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市旅游目的地规划优化

城市旅游目的地规划优化

【摘要】:城市旅游规划通过旅游目的地吸引物的打造,提升多主体的体验,在跨文化、跨时间的背景下,针对多主体的需求进行系统规划,关注地域系统、涉旅产业系统与多主体体验三大系统的打造[205],突出旅游目的地的情景规划与体验设计,考虑生产空间的效率、生活空间的舒适、生态空间的平衡、旅游空间的体验,在旅游吸引物的基础上,通过提升旅游服务、开发旅游市场,实现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旅游规划是旅游目的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规划可细分为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针对旅游城市的发展,以旅游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为主,如图8-9所示。

从旅游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看,在实践中主要存在“不能落地”与“没有约束性”两方面的问题,以旅游目的地资源可持续导向为出发点,旅游规划的核心在于“旅游目的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目的地多主体的需求。城市旅游规划通过旅游目的地吸引物的打造,提升多主体的体验,在跨文化、跨时间的背景下,针对多主体的需求进行系统规划,关注地域系统、涉旅产业系统与多主体体验三大系统的打造[205],突出旅游目的地的情景规划与体验设计,考虑生产空间的效率、生活空间的舒适、生态空间的平衡、旅游空间的体验,在旅游吸引物的基础上,通过提升旅游服务、开发旅游市场,实现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兰州市提出“一核一带四大板块”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如图8-10所示。兰州市重点提出西线(丝绸之路精品游)、南线(回藏风情草原风光游)、东线(寻根访祖游)、北线(黄河奇观、石林探险游)、东北线(黄土高原风情、红色旅游)、东南线(锦绣陇原自然风光游)、西南线(神奇青藏天路游)旅游理念。兰州市位于中国陆域的几何中心,在我国西北地区具有“座中四联”的重要地位,兰州市提出“中国西北游相约在兰州”,明确了兰州市的组团地的市场开发功能、重要节点城市走廊板块的龙头地位,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如图8-11所示。

图8-8 旅游环境承载力空间拓展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
Fig.8-8 Informati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platform of tourism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www.chuimin.cn)

图8-9 旅游规划利益冲突与协调机制
Fig.8-9 Interest conflict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map of tourism planning

图8-10 兰州市旅游理念
Fig.8-10 Tourism concept in Lanzhou City

图8-11 兰州市旅游发展规划
Fig.8-11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Lanzhou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