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不相信,就说:“我让掌管生死的鬼神恢复你的形貌,归还你的肌肉骨骼,送还你的父母妻子和朋友,乡亲,你愿意么?”从此,庄子进一步悟到了死亡乃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安乐之事,既然死比生还快乐,死亡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庄子对待死和生采取了一种“齐一生死”的态度,即生和死是一样的,死并不可怕。庄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对生和死的参悟和实践实在是一种凡夫俗子无法达到的境界。......
2023-11-27
老庄总是连在一起说,这是由于庄子在许多方面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的思想。他们两人关于生与死的认识尤其一致,讨论生与死是《庄子》中写得最优美的文章。
庄子有一次谈到他悼妻的情形一
庄子的妻子死了,他的朋友惠子前去吊丧,看见庄子正蹲坐在地上,边敲着瓦盆边唱歌。
惠子见此很生气地说:“妻子跟你一起生活多年,替你生儿育女时不知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现在年老身死,你不哭倒也罢了,还要敲盆子唱起歌来,这不是太过分了吗?”(www.chuimin.cn)
庄子回答说:“你这样说不对。妻子与我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同甘共苦,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她是我这辈子最信赖、最依恋的人,也可以说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你说,这样亲密的人死了我怎么会不悲伤呢?说真的,当她刚刚闭上双眼的时候,我悲痛得不省人事。后来仔细一想,妻子原来本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还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还没有气息,以后在恍恍惚惚若有若无中,才慢慢变化成有气息,由有气息而变成有形体,由有形体变得有生命,现在又由生命走向死亡。这样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妻子此刻正安睡在天地这座大房子里,我却在旁边哭哭啼啼,这样不是太不通达生命演变的道理吗?这么一想我也就不伤心了,反而为妻子平静地接受自然的安排而高兴。”
惠子平时遇事总与庄子要争得面红耳赤,这次也被庄子的一番话说得心服口服,深深认识到一个人要想活得洒脱大度,仅仅明白生是怎么回事还不够,还得懂得死是怎么回事。他走到庄子身边,拍了拍庄子的肩膀说:“老兄,既然你悟透了生与死的至理,那何必在这么冷的天坐在妻子坟头唱歌呢?这一来冻坏了自己,二来又吵得妻子不安宁,我们一起回家去吧!”
庄子说:“不,我们先上酒店去喝一盅。”
有关老子智慧心解的文章
庄子不相信,就说:“我让掌管生死的鬼神恢复你的形貌,归还你的肌肉骨骼,送还你的父母妻子和朋友,乡亲,你愿意么?”从此,庄子进一步悟到了死亡乃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安乐之事,既然死比生还快乐,死亡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庄子对待死和生采取了一种“齐一生死”的态度,即生和死是一样的,死并不可怕。庄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对生和死的参悟和实践实在是一种凡夫俗子无法达到的境界。......
2023-11-27
事前知晓妻子与他人通奸,但不表示反对的,基于知情故纵,丈夫丧失因妻犯奸的离婚请求权。夫之于妻如有诬奸告官之事实,则行同义绝,并非轻微口角及无关重要之詈责可比,应认为有重大侮辱,准其妻请求离异。[69]该第1012号判例与上述第717号判例,均认为丈夫诬告妻子与他人通奸是得以请求离婚的“重大侮辱”情形,妻子可以据此请求离婚。因此,丈夫诬奸告官,妻子获得离婚请求权。......
2023-07-03
人生观庄子的人生观,与老子不同,老子言处世之道,庄子却是十足加一的达观主义。庄子的达观主义,是由他的齐物主义而来的,其言曰:可乎可,不可乎不可。庄子这种思想,后来在六朝很有势力,与老子并称,衍而为清谈。......
2023-08-17
萧惠问死生之道。王阳明认为,充实生,可以超越死。王阳明这种积极充实人生的态度,可以说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的看法一脉相承,与孟子的“尽心则知天”的观点相映生辉,但更富有深意。......
2023-11-21
◇庄子认为是非观念是由人们的“偏见”造成的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认为,天地万物表面上千差万别,殊形异势,本质上是同一无别、等齐均一的。庄子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庄子观察事物的角度与常人不同。以奇物论为出发点,庄子否认认识的客观标准,认为客观事物是相对的,而且人的认识能力也是相对的。甚至,庄子直接否定了认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023-12-04
也感到了电话那端的理解、支持与坚忍!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关系着千家万户,为了确保工作的高度机密,不能与自己的家人及外界其他人有任何的联系。凭借着高度的责任心、高超的操作技术,在完成高强度工作的同时,还忍受着由于工作要求的限制带来的多种考验。尽管提出申请,但还是要遵守工作要求,一律不得出闱。每一次完成任务,在得到了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高度认可后,我们才能如释重负。......
2023-11-16
李青武说,在他身上理解了“师父”的内涵。恩师们诠释且传递了这种纯粹又纯洁的教育精神,令李青武对教师职业十分向往,也对李青武从教风格产生深远影响。“严格”成为李青武的职业风格。他之所以对学生严格要求,都在于“爱之深,责之切”。“对科学知识要有敬畏感!”“那些在求学时代敬畏知识并勤奋读书的(学生),工作后在做人做事方面大都会踏实和严谨。”社会栋梁植根于对知识的敬畏。......
2023-08-20
宫本茂曾开玩笑说,他的成功秘诀是“妻度计”。妻度计测量的是他的太太对他的工作感兴趣的程度。当加速度计感知到这些变化的时候,就会通过事先精心设计好的程序,让安全气囊打开。不过,更先进的加速度计能够测量更加细微的动作变化。......
2024-01-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