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乘机动车的安全常识-交通安全与应急措施

乘机动车的安全常识-交通安全与应急措施

【摘要】:(一)乘机动车的常识乘机动车是学校组织师生外出活动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也是广大中小学生出行经常选择的交通方式,因此应该教育中小学生掌握如下一些安全常识。

案例一:浙江省常水县某乡中学,租用该县一个体司机驾驶的准乘19人的客车,分三次运送该校初中三年线学生前往县城参加中考体育考试。在运送第三批师生(车上共有59人,其中师生45人,其他乘客13人,司机1人)时,行至途中,因严重超载,客车制动失灵,在连续下坡转弯处冲出道路,翻入水库中,造成32人死亡(其中学生29人)17人受伤(其中学生14人)的特大交通事故。

案例二:2000年5月28日下午,陕西省佳县某乡中学的45名师生,在县城参加完初中升高中考试后,乘一辆中巴车返家,车辆行至距佳县县城18公里处的榆佳公路的一陡弯处时,坠入30米深的石崖下,造成26人死亡,19人受伤。

(一)乘机动车的常识

乘机动车是学校组织师生外出活动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也是广大中小学生出行经常选择的交通方式,因此应该教育中小学生掌握如下一些安全常识。

1.要选好车,特别是学校组织学生的集体交通活动,要取得与交通管理部门的联系,并在他们的指导下,确认驾驶人员的准驾驶资格后,选择有交通管理部门认可的有准运资格的,质量优良的客运车;发现驾驶员患有妨碍安全的疾病或过度疲劳的,不要乘坐该车;发现驾驶人员无驾驶证或饮酒的不要乘坐该车;发现机动车不具备载客的准运资格或明显质量问题的不乘该车;不乘超载车。

2.不要在机动车道上等候车辆或招呼出租车,应该在车站台上或指定的地点依次候车,车来后,待车停稳时,再顺序先下后上;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上车。

3.上车后,应找座位坐好,没有座位时,应该抓好把手站稳;乘坐小型客车,前排的要主动系好安全带;不要乘货车或拖拉机;乘坐二轮摩托车必须要12岁以上,并戴好头盔,在驾驶员身后两腿分开跨坐,不能偏坐或倒坐。

4.在车辆行驶中,不要与驾驶员闲谈或妨碍驾驶员操作;不要随意开启车门、车厢,不能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车外,不要向车外抛投物品;不要在车内随意走动、打闹。

5.车到站后,下车时不可拥挤抢下;在车行道上不得从机动车左侧下车,开关车门时不能妨碍其它车辆和行人通行;下车后,需横穿车行道时,应在确定没有车辆过往时,从车尾部穿行,切不可从车头部贸然通过。

6.机动车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须在车行道停车时,除救险外,乘车人须迅速离开车辆和车行道。(www.chuimin.cn)

乘车要遵守交通法规

1988年3月9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对乘车人做了如下规定:

1.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和长途汽车须在站台或指定地点依次候车,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

2.不准在车行道上招呼出租车;

3.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和长途汽车;

4.机动车行驶中,不准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不准跳车;

5.乘坐货运机动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坐在车厢内随意走动、打闹。

最好不以自己的生命作赌注,尝试着走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