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王英永教授揭秘宁波角蟾叫声,录音对比揭示差异

王英永教授揭秘宁波角蟾叫声,录音对比揭示差异

【摘要】:2017年的年底,王英永教授来宁波,我跟他见面时聊起了这种角蟾。鸣叫中的角蟾我期待被科学家命名为“宁波角蟾”。至于叫声,我录了宁波本地的角蟾的鸣叫声,那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单音节的比较尖的叫声,音调平稳,和书上描述的淡肩角蟾“每次连续鸣叫十余声,音量由低到高”也不相同。

2017年的年底,王英永教授来宁波,我跟他见面时聊起了这种角蟾。王教授还问我:“今后这种角蟾如果作为新种发表了,你建议给它取一个什么样的中文名呢?”我说:“给新物种命名,通常是以发现地来取名,那要不就叫‘宁波角蟾’之类吧?”我也曾问及它跟淡肩角蟾的区别在哪里,王教授说,其实,你若见过真正的淡肩角蟾,就会发现这两者的区别还是挺明显的,身体特征不像,还有叫声也不同。

鸣叫中的角蟾

我期待被科学家命名为“宁波角蟾”。

后来,我又将自己拍的角蟾照片与《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鉴》上的淡肩角蟾图片进行仔细对比,果然发现两者的背部斑纹有明显的不同。按照书上的描述,淡肩角蟾“两眼间及头后褐黑色,向后延伸到背中部形成一条宽带纹”,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一条深色的宽带纹的存在,才使得肩部的颜色相比之下显得浅了。而我在宁波拍的角蟾,其头顶的两眼之间有深色斑纹向下延伸,形成一个明显的上宽下尖的倒三角形,而不是“宽带纹”;同时,其背部上方有一个“V”形深色斑,下方则有深色三角形斑。至于叫声,我录了宁波本地的角蟾的鸣叫声,那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单音节的比较尖的叫声,音调平稳,和书上描述的淡肩角蟾“每次连续鸣叫十余声,音量由低到高”也不相同。(www.chuimin.cn)

后来,我在省内的临安天目山、德清莫干山等地,都见过角蟾,其身体特征与宁波的角蟾也不尽相同,但我实在没有能力将它们一一分辨清楚。听王英永教授说,其实国内还有不少角蟾新种需要去发现与研究呢!对此,我心里颇为感慨,是啊,对于这些不起眼的两栖动物,我们的关注实在太少了。我最怕的是,有些分布区域狭窄,且又缺乏迁移能力的小动物,说不定在我们发现、认识它们之前,就已经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永远消失了。

(注:本文所附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摄于宁波四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