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宁波最常见的“臭蛙”,其实正常情况下并不臭哦。天目臭蛙后来,夜探的经历丰富了,方知“花臭蛙”在宁波山中溪流附近处处有之,它们白天不常见,一到傍晚,就开始从隐蔽处出来,蹲在溪边的石头上或树上准备觅食。可是,看来看去,实在无法把天目臭蛙与宁波的“花臭蛙”相区分,我觉得它们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后来请教了专家才知道,宁波地区的所谓“花臭蛙”,其实也都是天目臭蛙!......
2023-10-30
说起原矛头蝮,有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我的好朋友老林。说来也巧,我前两次拍到原矛头蝮,都是跟老林在一起。老林原本一直拍鸟,后来受我影响,也开始夜拍。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时间观念不强,他曾自嘲说是“中国的迟到大王”。2013年8月的一天,他约我去四明山中夜拍,但又说有点事,估计到我所住的小区要晚上8点左右了,我答应了。谁知我左等右等,等这家伙从北仑赶到我家时,已经是晚上10点了。本来我都想不去夜拍了,但看他这么远赶来,又觉得于心不忍,因此还是出发了,只不过不去较远的地方溯溪夜拍,而是去车程只有半个多小时的横街镇的四明山随便看看。
我们到了位于半山腰的惠民村,把车在村外停好就收拾器材上山。谁知,刚沿着山路走了不到百米,我就看到一条深棕色的蛇在路边游走。仔细一看,顿时大喜,原来是原矛头蝮啊!我以前还没在野外见过这种蛇呢!我赶紧喊落在后面的老林过来,笑着说:“看来您老‘傻人有傻福’,我们刚下车就发现一条以前没见过的毒蛇!”老林嘻嘻一笑。
这条原矛头蝮刚吃了一只小老鼠,所以肚子鼓鼓的
我们马上在蛇的旁边放置无线遥控的闪光灯,着手拍摄。到底是条毒蛇,尽管我们在一旁忙乎,灯光照得雪亮,它依旧淡定从容,慢吞吞地行动着,并不飞速逃离,有时,甚至还把尾巴盘绕在我的离机闪光灯的支架上半天不动,简直让我们哭笑不得。但考虑到这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毒蛇,我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在一旁看着,等它离开。
一段时间后,老林又约我夜拍,也说会晚点到。这回我不在家里等他了,而是直接一个人先去龙观的四明山溪流中拍照。反正这地方我以前带他来过,让他过来与我会合就好了。那条溪流中,蛙和蛇都很多,尤其是竹叶青蛇,几乎每次去都可以碰到。那次,我在溪中拍到晚上10点半左右,这位“中国的迟到大王”才终于到了。我又好气又好笑,跟他说:“明天一早我有事,不能拍太晚,待会儿我先撤了啊!”
半个多小时后,我就上岸了。正收拾器材准备开车回家,忽听溪流中传来“嗷!嗷!”的近乎凄厉的惨叫声,这是老林在呼喊!我大吃一惊,心想完了,这家伙要么是被蛇咬了,要么是滑倒摔伤了!(www.chuimin.cn)
“老林,老林,你怎么啦?!”我也大声喊。
“蛇!蛇!……”黑暗的溪流中再次传来惊惶急促的声音。
我急了,以最快速度再次换上高帮雨靴,立即下溪。过去一看,只见老林蹲在溪边的石头上,正手持相机对准前方在拍什么。我心一宽,说:“你没被蛇咬吧?”他说:“没有。”“那你杀猪般的叫什么叫呀,把我吓死啦!”“蛇,蛇,你自己看!”他用手指点了点前方。我顺着一看,呦,近两米外,一条原矛头蝮盘在草丛中,头朝着我们一耸一耸的,同时嘴里发出“呼、呼”的威胁声,倒跟眼镜蛇类似。显然,它也很紧张。
我笑死了,跟老林说:“你怕啥呀,我们跟蛇之间还隔着急流呢,它怎么可能咬到你?”于是,我们沿着溪边乱石往上游走,也真巧了,没走几米,居然又见到一条原矛头蝮!它也是在溪流的对岸,而且这段溪流由于骤然收窄,因此水流特别急。只见这条蛇头下尾上,蜿蜒游走在急流边的一块平整如削的大石头上,它不时地接近哗哗流淌的水面,似乎在寻找什么。
原矛头蝮
有关夜遇记的文章
我是宁波最常见的“臭蛙”,其实正常情况下并不臭哦。天目臭蛙后来,夜探的经历丰富了,方知“花臭蛙”在宁波山中溪流附近处处有之,它们白天不常见,一到傍晚,就开始从隐蔽处出来,蹲在溪边的石头上或树上准备觅食。可是,看来看去,实在无法把天目臭蛙与宁波的“花臭蛙”相区分,我觉得它们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后来请教了专家才知道,宁波地区的所谓“花臭蛙”,其实也都是天目臭蛙!......
2023-10-30
我明白下面将要叙述的所谓“灵异体验”其实也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它”是无形的,但我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的状态,甚至感觉到“它”是在好奇地观察着我,就像一个隐身的又有点淘气的小精灵。就在此时,我又忽然感觉到,“它”已在一瞬间离我而去。事后,我曾跟别人多次描述过这次所谓的“灵异体验”,听者往往睁大了眼睛,但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2023-10-30
被抓住的王锦蛇最后,我还想讲一个童年时听到的关于蛇的近乎神话的传说。老一辈人告诫我们孩子:有一种蛇,叫“王母蛇”,它的头顶上有一个“王”字,在野外看见是绝对不能打的,因为一旦将这种蛇打死了,这附近的所有的蛇都会知道,然后过来包围这打蛇的人的家。这个说法让幼年的我毛骨悚然——尽管不太相信,但我知道,要是真在野外见到“王母蛇”,我是绝对不敢去打它的。......
2023-10-30
它们白天要么匍匐在石缝或洞穴内,要么隐蔽在灌丛、芦苇、美人蕉以及高秆作物上;夜晚比较活跃,出来捕食金龟子、蝽、象鼻虫等昆虫。可顺着李超的手指定睛一看,真的见到一只雨蛙正趴在路边灌木丛的叶子上,而且就在我身边!隐身在树叶背后的中国雨蛙第一次见到雨蛙的真身,我的心跳微微有点加速。显然我们的吵闹声以及闪光灯的频闪让它很不安,只见它慢悠悠往里面爬,一转眼就隐身于绿叶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023-10-30
时间大概是2015年深秋的一个周末,我独自去鄞江镇的卖柴岙水库上面的山上拍野菊。那天我出发进山比较晚,从卖柴岙水库旁的茶园上山,穿过一片密林。我急了,想赶紧退回到进入密林之前的那条宽阔的山路上,再作打算。我当时想到了打“110”求救,但又觉得十分羞耻。不管怎么说,先退出密林,回到平坦山路上再作打算,大不了回到附近的烂尾别墅去歇一夜。于是再次进入密林。就这样,依靠手电与沿线的彩带,我顺利走出了密林。......
2023-10-30
忽然,我听到溪边传来“给、给”的蛙鸣声,非常响亮。谁知,女儿略作思忖,便说:“这是弹琴蛙!书上说了,弹琴蛙叫起来就是‘给、给’,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在台湾,弹琴蛙被称为“腹斑蛙”,黄一峰等台湾生态摄影师形容这种蛙的叫声很像“给、给”。照理说雄蛙的鸣叫声应该像琴声才对呀,它为什么只会唱“给、给”呢?仔细倾听,熟悉的“给、给”声,声声入耳。看来,在宁波,很可能,越靠南的地区,弹琴蛙的数量越多。......
2023-10-30
2018年的一个夏夜,我带孩子们行走于四明山脚下的荒野,夜探蛙类与昆虫。都不要说话,让我们不妨暂时告别城市的灯光,去感受黑夜的奇妙。但是,在2012年夏天我开始寻找、拍摄宁波蛙类时,根本找不到一本合适的图鉴。既然没有多少可以参考的现成经验,我就采用最“笨”的方法——从自己比较熟悉的溪流开始,在白天踩点的基础上,由近及远,逐条溪流进行夜探,在四五年间,足迹涉及海曙、鄞州、奉化、余姚、宁海等县(市)区的山野。......
2023-10-30
一切按常规准备就绪,就往溪边走。然而,我突然见到了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就在这悄无人声的山林峡谷的暗夜里,就在十多米宽的缓缓流淌的溪流的对岸。后来,它走到二三十米开外一块大石头上的灌木丛后面,只露出一双晶亮的眼睛,观察我的动静。把图片处理出来后,我将其发到微博上,向国内的专家请教。很快,有专业人士回复我,这确实是一只豹猫,看样子是一只未成年的小家伙。......
2023-10-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