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兹遂凄凛,又作徂年悲。这里的“熠耀”,非常明确是指在夜空中闪烁求偶的萤火虫。可见,受《诗经》影响,在很多古代诗人看来,“熠燿夜飞”已经成为一种代表荒寂的意象。古人认为“季夏之月……腐草为萤”,即萤火虫是由腐草变化而生的。如唐朝杜甫《萤火》诗云: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南宋释文珦亦有《萤火》诗云:尔质非天赋,唯从腐草生。以上两首同题诗,实际上都是在借萤火虫“从腐草生”而喻其出身卑微。......
2023-10-30
次日晚,小顾又带着我夜探版纳植物园中的绿石林景区。刚进入景区栈道,小顾就说:“看,一条飞蜥!”手电一照,果然见到一条长十几厘米的绿色蜥蜴,它正沿着大树的主干从上往下慢慢走。起初,我觉得它与平常的蜥蜴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后来,估计是因为受到了我们的闪光灯的惊扰,它跳到了地面,这时我看到,它的腹部仿佛一下子变宽了。原来,这变宽的部分,正是其翼膜的一部分。
大壁虎
飞蜥是一种形态较为奇特的蜥蜴,体侧具有多对由延长的肋骨支持的翼膜。飞蜥常在树上活动,比较少下到地面。在树上爬行觅食昆虫时,翼膜像扇子一样折向体侧,而在林间从高处往低处滑翔时,其翼膜就会向外展开,以增加空气的浮力。它在滑翔时可改变方向,但不能由低处飞向高处。
继续前行,忽然见到一只大壁虎。当时它正在栈道边缘活动,当手电光照过去的时候,它就机灵地躲到了林中栈道下。我们钻入栈道下,只见这只大壁虎身体粗大,比成人的手掌还长得多。仔细看它的头部,灰绿的底纹上面遍布橙黄的斑点,瞳孔跟一些蛇类一样是竖的,虹膜遍布细纹,看上去就像是外星生物。
后来才看清楚,这只大壁虎刚蜕过皮,身上还残留着老的皮,因此身体还比较娇弱,行动不是特别灵活,由此才给了我们近距离拍摄的机会。大壁虎俗称“蛤蚧”,由于是著名药用动物之一,长期以来被大量捕捉,野生资源急剧减少,目前已成为濒危物种。
飞蜥
随后,在一棵大树的树干上,见到了一只正在捕食的凶猛的大蜘蛛,可惜我叫不出它的名字。它从头至尾长约5厘米,但如果横向测量其两侧的足伸展后的总宽度的话,显然会超过10厘米。而且,它的几对足都长满了毛,甚至还有几个尖刺,看上去令人不寒而栗。这样的大蜘蛛我们在前一个晚上刚见到过,当时它逮住了一只泽陆蛙,正在享用美餐。而眼前这只,则逮住了一只蟑螂,也在大快朵颐之中。跟普通结网捕食的蜘蛛不同,这种蜘蛛看样子是在自由移动中主动出击去捕猎的。
蜘蛛捕蟑螂
一只蜘蛛在捕食泽陆蛙
延·伸·阅·读
何谓“博物旅行”(www.chuimin.cn)
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种,而最近几年,博物旅行在国内正悄悄地流行开来。
大家都知道,博物学在中西方都有很久远的历史。孔子云:读《诗经》,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里的很多歌谣都来自民间,那些“草根诗人”对身边的动植物的描述与吟唱,本身就是很好的博物观察内容。因此,后世之人学习《诗经》,可以从中学到不少有关动植物的知识。
19世纪,西方的博物学发展最为光彩夺目。无数博物学家来到世界各地进行探险,采集、描述了大量动植物标本,撰写了大量著作。
到了当代,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博物学逐渐衰落。
但是,急剧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也催生了更多人对回归乡土、亲近自然的渴望,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在业余时间离开钢筋水泥的都市森林,去乡野之间享受蓝天,欣赏野花,听听鸟鸣与蛙声。
目前,在中国,博物旅行这一理念在大众眼里还是一种相当新锐的提法。好在,近年来,喜欢自然摄影的人士在国内越来越多,大自然平素不为人知的美丽通过摄影师的镜头得到了更好的展现。这些影像资料通过网络、书籍、展览、讲座等各种形式,直观地呈现给公众,产生了不小的震撼力,同时也鼓励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去深入地了解大自然。
无论是观鸟、赏野花、认识昆虫,还是夜探自然等,都是博物旅行的方式。通过这些方式,旅行者的面前仿佛打开了新的观察世界的窗户,大自然的呈现乃显得如此多样与别致,而旅行者的心灵也常常由此得到感动与净化,很多世俗的烦恼在不知不觉间烟消云散。
可见,博物旅行是一种结合了知性与“野性”的旅行方式,它让人们在跋山涉水的同时,从博物学的角度、以孩子般的眼光和心性认识大自然,并从中获得发现和体验的乐趣。
最近十余年来,我酷爱自然摄影,业余时间主要致力于浙江本地的野生鸟类、两栖爬行动物、野花、野果、昆虫等方面的拍摄。同时,我常带孩子到野外进行亲子博物旅行,尽量让孩子在自然中成长。
有关夜遇记的文章
及兹遂凄凛,又作徂年悲。这里的“熠耀”,非常明确是指在夜空中闪烁求偶的萤火虫。可见,受《诗经》影响,在很多古代诗人看来,“熠燿夜飞”已经成为一种代表荒寂的意象。古人认为“季夏之月……腐草为萤”,即萤火虫是由腐草变化而生的。如唐朝杜甫《萤火》诗云: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南宋释文珦亦有《萤火》诗云:尔质非天赋,唯从腐草生。以上两首同题诗,实际上都是在借萤火虫“从腐草生”而喻其出身卑微。......
2023-10-30
它们白天要么匍匐在石缝或洞穴内,要么隐蔽在灌丛、芦苇、美人蕉以及高秆作物上;夜晚比较活跃,出来捕食金龟子、蝽、象鼻虫等昆虫。可顺着李超的手指定睛一看,真的见到一只雨蛙正趴在路边灌木丛的叶子上,而且就在我身边!隐身在树叶背后的中国雨蛙第一次见到雨蛙的真身,我的心跳微微有点加速。显然我们的吵闹声以及闪光灯的频闪让它很不安,只见它慢悠悠往里面爬,一转眼就隐身于绿叶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023-10-30
“锤锤”说,在余姚地区的四明山中,他曾见过大树蛙。记得第一次去找大树蛙,是2013年9月初去杭州夜探。朋友说,尽管早已过了大树蛙的繁殖季节,但还是有希望见到。转眼到了2018年春天,我还是没有见到过别人已经拍得不要再拍的大树蛙。接下来,5月的周末都没空,于是原本计划2018年一定要拍到大树蛙的心愿又落空了。......
2023-10-30
由于发明了“手电反向照射驱散黑暗”大法,我常去那条红色古道旁的溪流夜拍,胆子也越来越大。李超摄那天晚上近10点,我沿着陡峭的古道拾阶而上,环视寻找蛙、蛇、昆虫之类。原来,这家伙是把车停在古道起点处的盘山公路旁的空地上,然后突发“雅兴”,想夜走古道玩玩。由于古道很陡,仰角很大,再加上我是蹲着打着手电在拍照,估计“漏”到身后的光并不多。......
2023-10-30
后来,我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拿出一支备用的高亮手电,将其打开后反向放在身后的一块石头上。这个“它”,就是未知之境,就是一种完全不确定性,我们因为自己无法探知这种不确定性而充满无力感,心中的恐怖由此而生。当我采用手电反向照射(驱散)身后的黑暗时,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似乎在瞬间坍缩了,变成一个明显可见的日常世界,于是恐怖感也大为减轻了。......
2023-10-30
原来,他们怕这些蛇伤害员工与客人,于是一看到附近路面上有蛇,就用棍子打死了。还有一种在国内广泛分布的常见蛇类,因为也是全身碧绿,常被误认为是竹叶青而被打死。翠青蛇的习性跟昼伏夜出的竹叶青相反,主要于白天活动,爱捕食蚯蚓与昆虫,晚上则在树枝上睡觉。尽管为小青——不管是毒蛇竹叶青还是无毒的翠青蛇——说了那么多客观公正的“好话”,我也不指望能说服大家都去爱这类动物,但至少,希望我们都能与蛇彼此相安。......
2023-10-30
我是宁波最常见的“臭蛙”,其实正常情况下并不臭哦。天目臭蛙后来,夜探的经历丰富了,方知“花臭蛙”在宁波山中溪流附近处处有之,它们白天不常见,一到傍晚,就开始从隐蔽处出来,蹲在溪边的石头上或树上准备觅食。可是,看来看去,实在无法把天目臭蛙与宁波的“花臭蛙”相区分,我觉得它们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后来请教了专家才知道,宁波地区的所谓“花臭蛙”,其实也都是天目臭蛙!......
2023-10-30
在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之前,先花点笔墨,聊聊我童年时捕蝉的趣事。“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首题为《所见》的小诗,为清代诗人袁枚所作,非常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捕蝉时既快乐又紧张的心情。正在鸣唱的蒙古寒蝉暑假开始后,对小时候的我来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捕蝉。雄蝉的腹部有鼓膜发音器,可以通过收缩运动发声。......
2023-10-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