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前人发现“静”的许多妙用,以一言蔽之曰“以静制动”,这其实包含了另一层意思:“以静养智。”所谓“以静养智”,就是通过恬静的心境来增进自己的智慧,智慧增进以后又不外用,又用自己的智慧来促进自己心境的恬静。同样,只有静才能涵养自己的心智,浮躁不安只能使自己变得荒疏浅陋。......
2023-10-29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厦要奠定牢固的基础,优美的文章也要在下笔时写出好的开头,万里行程要从脚下开始起步,赛跑更要在起跑时就领先。因而,人生之初,事业之始,我们必须特别小心。这道理就像植树,植树的开始就必须使树垂直端正,否则树长高以后就干歪枝斜。
我国古代有“三岁之魂,百岁之材”的说法,民间也早就流传“三岁知老”的谚语,好的开端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明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立浚说:“人生之初的婴儿,元气还未离,天真还未散,情窦还未开。这时的儿童就像一张没有污染没有笔迹的白纸,可以在上面写下最优美的文章,也可以在上面画上最优美的图画,可以把他塑造成为各种理想的人材;这个时期如不加以教育辅导,使他养成了种种恶劣的品德和习惯,长大再去纠正改造就很困难了。小树容易扶直,大树只得任它歪斜。”俄罗斯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也认为:“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五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的百分之九十。”现在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对于人的心理形成来说,发展最快的时期出现在生命的最初五六年里。四岁时儿童智力已发展百分之五十,五至六岁是形成数的敏感期,四岁至五岁是培养儿童耐力的最佳时期。现在我国的青年夫妇把孩子的早期教育理解得太狭隘,以为发展小孩的智力是教育的唯一内容。其实,小孩子人格的健全、精神的和谐、意志的坚强,都是早期教育的重要部分。人生之初的教育决定他们未来的发展前途,不能让后代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一开始就落在起跑线后面。(www.chuimin.cn)
教育要在人生的开端着手,错误和疾病也要在开始时就根治。盗窃犯总是从偷鸡蛋一类的小利上开始,懒汉也是从拖延或拖拉起步,肺结核开始仅仅是几声咳嗽,风湿性心脏病来于感冒伤风。偷鸡蛋、拖拉、咳嗽、伤风,很容易改正或治疗,如果让它们恶性发展以后,再要对付它们就要花费成倍的精力,它们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有关老子智慧心解的文章
我们的前人发现“静”的许多妙用,以一言蔽之曰“以静制动”,这其实包含了另一层意思:“以静养智。”所谓“以静养智”,就是通过恬静的心境来增进自己的智慧,智慧增进以后又不外用,又用自己的智慧来促进自己心境的恬静。同样,只有静才能涵养自己的心智,浮躁不安只能使自己变得荒疏浅陋。......
2023-10-29
商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子,说:“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都是表明柔弱胜刚强。一个人老实厚道、柔弱退让,绝不是无能懦弱的标志,而是聪明持久的象征。......
2023-10-29
“大巧若拙”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大智若愚”,已经成了一种民族的智慧,它和“无为而无不为”一样,是老子独特的反向思维的典型例子。这种不用机巧的巧妙,不用智慧的智慧,使老子成为中国大智若愚的典型。老子是一位崇尚自然诅咒智巧的先驱,而《老子》却是一座装满了智慧机巧的宝库。......
2023-10-29
君位该是天下最高的权势之位了,而子州支父不愿意以显位妨害自己的生命,何况其他的事情呢?子州支伯和子州支父一样,不愿意以生命来交换君位,这是有道的人不同凡响的地方。尧又想把君位让给他的朋友石户,石户是个庄稼汉。尧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石户马上就拒绝了:“治理天下太辛苦,君王是些劳劳碌碌的可怜虫!”石户认为尧的德行还差一大截,于是他扛着行李,妻子顶着用具,牵着子女隐居海岛,终身再没有回过大陆。......
2023-10-29
有个叫弗洛依德的心理学家,长期研究人的心理结构,他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这是因为心中自我和超我占了上风,制止了本我胡作非为的冲动。我们平时所说的做自我批评,就是用超我、自我来战胜本我,把卑鄙的念头和冲动压下去。我们来看一则战胜自我的故事——子夏有一天去拜访曾子,他们曾一起在孔子门下读书,过去同窗时关系很要好。......
2023-10-29
晋国对“欲取先与”这一手好像特别在行,在政治和军事中屡次运用后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老子一贯另具慧眼,重视阴、柔,认为柔能克刚,阴能制阳,弱能胜强。不少军事家以老子这一思想为指导,成功地运用老子以弱胜强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许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于是物极必反,避短扬长;则弱亦强,弱可胜强。......
2023-10-29
“小鲜”即小鱼。治理大国就要像烹煎小鱼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尧又把他的大臣一个个流放,重新换一批人来治国,照样没法把国家治好。我们这几代人念一念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每个人都会别有会心,默然首肯。据1988年5月8日《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载,“治大国,若烹小鲜”,已被载入1987年美国政府的国情咨文中。看来老子的这一治国之道,已逐渐为全世界的政治家所接受和运用。......
2023-10-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