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河南导游服务能力:体态语运用技巧

河南导游服务能力:体态语运用技巧

【摘要】:体态语是指口头表达中借助表情、体态动作等手段准确地表情达意的一系列方式,主要有表情语、体式语两类。比如在讲到:焦裕禄不幸逝世的噩耗,使兰考36万人民沉浸在无限悲痛之中。而正当兰考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离开了兰考人民。手势语主要是指手的位置和手部的各种动作,它们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三是腹部以下的下区。

体态语是指口头表达中借助表情、体态动作等手段准确地表情达意的一系列方式,主要有表情语、体式语两类。

一、表情语

表情语主要包括面部表情、目光以及微笑。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们内心情感的外部表现,可以表现出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对考生来说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时要注意以下四点:首先是灵敏。考生面部表情的变化要随着讲解内容的需要迅速表现出来。其次是鲜明。表情的鲜明是与敏感联系在一起的,先有了敏感的表情,进一步才是鲜明的表情。讲解的内容是明快的,就真的眉舒目展;是沉重的,就真的严肃凝重;是快乐的,就真的笑逐颜开;是郁闷的,就真的紧锁眉头;是愤怒的,就真的面色铁青……这样的话才能感动和感召考官。再次是真诚。导游讲解时的面部表情要表现出真情实感,任何虚情假意或者故作的姿态都会引起考官的反感。最后是有分寸。考生在讲解过程中的各种表情都要有分寸。导游员的面部表情要自然、合理、和谐,千万不能夸饰。

总之,考生的脸部整体表情在现场讲解中的影响非常大,必须要随着具体讲解内容的需要或随着考官的反应而变化,与表达同步,要有真情实感。比如在讲到:焦裕禄不幸逝世的噩耗,使兰考36万人民沉浸在无限悲痛之中。人们怎能够忘记,在那大雪封门的日子,是他带着党的温暖走进贫农的家门;在那洪水暴发的日子,是他拄着棍子带病察看水情;在那灾荒压头、无路可走的关口,是他送来了党的温暖,带领群众闯出了一条生路……而正当兰考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离开了兰考人民。随着这段导游词的讲解,考生的脸上就应该流露出严肃凝重的神色,并且面部的这种表情也应该与讲解内容同步。

(二)目光

目光就是眼神,可以说是讲解中最重要的表情语了。各种各样的表情中最能复杂、微妙、细腻、深邃地表达感情的莫过于各种眼神目光了。现场考试中考生与考官进行目光接触时,对考官或环顾或专注或虚视,要根据讲解的需要而加以灵活掌握。首先要讲究目光的分配,然后还要注意与考官的目光的联结。在分配目光时,要尽可能地统摄到两位考官。目光的移动、收束要以不断地与不同的考官进行目光交流为前提。进行这种目光交流时不要总是盯着某一个考官,要合理地进行目光的分配。在与考官进行目光联结时,要得体适度,时间不宜过长。

(三)微笑

要学会微笑和用眼睛说话,用微笑和眼神与考官沟通。微笑是一种无声语言,它有助于强化有声语言沟通思想的功能,从视觉到听觉,全面传递丰富的情感,从而创造出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真诚的微笑是考生良好素质修养和崇高职业道德的表现,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在现场导游考试中,如果能面带微笑地讲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体势语的运用技巧(www.chuimin.cn)

体势语指由手势、身体各躯干的动作以及各种身姿传达出的信息。

(一)手势

在现场讲解时,考生的恰当得体的手势简直就可以成为讲解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强调并帮助考官捕捉相关信息,可以加深考官对讲解内容的理解。手势语主要是指手的位置和手部的各种动作,它们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手势活动的范围主要有三个区域:一是肩部以上的上区。手势在这一区域内多表示信心、希望、喜悦、祝贺、赞美等内容与情感。二是肩部至腹部的中区。手势在这一区域内多表示叙述、说明等内容以及平和、安定等感情。三是腹部以下的下区。手势在这一区域内多表示憎恨、不悦、蔑视、厌弃等消极内容与感情。导游的讲解手势一般分为三种:情感手势、指示手势和象形手势。情感手势是指导游员表现讲解感情的一系列形象化、具体化的手势;指示手势是用来指示具体对象的手势;象形手势是用来模拟物体形状的手势。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在现场导游讲解过程中,各种手势常常有机地融合到一起,综合表现各种复杂的内容与感情。

在现场讲解中,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手势,要由讲解内容来决定。手势语运用的要求是手势要明确、精练、自然、活泼以及个性化。一般情况下要注意五点:一要简洁明了;二要协调合拍;三要富于变化;四要把握分寸;五要避免忌讳。手势的幅度与大小要根据场合的大小与游客的多少来决定,要与伴随的眼神、表情、姿态相互协调,追求和谐的整体效果。

如我们在讲解时经常用到的指示手势的使用:

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我们面前的这座山峰就是云台山的主峰——茱萸峰了。

在现场讲解过程中,这样的指示手势会经常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使用指示手势时,最好是整个手掌平展,手心朝上或朝向侧面伸出去,不要只伸出一根食指。

(二)身体各躯干动作

身体各躯干的动作包括头部、颈部、肩部、胸部、背部、腹部、腰部、下肢等各部位的动作。身体各躯干的动作要讲究端庄潇洒、动静相济、灵活得体。考生在现场讲解时,头部要端正,这样会显得自然亲切、诚恳得体。一般来说头部上扬表示兴奋与自信,头部下垂表示消极、忧郁、苦恼或者精力不济。躯干要挺直,收腹挺胸,双肩持平,这样会显得端庄伟岸、生气勃勃。双脚站稳,多呈“丁”字形,重心在前,这样会显得振奋而稳定、舒适而自然,切忌双脚距离过大或者频繁移动重心或者随意晃动。在进行现场讲解时,要有意识地控制并积极调整自己的躯干动作,做到端庄稳健、舒展自如。

总之,在现场讲解过程中巧妙地调遣体态语,不仅能够使导游讲解更加通俗、直观、传神,而且可以弥补言语表达的不足,增加考生自身的吸引力以及与考官的沟通力度,从而收到不错的讲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