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腿水树蛙数量很多,它们体形小,保护色很好。轻巧的背条跳树蛙爱待在宽阔的植物叶面上,我让女儿继续当灯光助理,手持离机闪光灯为我的拍摄补光。最漂亮的当然是黑蹼树蛙。这是一种被列入“全球性易危物种”的体形较大的蛙类,雌蛙体长可接近10厘米,雄蛙略小,一般体长为7厘米左右。这让我大吃一惊,心想: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闪鳞蛇?专家确认,这确实是闪鳞蛇。......
2023-10-30
近几年,我经常到野外夜拍蛙、蛇等两栖爬行动物,路上常会碰到刺猬,有时是在溪流边,有时是在高山上。有一年夏天,我和朋友多次去横街镇的四明山区夜拍,在海拔500多米的高山竹林中,居然每次都会碰到刺猬。
我戴着头灯,拿着手电,趴下身来,观察一两米外的刺猬。刺猬是有尾巴的,但很短,在野外几乎看不到。它的脚也很短,行走时几乎看不清。刺猬的眼睛细小如豆,给人以鼠目寸光的感觉,不过它的鼻子倒是挺长,而且尖尖的——从这一特征可以知道,刺猬嗅觉灵敏。因此,如果光看脸部的话,你会觉得它像一只鬼鬼祟祟的老鼠。
只要轻轻一碰,这家伙立即缩作一团,变成一个土黄色的刺儿球。细看的话,会发现刺猬的棘刺有两种颜色:少数为白色,多数为棕色。其棘刺主要分布在头顶、背部、体侧与尾部,腹部与脸部没有刺。人只要走开几分钟,刺猬觉得没危险了,便会慢慢舒展身体,探出头来,继续行走觅食。
俗话说:“狗逮耗子,多管闲事。”我没见过狗抓老鼠,但亲眼看过狗啃刺猬。我的朋友老蔡,家住鄞州东吴镇的山脚。有一个夏夜,我去拜访他时,老远看到,一只黄狗在其家门口追逐一个圆圆的东西。走近了才看清,竟然是狗在抓刺猬。老蔡说,他家附近刺猬很多,狗一到晚上就兴奋,在附近菜地里到处找刺猬。
当晚,这狗又抓到一只刺猬。尽管可怜的刺猬缩紧身子全力防卫,但黄狗依旧不依不饶,先是用前爪翻动刺猬,试图让它肚皮朝天,最后干脆直接咬。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老蔡跟我说,这只狗很淘气,你看,它脸上有伤疤,就是抓刺猬弄伤的,但还是乐此不疲。狗其实不会吃刺猬,只是拿这刺儿球当皮球玩。(www.chuimin.cn)
有一次夜拍,我注意到一只刺猬的尾部的刺上插着一只白色的小蘑菇。当时,我就想到了在童话书里看到过的描述,说刺猬爱吃瓜果,它会利用满身的棘刺,将五颜六色的番茄、苹果、黄瓜等背回家。小时候,我对此深信不疑。后来才知道,这些描述毫无根据,完全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虚构。
狗逮刺猬,多管闲事
《中国兽类野外手册》上说,东北刺猬“挖食地栖的无脊椎动物,尤其是苍蝇的幼虫”。刺猬食性很杂,主要以各种昆虫和软体动物为食,有时也捕食蛙类、蜥蜴等,饿极了的时候,甚至会跟蛇干一架。不过,瓜果等食品,极少出现在它的食谱上。它的刺,只是用来自卫的,并不会被用来收集和运输水果。
有关夜遇记的文章
锯腿水树蛙数量很多,它们体形小,保护色很好。轻巧的背条跳树蛙爱待在宽阔的植物叶面上,我让女儿继续当灯光助理,手持离机闪光灯为我的拍摄补光。最漂亮的当然是黑蹼树蛙。这是一种被列入“全球性易危物种”的体形较大的蛙类,雌蛙体长可接近10厘米,雄蛙略小,一般体长为7厘米左右。这让我大吃一惊,心想: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闪鳞蛇?专家确认,这确实是闪鳞蛇。......
2023-10-30
它们白天要么匍匐在石缝或洞穴内,要么隐蔽在灌丛、芦苇、美人蕉以及高秆作物上;夜晚比较活跃,出来捕食金龟子、蝽、象鼻虫等昆虫。可顺着李超的手指定睛一看,真的见到一只雨蛙正趴在路边灌木丛的叶子上,而且就在我身边!隐身在树叶背后的中国雨蛙第一次见到雨蛙的真身,我的心跳微微有点加速。显然我们的吵闹声以及闪光灯的频闪让它很不安,只见它慢悠悠往里面爬,一转眼就隐身于绿叶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023-10-30
原来,他们怕这些蛇伤害员工与客人,于是一看到附近路面上有蛇,就用棍子打死了。还有一种在国内广泛分布的常见蛇类,因为也是全身碧绿,常被误认为是竹叶青而被打死。翠青蛇的习性跟昼伏夜出的竹叶青相反,主要于白天活动,爱捕食蚯蚓与昆虫,晚上则在树枝上睡觉。尽管为小青——不管是毒蛇竹叶青还是无毒的翠青蛇——说了那么多客观公正的“好话”,我也不指望能说服大家都去爱这类动物,但至少,希望我们都能与蛇彼此相安。......
2023-10-30
“锤锤”说,在余姚地区的四明山中,他曾见过大树蛙。记得第一次去找大树蛙,是2013年9月初去杭州夜探。朋友说,尽管早已过了大树蛙的繁殖季节,但还是有希望见到。转眼到了2018年春天,我还是没有见到过别人已经拍得不要再拍的大树蛙。接下来,5月的周末都没空,于是原本计划2018年一定要拍到大树蛙的心愿又落空了。......
2023-10-30
我是宁波最常见的“臭蛙”,其实正常情况下并不臭哦。天目臭蛙后来,夜探的经历丰富了,方知“花臭蛙”在宁波山中溪流附近处处有之,它们白天不常见,一到傍晚,就开始从隐蔽处出来,蹲在溪边的石头上或树上准备觅食。可是,看来看去,实在无法把天目臭蛙与宁波的“花臭蛙”相区分,我觉得它们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后来请教了专家才知道,宁波地区的所谓“花臭蛙”,其实也都是天目臭蛙!......
2023-10-30
由于发明了“手电反向照射驱散黑暗”大法,我常去那条红色古道旁的溪流夜拍,胆子也越来越大。李超摄那天晚上近10点,我沿着陡峭的古道拾阶而上,环视寻找蛙、蛇、昆虫之类。原来,这家伙是把车停在古道起点处的盘山公路旁的空地上,然后突发“雅兴”,想夜走古道玩玩。由于古道很陡,仰角很大,再加上我是蹲着打着手电在拍照,估计“漏”到身后的光并不多。......
2023-10-30
后来,好多人要求我们组织一次“夜探萤火虫”的活动。看萤火虫的当晚,大家在水库边的一块空地上集合。2016年7月,出发寻找萤火虫就这样,这支古里古怪的队伍走入茫茫夜色,沿着水库边的田野一路前行。有一只萤火虫,居然在小朋友的手边绕着飞了好一会儿才离开。2016年7月,单次成像记录的萤火虫飞行轨迹我提议:“和萤火虫合个影,如何?”看完萤火虫,我们离开竹林,来到开阔地。......
2023-10-30
我第一感觉像是棘胸蛙,但又不是特别像,可偏偏说不出哪里不对劲,总之,怪怪的感觉。接下来一切顺利,只是,回到家的时候,已是凌晨3点左右了。航航在飞驰的车里睡着了。虽然累,但我的心里却感到很安慰,不仅是因为拍到了弹琴蛙,更是因为我知道,孩子能有这样的经历,很好。顺便说一句,后来,航航手绘宁波的蛙类,画的弹琴蛙,就是那晚我们一起找到的那只在鸣叫的雄蛙。......
2023-10-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