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家伙的体长在4~5厘米,比我的拇指略大些;体色为灰黑色,又带点黄,跟岩石的颜色十分接近,具有很好的保护色;背部皮肤很粗糙,上面有很多凸起的一粒粒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它们的脚趾端都有明显膨胀的吸盘,这才使得它们具备了“吸壁神功”。......
2023-10-30
自从第一次见到小青之后,我就喜欢上了这种蛇。后来,随着夜探山林、溪流的次数的增加,我对小青也越来越熟悉。
小青,可以说是蛇类中的“小家碧玉”,在中国南方分布广泛,是一种常见又好看的管牙类毒蛇。它的体长通常为七八十厘米,略偏娇小,通体碧绿,只有细长而善于缠绕的尾部为焦红色,因此在台湾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赤尾青竹丝。小青的体侧,有的“绣”着一条白色纵线纹,有的则是红白各半。按照赵尔宓在《中国蛇类》中的描述,白纹的是雌蛇,有红有白的为雄蛇。
小青的头部为标准的三角形,头侧有热感应颊窝,这让它对身边的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只要有老鼠、蛙类、蜥蜴等出现在合适的位置,它就会迅速出击捕食。最迷人的,是小青的眼睛。它的眼睛多数为黄色,有时也呈现为红色,瞳孔则如同一条垂直的线,是竖着的,有点像猫的眼睛,幽冷而神秘。
其实,不仅是竹叶青,尖吻蝮(五步蛇)、短尾蝮、原矛头蝮等本地有分布的蝮亚科的毒蛇都长着竖瞳。那这又是为什么?有一种说法是,它们都是喜欢在夜间伏击捕食的动物,竖瞳对眼睛的立体视觉很有帮助,能让它们在不惊动猎物的情况下,更准确地估计猎物与自己的距离。
夏天晚上去宁波山区的溪流附近,遇见小青是高概率事件,有时甚至在白天也能看到。总之,小青是我遇见最多的毒蛇,因此有意思的故事也最多。有一次,我和同事许天长一起夜探龙观乡的四明山溪流。当时正是伏旱时节,这条宽阔的溪流的水很浅。高亮手电的光所照之处,我们很快看见一条小青正盘在溪中的一块石头上,头略往前伸,伺机捕食。我们走过去拍了几张,它被惊动,然后便游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当经过放在一旁的离机闪光灯时,这条小青竟然爬上了这个“制高点”,盘踞在上面,怎么也不肯下来。当我用相机顶部的外置闪光灯拍摄的时候,同时引闪了那只离机闪光灯,而它依旧岿然不动。
2017年夏天,我陪复旦大学的几位校友夜探这条溪流,见到了一条更为“淡定”的小青。当时,我们五个人或戴着头灯或拿着手电,“围观”这条盘在满是青苔的石头上的小青,闪光灯还在不停地闪,可它却始终保持一个头向前伸的姿势,只是偶尔伸出蛇芯子来收集周边的气息,以判断身边的环境状况。(www.chuimin.cn)
吐芯子收集信息的的竹叶青
直立起来的竹叶青
我曾见过小青的一项“绝技”:它可以把至少一半的身体直立起来,笔直地伸向空中。当它想从溪流中的一块石头,游到隔着水流的相邻石头时,它也能把身子横向伸得老长,企图在不接触到水的情况下,先让蛇头“搭上”对面的石头,然后再让整条身子过去。不过,它也有失败的时候。我亲眼看到过一条小青被冲入急流,只见它奋力挣扎,最终还是游上了岸。
小青喜欢吃蛙,但应该对中华蟾蜍没有兴趣。有一次,我见到一条小青从溪中上岸,笔直向一块石头游去。当时这块石头上正好蹲着一只蟾蜍。我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期待“好戏”上演。然而我失望了,小青扭着身子,几乎贴着蟾蜍游了过去,对它视若无物,而蟾蜍也照样一动不动地蹲着——两者就这样擦肩而过,什么也没有发生。
有关夜遇记的文章
这些小家伙的体长在4~5厘米,比我的拇指略大些;体色为灰黑色,又带点黄,跟岩石的颜色十分接近,具有很好的保护色;背部皮肤很粗糙,上面有很多凸起的一粒粒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它们的脚趾端都有明显膨胀的吸盘,这才使得它们具备了“吸壁神功”。......
2023-10-30
竹枝上的竹叶青2011年秋天,朋友李超在龙观乡的四明山里的山路边拍到了一条竹叶青,并把照片发给我看。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传说中的毒蛇的野外影像,而且还是本地的。2012年夏天,我开始热衷于夜探,7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和李超相约一起到鸟友“竹子山”的山居玩。找到后一看,我第一反应是:呀,原来竹叶青这么小!我跟李超说,到底是毒蛇啊,这么淡定。台风过后,我曾再次去看望这条小青。......
2023-10-30
被抓住的王锦蛇最后,我还想讲一个童年时听到的关于蛇的近乎神话的传说。老一辈人告诫我们孩子:有一种蛇,叫“王母蛇”,它的头顶上有一个“王”字,在野外看见是绝对不能打的,因为一旦将这种蛇打死了,这附近的所有的蛇都会知道,然后过来包围这打蛇的人的家。这个说法让幼年的我毛骨悚然——尽管不太相信,但我知道,要是真在野外见到“王母蛇”,我是绝对不敢去打它的。......
2023-10-30
它们白天要么匍匐在石缝或洞穴内,要么隐蔽在灌丛、芦苇、美人蕉以及高秆作物上;夜晚比较活跃,出来捕食金龟子、蝽、象鼻虫等昆虫。可顺着李超的手指定睛一看,真的见到一只雨蛙正趴在路边灌木丛的叶子上,而且就在我身边!隐身在树叶背后的中国雨蛙第一次见到雨蛙的真身,我的心跳微微有点加速。显然我们的吵闹声以及闪光灯的频闪让它很不安,只见它慢悠悠往里面爬,一转眼就隐身于绿叶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023-10-30
只要轻轻一碰,这家伙立即缩作一团,变成一个土黄色的刺儿球。其棘刺主要分布在头顶、背部、体侧与尾部,腹部与脸部没有刺。老蔡说,他家附近刺猬很多,狗一到晚上就兴奋,在附近菜地里到处找刺猬。当晚,这狗又抓到一只刺猬。老蔡跟我说,这只狗很淘气,你看,它脸上有伤疤,就是抓刺猬弄伤的,但还是乐此不疲。狗其实不会吃刺猬,只是拿这刺儿球当皮球玩。它的刺,只是用来自卫的,并不会被用来收集和运输水果。......
2023-10-30
原来,他们怕这些蛇伤害员工与客人,于是一看到附近路面上有蛇,就用棍子打死了。还有一种在国内广泛分布的常见蛇类,因为也是全身碧绿,常被误认为是竹叶青而被打死。翠青蛇的习性跟昼伏夜出的竹叶青相反,主要于白天活动,爱捕食蚯蚓与昆虫,晚上则在树枝上睡觉。尽管为小青——不管是毒蛇竹叶青还是无毒的翠青蛇——说了那么多客观公正的“好话”,我也不指望能说服大家都去爱这类动物,但至少,希望我们都能与蛇彼此相安。......
2023-10-30
“锤锤”说,在余姚地区的四明山中,他曾见过大树蛙。记得第一次去找大树蛙,是2013年9月初去杭州夜探。朋友说,尽管早已过了大树蛙的繁殖季节,但还是有希望见到。转眼到了2018年春天,我还是没有见到过别人已经拍得不要再拍的大树蛙。接下来,5月的周末都没空,于是原本计划2018年一定要拍到大树蛙的心愿又落空了。......
2023-10-30
我是宁波最常见的“臭蛙”,其实正常情况下并不臭哦。天目臭蛙后来,夜探的经历丰富了,方知“花臭蛙”在宁波山中溪流附近处处有之,它们白天不常见,一到傍晚,就开始从隐蔽处出来,蹲在溪边的石头上或树上准备觅食。可是,看来看去,实在无法把天目臭蛙与宁波的“花臭蛙”相区分,我觉得它们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后来请教了专家才知道,宁波地区的所谓“花臭蛙”,其实也都是天目臭蛙!......
2023-10-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