办者,办学经费主要通过募捐方式筹集,或捐银,或捐米谷,或捐产业,维持经费是通过置产或郡民捐助筹集。客民到云南经商贸易或投资办厂,长久落籍云南,娶妻生子,而子孙的教育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商人以经商起家,但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还是希望其子女读书入仕,获得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但是,家庭经济较好的能负担孩子的教育经费,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则不能承担;又或者地方书院、义学离家太远,不便孩子入学。于是,客民组织便会投资义学,或参与义学捐助,使他们的孩子能够就近入学。
蒙自县《江西五府会馆条规碑》中有这样一则条规:“公项正在支出,而修葺又所当急,每遇会期,勿得烂费,以昭撙节。如有赢余,即便添置公产、义学等事。”[10]虽然碑刻没有记载江西五府会馆置办义学之具体事宜,但是表明了五府会馆计划于资金充裕之时办理义学。另据该碑记载,江西五府会馆首事为举人陈玉相、廩生欧阳湘、生员饶锦芳、郑新元、张正良,他们都是接受过或正在接受各级教育的人,应当非常重视对组织成员的教育,故有会馆置办义学之打算。笔者推测,在举人、首事等人的组织下,会馆当会在结余经费中抽取一些捐助给组织成员就读的义学。(www.chuimin.cn)
蒙自县义学,在倘甸、大屯、新安所、个旧厂均设有义学1所,倘甸、大屯、新安所义学各在鸡街、倘甸客寨有当客公田一分[11],客寨中当有客民子女到这些义学就学,故客民抽公田一分作为义学资助经费。尽管各寨资助义学经费有限,可是也说明了客民人等支持地方教育事务,若客民能够修建会馆,那么以会费支持义学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个旧厂、龙树厂义学是由知县秦仁、厂官詹广增同捐设[12],政府每年拨银赞助学校发展。矿厂义学主要为在厂锅头、炉户、镶头等厂民服务,会馆作为矿厂的厂民组织,自然会支持义学发展。咸同战乱后,蒙自县教育受到影响,书院、义学被毁,光绪年间蒙自士绅筹建道成书院,题请动员个旧厂矿商捐资助学。个旧商人组织召集各商号、炉户等商议,“广云帮商号天祐利、天利号、东恒、泰东、济昌泰、来祥、顺成号、荣顺号、东云祥、义兴隆、中和号、长安号、复春号、益顺号具禀前来,内称‘查有个旧起建西岳庙,系每锡一张,商炉各捐银五钱,以作经费。今西岳庙……足资逐年香火,该款系属赢余,正可挹彼注兹,尚等愿将已面旧捐西岳庙五钱之数划拨道成书院,永作经费’。”[13]个旧从事锡矿贸易之商人、炉户主要为临安、广东人,临安人在个旧建立“云庙”为会馆,该组织实际上掌控着个旧锡矿采冶,兼具同乡组织和行业组织的性质。地方筹建书院,题请政府向厂商筹集资金,会馆组织的在厂广云商人商议,原来抽入云庙之会资不宜挪出,抽给政府的津贴也不能挪出,于是向政府提出以旧抽西岳庙之资注入道成书院,这样既能支持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又能不损害商人利益。虽然道成书院并非厂民以及云南会馆组织自行筹办,但是厂商捐资助学,亦算是对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
有关清代云南会馆研究的文章
由于商人所建会馆既与政府祭祀礼制相吻合,又在政府社会管理中起到补充作用,故政府对商人会馆不仅持许可态度,还给予保护。但云南官方在纂修方志时,把民间兴建的众多会馆祠庙、寺庙列入“祠祀志”中,这则信息足以表明政府对会馆的建立是持许可或默许态度的。(三)准许会馆加入商会清末商会是“商”依照“官”方法律成立的商建官督商人组织。......
2023-10-30
云南的各商业城镇是会馆分布最为密集之地,这些会馆主要由移民中的工商业者倡导建立。不过,由于云南各城镇的会馆在近代以后保存不完善,许多会馆及其资料均在城市化建设中烟消云散,组织成员的商业活动详情亦难觅踪迹。在此,我们仅以会泽县城商业发展为个案,利用会泽商人会馆团体遗留资料,探索清初会馆组织与云南商业重镇会泽县的商业发展情形。......
2023-10-30
随着会馆的建立,云南行政性或军事防御城镇的商业人口增加,商业店铺增多,城市商业日益繁荣。在云南与内地的贸易中,内地商人是云南贸易发展的主要载体,他们以会馆为连接,往返于内地与云南市场之间,调节市场有无,沟通商品流通。按照惯例,商品入市须投行方可销售,在会馆的组织和保护下,贩运商免受牙商的盘剥以及其他商人的排挤,他们将众多内地商品运至云南销售。......
2023-10-30
在分析会馆的社会组织属性时,我们已经阐明会馆的组织成员一再声称,建立祠庙的目的是为了祀神和联谊,会馆是祀奉民间地域神灵或行业先祖的和同乡之间聚会的固定场所,这就是它最显而易见的功能。由于同乡会馆的成员中,有同籍官员和幕僚,所以商人获取的信息还可能来自这些人,而且更具权威性。......
2023-10-30
会馆经济是会馆得以存在、发展的基础,对这些资金、房屋和土地产业的有效管理则是会馆经济得以有序运作的前提。会馆经济的管理者首事、总理等,必为廉洁公正、善于理财之人。由于会馆的常住人员为僧侣,僧侣的日常开支均属会馆开支项目,会馆钱谷交由主持僧管理较为便捷。会馆经济管理者除保管已有契件外,对新接收、接买或转当的土地、房产,还负有与对方签订契约,将契约送交官府备案并获得执照的责任。......
2023-10-30
现今会泽县江西会馆、湖广会馆、江南会馆、贵州会馆遗址内,仍然保存着清代会馆的戏台或看台。会馆戏台是内地旅滇移民岁时聚会娱乐的重要场所,而戏台是专门演出各地方戏曲的舞台。会馆戏台是同乡组织或行业组织娱乐时上演戏曲的地方,兴建戏台也表明会馆是戏曲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平台。随着会馆戏台演戏娱乐活动的兴起以及云南社会经济的开放和发展,会馆戏台打破了地域或行业限制,进一步刺激了云南戏曲文化的发展。......
2023-10-30
在乡人团体的组织下,祠庙不仅有长期维持香火的香资,还于特定日期举行祭祀仪式,并将神灵的功德勒石宣传,从而将故乡民间信仰文化传播至客居地。许真君、萧公信仰是豫章地区的民间信仰。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在关中地区“关公”以忠、义之神为民间百姓所普遍信仰。内地民间信仰传播到云南后,与云南本地的民间信仰发生了融合,成为云南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10-30
[37]3.缴纳会费和罚款缴纳会费、罚款是会馆维持日常开销的经费来源之一。罚款,是指会馆对违规会员的资金罚款。[39]缴纳会费、罚款均为强迫性捐赠资金的方式,特别是抽厘要求会员必须为商人或商号,不过这些方式不失为会馆日常资金的重要来源。笔者发现,少数会馆的土地和经费是由政府官员拨给的。还有资料显示,部分会馆产业是因接收同籍乡人遗产而形成的。......
2023-10-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