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倪匡宁波菜单,23道菜品,石蛙等宝贝成镇菜特色

倪匡宁波菜单,23道菜品,石蛙等宝贝成镇菜特色

【摘要】:祖籍宁波的倪匡,以写卫斯理系列小说而知名。前些年,蔡澜主持TVB的《蔡澜叹名菜》节目,请老友倪匡出一份关于宁波菜的食单。于是倪匡拟了一份23道菜的食单。石蛙身体肥硕,是宁波山里面最大的蛙类,体长可超过12厘米,甚至达14~15厘米,是本地多数野生蛙类的两倍以上。可叹的是,在我国,食用石蛙历史悠久。因此,长久以来,民间都有捕食石蛙的习惯。也就是说,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它将很快成为“濒危物种”。棘胸蛙有很好的保护色

祖籍宁波的倪匡,以写卫斯理系列小说而知名。他也是一位美食家,嗜好宁波菜。前些年,蔡澜主持TVB的《蔡澜叹名菜》节目,请老友倪匡出一份关于宁波菜的食单。于是倪匡拟了一份23道菜的食单。这份单子里的菜品,以海鲜居多,兼顾小吃等,如蛎黄豆腐羹、大小黄鱼、海瓜子、乌贼混子、石撞、新鲜豆瓣酥、笋干豆、黑洋酥猪油汤圆、干煎带鱼、蛤蜊炖蛋、黄牛肉、水磨年糕、糟青鱼、蚶子等。

《阿拉宁波话》一书中则记载:“石戆,一种生活在溪谷中的山蛙,善于跳跃,可作补品。也叫石撞。”石戆也好,石撞也好,都是俗名,其规范的中文名是棘胸蛙。棘胸蛙产于深山多石的溪流中,白天通常隐藏于石缝或石洞中,入夜后出来蹲伏在溪中岩石上,伺机捕食昆虫、小蛙等。宁波人说,有“石撞”的地方必有蕲蛇(就是剧毒的五步蛇,即尖吻蝮)。其实这倒未必,五步蛇现在并不多见,我在石蛙出没的地方,见到更多的是竹叶青蛇。

石蛙身体肥硕,是宁波山里面最大的蛙类,体长可超过12厘米,甚至达14~15厘米,是本地多数野生蛙类的两倍以上。我在野外见过很多棘胸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棘胸蛙的体色以棕色为基调,但具体有很多种——有的棕黄,有的黄绿,有的棕色偏黑,也有的明显偏红,通常跟其生活环境中的岩石的颜色一致,形成良好的保护色,所以俗称“石蛙”倒也名副其实。

棘胸蛙(体色跟岩石一样,偏红色)(www.chuimin.cn)

那么为什么叫棘胸蛙呢?顾名思义,因为蛙的胸部有棘刺。原来,在繁殖期,雄蛙胸部会密布具有黑刺的疣粒,而雌蛙没有。大家知道,蛙类是通过“抱对”的方式,精、卵同时产出体外,进行体外受精而繁衍后代的。在抱对时,雄蛙趴在雌蛙背上用强壮的前肢紧紧抱住对方,胸前的小刺增加了摩擦力,既有利于防止雌蛙挣脱,也能防止别的雄蛙跟其“抢老婆”。

可叹的是,在我国,食用石蛙历史悠久。在古代,不仅达官贵人把它作为宴席上的山珍野味,就连寻常百姓,家宴上若能端上一道石蛙佳肴,则无论主人还是宾客,都会觉得很有面子。因此,长久以来,民间都有捕食石蛙的习惯。近年来,随着农家乐的兴起,好多店家打着野味的旗号招徕顾客,导致对野生石蛙的需求量剧增。因此,尽管棘胸蛙在中国南方分布很广,但如今其种群数量骤减,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性易危物种”。也就是说,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它将很快成为“濒危物种”。

棘胸蛙有很好的保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