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规划通过旅游目的地吸引物的打造,提升多主体的体验,在跨文化、跨时间的背景下,针对多主体的需求进行系统规划,关注地域系统、涉旅产业系统与多主体体验三大系统的打造[205],突出旅游目的地的情景规划与体验设计,考虑生产空间的效率、生活空间的舒适、生态空间的平衡、旅游空间的体验,在旅游吸引物的基础上,通过提升旅游服务、开发旅游市场,实现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2023-10-29
季节性是多数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由于旅游者的涌入造成的,旅游环境供需系统错位是产生失衡的重要原因[202],旅游目的地短期内旅游者的涌入,增大了对旅游环境系统相关构成要素的需求量,错位导致诸如兰州市的秋冬季节出现萧条与夏季的井喷现象。
旅游目的地季节性的产生因素主要可细分为旅游目的地的以资源为基础的季节性特征、旅游者出游的季节性调整、涉旅企业经营的季节性特征与政府配套举措的季节性等方面[203],如图8-6所示。
(www.chuimin.cn)
图8-6 旅游目的地的季节性成因机制
Fig.8-6 The seasonal genetic mechanism of tourism destinations
结合本书,由于甘肃省深处我国西北内陆,兰州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3℃,冬季较为寒冷漫长,秋季降温快,夏无酷暑。受气候特征的影响,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旅游者集中在6—9月份达到,7、8月份达到顶峰,导致多主体特别是旅游流的季节性明显;部分涉旅企业根据旅游目的地多主体的需求调整经营活动,导致涉旅企业经营的季节性;当地政府面对旅游的季节性制定配套举措。季节性的存在,导致多主体对旅游环境系统要素的需求量出现波动,对应的满意度有所差异。
有关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与优化研究的文章
城市旅游规划通过旅游目的地吸引物的打造,提升多主体的体验,在跨文化、跨时间的背景下,针对多主体的需求进行系统规划,关注地域系统、涉旅产业系统与多主体体验三大系统的打造[205],突出旅游目的地的情景规划与体验设计,考虑生产空间的效率、生活空间的舒适、生态空间的平衡、旅游空间的体验,在旅游吸引物的基础上,通过提升旅游服务、开发旅游市场,实现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2023-10-29
Butler提出通过判断旅游者人数界定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阶段,旅游目的地的探索阶段,旅游者人数出现不规则的变动,旅游者自由进入,其他核心主体参与程度几乎为零,在本书中不讨论其冲突的存在性;参与阶段其增长率维持在0~5%之间;发展阶段旅游者的增幅为5%~10%;当旅游者人数的增幅比率在10%~15%之间,且在5%~10%之间稳定时,则进入巩固阶段;当旅游目的地旅游者人数出现负增长时,将其界定为衰退阶段,如表2-2所示。......
2023-10-29
PSR模型从旅游环境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与影响出发,“压力”是多主体对旅游环境需求的反映,“状态”是旅游环境在人类干扰下的健康状态,“响应”是部分主体对旅游环境问题采取的相关举措。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的“PSR”模型,以时间为横轴反映了PSR机制的开放性与螺旋形循环链关系。......
2023-10-29
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顾客不当行为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伦理学、服务营销与管理学等学科构建理论框架。尽管顾客不当行为研究取得了一定理论进展和实践成果,但仍存在研究局限,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切入点。这些问题的探讨对顾客不当行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2023-11-17
尽管张东亮[14]、易丽蓉等人[15]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过实证研究,但两项研究尚存有待完善之处。其次,张东亮选取的调查样本仅限于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易丽蓉等人则主要针对旅游研究人员展开调查。此外,二者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都相对笼统,尤其是易丽蓉等人仅得出了五项影响因素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正相关的研究结论,不足以指导实践工作。......
2023-11-24
在建设音乐广播频率品牌文化过程中,第三步是进行其品牌行为文化的建设,这一模块是最为直接面向听众群体的。研究者认为,音乐广播频率品牌的行为文化是音乐广播精神文化在品牌运营中的体现,即听众在感受频率品牌的行为文化中,对该音乐广播频率品牌形成认知。......
2023-11-04
图3 文化旅游产业与城市品牌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循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笔者认为长沙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品牌竞争力的提升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长沙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城市品牌的定位、培育、推广及管理与城市雄厚的经济实力密不可分,城市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总量和规模才能为城市品牌的经营提供基础保障。长沙市近年来也十分注重对城......
2023-10-30
通过建立班级管理档案,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有力证据,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鉴于此,应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并有效规避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加快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化进程保驾护航。最大化、最优化使用公示制度和申诉制度,以配合综合素质评价监管机制的有效开展。因此,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的监管信息公开机制,将价值判断内容公开化、透明化十分迫切且必要。......
2023-07-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