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实践表明,相关领域应用过程中所需解决的首个挑战是如何根据不同的应用对象与业务需求创建对应的数字孪生模型。目前通用的数字孪生参考模型与创建方法的指导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数字孪生在相关领域的落地应用。......
2025-09-30
当把数字孪生视为现实世界实体或系统的数字化表现时,更注重架构引领、模型驱动、数据驱动、虚实融合要求。为此,从过程演化角度建立了数字孪生的“定义、展现、交互、服务、进化”五维度能力模型(如图3-3所示)。其中,数据是整个能力模型的基础,五大能力围绕数据来发挥作用和效能。
3.3.1 定义:软件的方式定义客体
定义是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将物理客体及其构成在数字空间实现客体属性、方法、行为等特性的数字化建模。构建程度可以是微观原子级,也可以是宏观几何级。数字孪生作为现实世界实体或系统的数字化表现,因为人类社会尚有未发现的真理、未发明的技术、未掌握的知识技能,故对物理客体的认识本身始终是逐渐逼近真相的过程,所以数字孪生的构建能力是模型驱动的基础,是推动对客体认识的不断深入、不断定义的过程。
3.3.2 展现:多维度的客体可视化
展现能力指利用文字、图形、图像以及特定展现格式呈现物理客体的组成及特性。数字孪生的展现能力要求对数字空间中定义的客体的静态和动态内容进行展示。静态内容包括客体属性、方法、行为相关数据及其关联,动态内容是根据客体可视化需要动态、快速、准确地展示实时或准实时的可变信息,最终实现高逼真、高精度、高动态的信息展现,为科学认知物理客体提供手段。
3.3.3 交互:与物理客体的紧密融合(https://www.chuimin.cn)
交互能力是数字孪生有别于传统信息化系统和数字应用的关键特性。数字孪生通过多种传感设备或终端实现与物理世界的动态交互,因为有了动态交互能力才能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连接为整体,从而使得数字孪生可以实时、准确地获取物理客体的信息。数字孪生依据定义模型和客体信息进行实时计算与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物理客体,为物理客体的执行提供信息参考,或为相应人员提供决策支持,从而更准确、及时、客观地把握客体状态并进一步增强与物理客体的耦合时效。
3.3.4 服务:为物理客体增值赋能
服务能力是数字孪生对物理客体赋能的体现,在传统物理客体基础上,因为具有了数字孪生的支持,可以具备传统客体不具备的新的特性和能力,从而使物理客体自身伴随数字孪生发生实质性变化。数字孪生利用先进的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获得超出现有认知的新信息,为人类认知客体提供更直观翔实的佐证和依据,为人类再设计再优化客体提供支持,推动物理实体的改进和提升。同时,物理客体通过配备内置传感、物联及控制器件,实现对数字孪生中计算、分析的结果传递和信息的接收,使客体在数字感知、反馈、分析、自主决策水平方面得以提升。
3.3.5 进化:基于数据的迭代优化
进化能力指可以随着物理客体的发展存亡,在广度和深度维度实现对物理客体详尽描述和记录。广度上的进化指可全面记录物理客体全生命周期内的状态、行为、过程等静态或动态信息,具备无限量信息接纳能力;深度上的进化指可随时复现物理客体任一时刻的状态,并可根据认知机理和规则推演或仿真未来时刻的“假设”场景,并预判其状态。另外,数字孪生具备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可以对自身的各种能力实现迭代和优化。
相关文章
研究与实践表明,相关领域应用过程中所需解决的首个挑战是如何根据不同的应用对象与业务需求创建对应的数字孪生模型。目前通用的数字孪生参考模型与创建方法的指导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数字孪生在相关领域的落地应用。......
2025-09-30
数字孪生的构建和仿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关键技术与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高保真度的物理建模完成后,以物理实体的实时运行测量数据、历史数据、关键技术状态参数数据为观测量,以动态贝叶斯网络、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概率统计算法为工具,开展物理实体设计、制造、运行服务等阶段不确定性预测,提供高置信度的产品故障诊断与预测、剩余健康寿命预测等信息。......
2025-09-30
工业物联网创建机器即服务的第一步,是生成机器或流程的虚拟表示,也称为数字孪生。工业物联网是支撑智能制造的一套智能技术体系,但要实现机器即服务离不开良性的商业生态和市场环境,特别是要看清工业物联网的三个误区:第一,工业物联网实施的智能制造,不是简单把自动化做好,也不是纯粹的机器换人,任何设备都要进行智能连接、智能对话、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复,才能实现个性化和柔性化的智能化生产。......
2025-09-29
数字孪生技术贯穿了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它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所谓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就是指从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开始,到产品淘汰报废的全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以产品为主线,并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引入不同的要素,形成了不同阶段的表现形态。......
2025-09-30
在鹰潭市,华为布局了110万个传感器,覆盖地面、地下、天空和水体,构筑城区80平方公里的矢量数据,打造了一个城市的信息系统、数据模型和数字孪生的大脑。作为数字孪生城市的推崇者,华为侧重于打造智慧城市的生态圈,并且提出了业界著名的“1+1+N”的解决方案。业内普遍认为,从顶层规划出发的数字孪生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是突破智慧城市瓶颈的关键方法。......
2025-09-29
简单来说,数字孪生就是通过数字映射,在网络空间构建一个与物理世界相匹配的三维数字模型,就像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双胞胎。法国达索系统公司和雷恩市共同开发一个名为“雷恩3D城市”的可视化数字孪生空间,记录了雷恩市静态和动态的城市数据。雷恩市本体和孪生体的映射不是完全独立的,雷恩3D城市可以连接各个公共部门的管理系统,能够收集地理、空间、人口和气候等实时数据。......
2025-09-29
互联网、通信、安防、AR和大数据等厂家,相继推出自己的数字孪生城市方案,这其中就存在明显的仿数分歧。所谓仿数分歧,指的是数字孪生城市厂家在“仿真”和“数据”上的分歧。但他们更倾向于数据逻辑,认为真正的数字孪生城市是通过计算机视觉与数据中台等技术,采集分析城市数据,在互联网空间塑造一个数字层面的城市。事实上,仿真派和数据派并非真正的对立关系,企业也是从自己的原生核心业务出发。......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