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周易艮卦第五十二:止与行的辩证关系

周易艮卦第五十二:止与行的辩证关系

【摘要】:《艮卦》在当时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艮作止义,止与行构成一对矛盾,《艮卦》辩证地分析了止与行的关系,知止方行,行而当止。乾坤交变十二卦循环升降图《彖》曰:艮,止也。艮为山,山为止,即止而又止,艮又有注视的意思,即多加注意,所以卦名曰艮。故敦艮犹言注意身体的全部。

【易德精要】

《艮卦》,同卦相叠,艮为山,山为止,即本卦为止而又止;艮又是注视,即加强注意。卦辞说只顾其背,不顾全身,也就是只顾局部不顾整体,是没用的。讨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艮卦》在当时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艮作止义,止与行构成一对矛盾,《艮卦》辩证地分析了止与行的关系,知止方行,行而当止。

【原文】

(艮)[1]:艮其背[2]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译文】

《艮卦》:只注意他的背,却不保护身体的其他部位,在他的庭院中也没找到他。没有灾祸。

乾坤交变十二卦循环升降图

【原文】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3],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4]。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译文】

《彖传》说:《艮卦》,就是静止。该止则止,应行就行,要适时行止,切莫错失良机,把握这一原则,前景就会光明。只注意他的背,待在家里,因为腹背受敌,无法协调,连自身也无法保全。所以朝中看不到他,在他家院子里也找不到他。其人明哲保身,应不会有凶险。

【原文】

《象》曰:兼[5]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译文】

《象传》说:《艮卦》的卦象是艮(山)下艮(山)上,为两山重叠之象,故称为《艮卦》。君子观此卦象,应以此为戒,切合实际,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原文】

初六:艮其趾[6],无咎,利永贞。《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译文】

初六:注意脚趾,歇歇脚,不轻举妄动,这样就不会有灾祸,卜问长期的事有利。

《象传》说:歇歇脚,不轻举妄动,不失正道。

【原文】

六二:艮其腓[7],不拯其随[8],其心不快。《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9]

坎离交变十二卦循环升降图

【译文】

六二:注意腿肚子,站立不前,腿肚子负了伤,心里肯定不痛快。

《象传》说:站立不前,腿肚子负了伤,是说其人固执己见,不肯听取别人的意见,没有及时收手。

【原文】

九三:艮其限[10],列其夤[11],厉,熏心。

《象》曰:艮其限,危熏心也。

【译文】

九三:注意腰,卸下担子,缓解腰部压力,但已拉伤脊背,危险就像火一样烧灼他的心。

《象传》说:卸下担子,缓解腰部压力,说明注意力不全面,那么危险就像火一样烧灼他的心。(www.chuimin.cn)

【原文】

六四:艮其身,无咎。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

【译文】

六四:注意身体,为保全自己而隐退,可免灾。

《象传》说:为保全自己而退隐,是说其人注意力全放在自己身上。

【原文】

六五:艮其辅[12],言有序,悔亡。《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译文】

六五:注意面颊,沉默寡言,说话很有条理,自然没有悔恨。

《象传》说:沉默寡言,说明六五爻居于上卦中位,就像人守中正之道。

【原文】

上九:敦艮,吉[13]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译文】

上九: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吉祥。

《象传》说: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之所以吉祥,是因为上九之爻为一卦之终爻,就像人生性忠厚,必得善终。

【注释】

[1] 艮:卦名。承下句“艮”字省,今补。本卦为同卦相叠(艮下艮上)。艮为山,山为止,即止而又止,艮又有注视的意思,即多加注意,所以卦名曰艮。

[2] 艮其背:把注意力放在背部。

[3] 艮其止:高亨《周易大传今注》:“朱熹、俞樾、朱骏声说:‘艮其止’当作‘艮其背’。盖‘背’古字作‘北’,因形近误为‘止’,或‘背’字笔画损缺成‘北’,因形近误为‘止’也。”卦辞背字,汉帛书《周易》作‘北’,可证古本作‘北’。

[4] 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本卦三同位爻,都是阴与阴对应,阳与阳对应,所以说上下敌应,比喻人处于敌对环境之中,无有相助者(初六与六四为两阴爻,六二与六五为两阴爻,九三与上九为两阳爻,都是同位之爻象相对立)。与,助也。

[5] 兼:重。

[6] 艮其趾:注意脚趾,注意呵护脚趾,有防微杜渐的意思,所以是有利的。

[7] 腓:腿肚子。

[8] 随:借为陏,垂肉。

[9] 未退听:《周易集解》作“未违听”,是。医生认为小腿不长肌肉是消瘦,故听后心里不舒服。

[10] 限:《释文》:“马云:限,要(腰)也。郑、荀、虞同。”

[11] 列:《周易集解》本作“裂”,分裂,即分散。夤:《释文》:“马云:夹脊肉也。”夹脊肉即胁部肌肉。

[12] 辅:面颊。

[13] 敦艮:《周易大传今注》:“敦,犹多也。‘敦艮’者,谓上多所顾及,不致顾此失彼,顾前忘后,可无败事,是吉也。”故敦艮犹言注意身体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