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前人发现“静”的许多妙用,以一言蔽之曰“以静制动”,这其实包含了另一层意思:“以静养智。”所谓“以静养智”,就是通过恬静的心境来增进自己的智慧,智慧增进以后又不外用,又用自己的智慧来促进自己心境的恬静。同样,只有静才能涵养自己的心智,浮躁不安只能使自己变得荒疏浅陋。......
2023-10-29
能从细微之处看出事物的本质或结局,这才称得上明智。
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商朝的天下就葬送在他手里。可在他登位之初,有几人能预见到后来的悲惨结局?当时人们满以为在这位精明的国王的治理下,商朝的江山会坚如磐石,满朝大臣无不欢天喜地,独有纣王的叔父箕子闷闷不乐。一天,当纣王叫人用象牙做了双筷子时,别人都觉得用这种筷子才符合国王的身份,也与宫廷的整个陈设相谐调,而箕子见侄儿用象牙筷子却十分恐怖,许多人都感到莫名其妙,纷纷指责他是庸人自扰,箕子说:
“纣王一旦用象牙做筷子,必定再不会用土制的瓦罐盛汤饭,肯定会改用犀牛角做成的杯子和美玉制成的饭碗;有了象牙筷子、犀牛角做的杯子和美玉制的饭碗,难道还会用它来吃豆子菜叶煮的汤,还会再用这些餐具来吃粗茶淡饭吗?国王饭桌摆的无疑是美食佳肴,象、旄、幼豹、驼蹄之类难得的珍品;既然已经使用象牙筷子、犀牛角杯子、美玉饭碗,又吃上了象、旄、幼豹、驼蹄之类的美食,必然不会再穿着短小的粗布衣,坐在简陋的茅屋下用餐了,国王自然要穿起绫罗绸缎来,锦衣再一层套上一层,衣着既已由简单朴素趋于高雅华贵,也必定会由茅屋陋室迁到富丽堂皇的宫殿,还要筑起高台楼阁来取乐。这样下去将要导致的结果真叫人不敢想下去,所以见到事情的苗头——由竹筷子改用象牙筷子——我就感到不寒而栗。”
果然,后来的结局被箕子不幸而言中。不出五年,纣王变得好酒淫乐,以酒为池,设糟为丘,悬肉为林,加重天下百姓的赋税大兴土木,四处搜集狗、马、奇玩、珍宝,在沙丘这个地方建起苑林,把许多野兽虫鸟放在其中,他与宠臣常常跑到那儿打猎消遣,又请乐师作出新的淫声,成天与妲己一起听靡靡之乐。本来纣王才思十分敏捷,见闻也很广博,然而他却把这些可贵的才智用错了地方——用如簧的巧舌来掩饰自己的过失,用过人的才智来拒绝大臣的忠言。不知多少忠臣义士在他手上送了命。这样不久,周武王也要了他的命,商王朝也跟着他一起寿终正寝。(www.chuimin.cn)
把竹筷子换成象牙筷子,这对于一个国君来说是不值一提的琐事,一般人也会认为这样做理所当然,而箕子却从中看出了纣王滑向腐败堕落的征兆,认为它是商王朝行将灭亡的开端。这就是老子所说的——
“见小曰明。”
有关老子智慧心解的文章
我们的前人发现“静”的许多妙用,以一言蔽之曰“以静制动”,这其实包含了另一层意思:“以静养智。”所谓“以静养智”,就是通过恬静的心境来增进自己的智慧,智慧增进以后又不外用,又用自己的智慧来促进自己心境的恬静。同样,只有静才能涵养自己的心智,浮躁不安只能使自己变得荒疏浅陋。......
2023-10-29
晋国对“欲取先与”这一手好像特别在行,在政治和军事中屡次运用后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老子一贯另具慧眼,重视阴、柔,认为柔能克刚,阴能制阳,弱能胜强。不少军事家以老子这一思想为指导,成功地运用老子以弱胜强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许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于是物极必反,避短扬长;则弱亦强,弱可胜强。......
2023-10-29
商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子,说:“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都是表明柔弱胜刚强。一个人老实厚道、柔弱退让,绝不是无能懦弱的标志,而是聪明持久的象征。......
2023-10-29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厦要奠定牢固的基础,优美的文章也要在下笔时写出好的开头,万里行程要从脚下开始起步,赛跑更要在起跑时就领先。教育要在人生的开端着手,错误和疾病也要在开始时就根治。盗窃犯总是从偷鸡蛋一类的小利上开始,懒汉也是从拖延或拖拉起步,肺结核开始仅仅是几声咳嗽,风湿性心脏病来于感冒伤风。......
2023-10-29
“大巧若拙”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大智若愚”,已经成了一种民族的智慧,它和“无为而无不为”一样,是老子独特的反向思维的典型例子。这种不用机巧的巧妙,不用智慧的智慧,使老子成为中国大智若愚的典型。老子是一位崇尚自然诅咒智巧的先驱,而《老子》却是一座装满了智慧机巧的宝库。......
2023-10-29
君位该是天下最高的权势之位了,而子州支父不愿意以显位妨害自己的生命,何况其他的事情呢?子州支伯和子州支父一样,不愿意以生命来交换君位,这是有道的人不同凡响的地方。尧又想把君位让给他的朋友石户,石户是个庄稼汉。尧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石户马上就拒绝了:“治理天下太辛苦,君王是些劳劳碌碌的可怜虫!”石户认为尧的德行还差一大截,于是他扛着行李,妻子顶着用具,牵着子女隐居海岛,终身再没有回过大陆。......
2023-10-29
“小鲜”即小鱼。治理大国就要像烹煎小鱼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尧又把他的大臣一个个流放,重新换一批人来治国,照样没法把国家治好。我们这几代人念一念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每个人都会别有会心,默然首肯。据1988年5月8日《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载,“治大国,若烹小鲜”,已被载入1987年美国政府的国情咨文中。看来老子的这一治国之道,已逐渐为全世界的政治家所接受和运用。......
2023-10-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