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全面分析旅游环境需求多主体构成的情况下,最终得出来的承载力“数值”必定存在泡沫。在特定地域背景下,应注重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地域性,有针对性地构建指标体系,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系统研究,由初始的关照旅游者感知或满意水平,扩展到对当地居民为代表的利益主体的关照。......
2023-10-29
6.2.2.1 设定基础设施承载力约束
(1)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水资源供应能力、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等级公路里程指标的约束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水资源供应能力、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等级公路里程的承载力约束如公式(6-8)所示。
公式中:ηi为第i类主体对第j种旅游资源的日排放/需求量(i=1,2,3,4);ci为第i类主体的满意水平;di为第i类主体的逗留时间(天);Di为第i类资源的总量;bi为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水资源供应能力、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等级公路里程指标的实际利用率;φj为第j种旅游资源潜在可提供量的拓展程度。
(2)车辆接待能力指标的约束
团队大巴通常根据团队客人数量指定配置,在满意度与承载力方面对旅游环境不构成制约。城市旅游中公共汽(电)车、出租车是旅游目的地多主体需求的主体,根据问卷调查,车辆接待能力的约束条件如公式(6-9)所示。
公式中:ηi为主体i对某种交通工具的日需求量;di为第i类主体的逗留时间(天);ci为主体i的满意水平;xi为第i类主体的数量(i=1,2,3,4);Ni为某种交通工具的数量;ni为座位数;qi为周转率;bi为某种交通工具的实际利用率;φj为某种交通工具潜在可提供量的拓展程度。
6.2.2.2 设定旅游服务设施承载力指标的约束
(1)旅行社接待能力的约束
旅行社的接待能力主要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根据国内旅游者与入境旅游者数量的设定,根据兰州市旅行社平均导游数量为k1人,导游的接待能力平均为k2人/日,其对应的国内旅游者与入境旅游者所占的比率与满意度约束条件如公式(6-10)所示。(www.chuimin.cn)
公式中:ηi为主体i对导游人员的需求量;ci为第i类主体的满意水平;xi为第i类主体数量(i=1,2),x1为国内旅游者数量,x2为入境旅游者数量;Ni为导游人员数量;k1为旅行社平均导游数量;k2为导游人员的平均接待能力;φj为导游人员潜在可提供量的拓展程度;bi为导游人员的实际利用率。
(2)住宿客房床位接待能力的约束
住宿设施为刚性需求,测算国内旅游者、入境旅游者对住宿设施的需求比,通过问卷调查,构建约束条件如公式(6-11)所示。
公式中:ηi为第i类主体对住宿客房床位的日需求量;di为第i类主体的逗留时间(天);ci为第i类主体的满意水平;Ni为住宿客房床位数量;φj为住宿客房床位潜在可提供量的拓展程度;bi为住宿客房床位的实际利用率;xi为第i类主体的数量(i=1,2),x1为国内旅游者的数量,x2为入境旅游者的数量。
(3)餐饮接待能力的约束
餐饮设施具有弹性,除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外,当地居民也是其主要的客源群体,根据主体的需求标准,得出核心主体对餐饮接待能力的需求量。根据餐饮企业平均日提供的餐数k3,旅游者对餐饮的需求以日计算,当地居民对餐饮的需求按年测算,如公式(6-12)所示。
公式中:ηi为主体i对餐饮的需求量;ci为第i类主体的满意水平;Ni为餐饮的提供数量;k3为餐饮企业平均日提供的餐数;φj为餐饮潜在可提供量的拓展程度;bi为餐饮的实际利用率;xi为第i类主体的数量(i=1,2,3,4)。
有关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与优化研究的文章
在没有全面分析旅游环境需求多主体构成的情况下,最终得出来的承载力“数值”必定存在泡沫。在特定地域背景下,应注重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地域性,有针对性地构建指标体系,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系统研究,由初始的关照旅游者感知或满意水平,扩展到对当地居民为代表的利益主体的关照。......
2023-10-29
鉴于利益相关者的动机、目标与核心利益等的差异,核心主体对旅游环境的需求必然经历反复的利益与权利博弈过程,使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形成,核心主体利益的发展是其利益的博弈和行为协作的过程,导致相关主体资源的分配与利益格局的重新塑造。图3-8核心主体对旅游环境需求的帕累托改进与帕累托最优示意图 Fig.3-8Pareto improvement of core subjects’demand for tourism environment and Pareto’s best intentions......
2023-10-29
8.2.2.1拓展区的功能旅游目的地旅游环境承载力具有拓展能力,因此本书提出可浸性的概念,可浸性强调在旅游目的地范围内旅游环境系统的拓展、区域范围内旅游环境系统压力的转移,根据可浸区百分比状况,旅游环境系统的自我组织能力对其韧性起重要作用,要使旅游目的地在旅游高峰期具有韧性并能够自我组织以保持秩序,且能够保持健康,旅游目的地需要根据旅游目的地的特殊性对可浸性“向过去追溯”。......
2023-10-29
1986年,Vilfrede Pateto提出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最优解,即Pareto最优解,针对多目标优化问题Z,最优解设定为x*,Ω为满足多目标函数的可行解集,即决策变量空间,如公式所示。多目标优化问题的Pareto最优解集在函数空间中表现为Pareto最优边界。如给定多目标优化问题MinZ与最优解集{x*},则对于r个子目标Pareto最优边界,如公式所示。此时称pq,“”表示支配关系。......
2023-10-29
(001)3A级及以上景区总量增加量=3A级及以上景区总量×3A级及以上景区总量增长率Units:个/年(002)3A级及以上景区增长率=0.174 413Units:Fraction/Year(003)3A级及以上景区总量密度潜力=SQRT(人均3A级及以上景区总量密度×人均3A级及以上景区权重/人均3A级及以上景区总量标准)×(人均3A级及以上景区总量密度×人均3A级及以上景区总量权重/人均3......
2023-10-29
20世纪80年代,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得到了世界旅游组织的关注[12]。部分学者指出,用自然资源和人类可接受的影响代替“数值”计算[27-29],把旅游影响研究纳入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体系。......
2023-10-29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主动性,根据相关研究成果,从“主动性、重要性和紧急性”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将多主体分为核心主体、蛰伏主体和边缘主体,其中核心主体对旅游发展施加主动影响,并且往往主动承担旅游发展的风险;蛰伏主体是那些被动承受旅游目的地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的主体;边缘主体强调对旅游目的地发展影响不大,游离于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的边缘地带。......
2023-10-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