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夜遇记:认识与熟悉,小青的神奇之处

夜遇记:认识与熟悉,小青的神奇之处

【摘要】:自从第一次见到小青之后,我就喜欢上了这种蛇。后来,随着夜探山林、溪流的次数的增加,我对小青也越来越熟悉。小青的头部为标准的三角形,头侧有热感应颊窝,这让它对身边的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只要有老鼠、蛙类、蜥蜴等出现在合适的位置,它就会迅速出击捕食。最迷人的,是小青的眼睛。我亲眼看到过一条小青被冲入急流,只见它奋力挣扎,最终还是游上了岸。有一次,我见到一条小青从溪中上岸,笔直向一块石头游去。

自从第一次见到小青之后,我就喜欢上了这种蛇。后来,随着夜探山林、溪流的次数的增加,我对小青也越来越熟悉。

小青,可以说是蛇类中的“小家碧玉”,在中国南方分布广泛,是一种常见又好看的管牙类毒蛇。它的体长通常为七八十厘米,略偏娇小,通体碧绿,只有细长而善于缠绕的尾部为焦红色,因此在台湾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赤尾青竹丝。小青的体侧,有的“绣”着一条白色纵线纹,有的则是红白各半。按照赵尔宓在《中国蛇类》中的描述,白纹的是雌蛇,有红有白的为雄蛇。

小青的头部为标准的三角形,头侧有热感应颊窝,这让它对身边的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只要有老鼠、蛙类、蜥蜴等出现在合适的位置,它就会迅速出击捕食。最迷人的,是小青的眼睛。它的眼睛多数为黄色,有时也呈现为红色,瞳孔则如同一条垂直的线,是竖着的,有点像猫的眼睛,幽冷而神秘。

其实,不仅是竹叶青,尖吻蝮(五步蛇)、短尾蝮、原矛头蝮等本地有分布的蝮亚科的毒蛇都长着竖瞳。那这又是为什么?有一种说法是,它们都是喜欢在夜间伏击捕食的动物,竖瞳对眼睛的立体视觉很有帮助,能让它们在不惊动猎物的情况下,更准确地估计猎物与自己的距离。

夏天晚上去宁波山区的溪流附近,遇见小青是高概率事件,有时甚至在白天也能看到。总之,小青是我遇见最多的毒蛇,因此有意思的故事也最多。有一次,我和同事许天长一起夜探龙观乡的四明山溪流。当时正是伏旱时节,这条宽阔的溪流的水很浅。高亮手电的光所照之处,我们很快看见一条小青正盘在溪中的一块石头上,头略往前伸,伺机捕食。我们走过去拍了几张,它被惊动,然后便游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当经过放在一旁的离机闪光灯时,这条小青竟然爬上了这个“制高点”,盘踞在上面,怎么也不肯下来。当我用相机顶部的外置闪光灯拍摄的时候,同时引闪了那只离机闪光灯,而它依旧岿然不动。

2017年夏天,我陪复旦大学的几位校友夜探这条溪流,见到了一条更为“淡定”的小青。当时,我们五个人或戴着头灯或拿着手电,“围观”这条盘在满是青苔的石头上的小青,闪光灯还在不停地闪,可它却始终保持一个头向前伸的姿势,只是偶尔伸出蛇芯子来收集周边的气息,以判断身边的环境状况。(www.chuimin.cn)

吐芯子收集信息的的竹叶青

直立起来的竹叶青

我曾见过小青的一项“绝技”:它可以把至少一半的身体直立起来,笔直地伸向空中。当它想从溪流中的一块石头,游到隔着水流的相邻石头时,它也能把身子横向伸得老长,企图在不接触到水的情况下,先让蛇头“搭上”对面的石头,然后再让整条身子过去。不过,它也有失败的时候。我亲眼看到过一条小青被冲入急流,只见它奋力挣扎,最终还是游上了岸。

小青喜欢吃蛙,但应该对中华蟾蜍没有兴趣。有一次,我见到一条小青从溪中上岸,笔直向一块石头游去。当时这块石头上正好蹲着一只蟾蜍。我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期待“好戏”上演。然而我失望了,小青扭着身子,几乎贴着蟾蜍游了过去,对它视若无物,而蟾蜍也照样一动不动地蹲着——两者就这样擦肩而过,什么也没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