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祀、子舆、子黎、子来四个人在一起聊天说:“谁能把‘无’当作头颅,把‘生’当作脊梁,把‘死’当作尾椎骨,谁就知道生死存亡本来属于一体,我们就和他做朋友。”不久子舆生病了,子祀去看望他。一进门子舆就说:“你看,老天真了不起,竟然能把我的形体弄成这般模样。”子祀抬头一看,只见子舆背弯得像骆驼,头低到肚脐底下,和过去相比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但他看起来若无其事,还像过去一样谈笑风生。......
2023-10-29
孔子拒绝思考死亡问题,认为先应该把生弄明白了再去思考死是怎么回事。他在学生面前总是装出对死毫不在乎的样子,声称“早晨懂得了真理,晚上就可以死去”,这句话常常被人引用:“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如此见解,同调颇多。古希腊晚期有个大哲学家伊壁鸠鲁说:“死与我们活着的人毫无关系,因为当我们活着时,死亡并不存在;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又不存在。”当代奥地利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认为:“死亡不是生命中的事件,我们不会活着体验死亡,”因此,只考虑生而不思索死,孔子的这种做法似乎比较明智。
但是,上面所说的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人类最恐惧的就是死亡,于是许多聪明人或自认为聪明的人,纷纷出来想尽办法安慰我们这些活人。有的告诉人说人死了,灵魂上了天堂;有的说人死了还可以投胎转世,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是这两种说法又不能安慰人,灵魂上天堂虚无缥缈,没有谁能知道天堂是个什么样子;投胎转世就更玄了,即使真的有可能投胎转世,那也是另外一生的事情,与现在的“我”没有什么关系。孔子他们更高明,站出来说生和死是两码事,二者河水不犯井水,活着的时候尝不到死的痛苦,死了又没有生命,何必为死瞎操心呢?这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也同样不能消除人们对死的恐惧。正确的理解是,死与人生息息相连,死亡伴随着人全部的生命过程。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把自己交给了死,对于人死与生一开始就结成了一体,死是属于生的,生也是属于死的。古希腊有一个戏剧家说得好:“也许谁都知道,生就是死,死就是生。”
生与死是一个铜板的两面,对死的认识影响着对生的态度。有的人意识到人有一死,于是就大肆地挥霍享受;有的人意识到人必有一死,于是就抓紧每一寸光阴学习和工作。孔子说:“不知道生,怎么知道死呢?”其实应该倒过来说:“不知道死,怎么知道生呢?”(www.chuimin.cn)
老子和庄子既能参透死,又热爱生,爱惜生命却不恐惧死亡。如此,生命才真正怡然自得。
有关老子智慧心解的文章
子祀、子舆、子黎、子来四个人在一起聊天说:“谁能把‘无’当作头颅,把‘生’当作脊梁,把‘死’当作尾椎骨,谁就知道生死存亡本来属于一体,我们就和他做朋友。”不久子舆生病了,子祀去看望他。一进门子舆就说:“你看,老天真了不起,竟然能把我的形体弄成这般模样。”子祀抬头一看,只见子舆背弯得像骆驼,头低到肚脐底下,和过去相比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但他看起来若无其事,还像过去一样谈笑风生。......
2023-10-29
我们的前人发现“静”的许多妙用,以一言蔽之曰“以静制动”,这其实包含了另一层意思:“以静养智。”所谓“以静养智”,就是通过恬静的心境来增进自己的智慧,智慧增进以后又不外用,又用自己的智慧来促进自己心境的恬静。同样,只有静才能涵养自己的心智,浮躁不安只能使自己变得荒疏浅陋。......
2023-10-29
老子崇尚一种自然的人生态度,同样也主张以一种自然的平常心来对待生死,认为一个人应该不贪生不恶死。出生了不欢天喜地,要死了也不呼天抢地。人有出生的一天就必定有死去的那一天,就像有白天就必定有黑夜一样,这是自然规律,是每个人都逃避不掉的。对于老少生死要听其自然,这样才能有一个潇洒自在的人生。秦始皇亲自带人到海边射死了一条大鲸,但还是没有采到什么不死药,没过多少年他自己也一命呜呼了。......
2023-10-29
遂寝病,七日而终,时年七十二矣。于是生病躺在床上,七天后就去世了,死时七十二岁。原文既卒,门人疑所以服夫子者。唅以疏米三具①,袭衣十有一称②,加朝服一,冠章甫之冠,佩象环,径五寸,而组绶③。译文孔子去世,公西赤主管殡葬事宜。兼用三代君王的礼制,是为了表示尊敬老师,而且使古代的礼仪齐备。上面的封土做成了仰斧的形状,高四尺,周围种上松柏作为标志。......
2023-11-02
不过,司马迁最终还是倾向于认为老子是春秋末年的人,孔子还曾向他求过学。下面是关于老子的模糊肖像,只是对《史记》中老子传的临摹——老子出生在春秋时期,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老子虽然很有学问,不过他的学说以不求闻达为宗旨,他肯定不会像今天有些学者那样,为知名度不高而苦恼,更不会为著作的署名问题,与别人上法院去打官司。......
2023-10-29
陶渊明是东晋喜爱老庄的大诗人,他的为人和写诗都达到了一种最高的境界:自然。生死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从三皇五帝到平民百姓,从白发老翁到黄毛孺子,每个人都要从出生走向坟墓,陶渊明说: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陶渊明公元四二七年十一月离开人世,在他死前两个月写了一篇《自祭文》,说自己活了六十多岁,现在死去“可以无恨”,从老年到寿终正寝是物之常理,还有什么留恋不舍的呢?......
2023-10-29
晋国对“欲取先与”这一手好像特别在行,在政治和军事中屡次运用后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老子一贯另具慧眼,重视阴、柔,认为柔能克刚,阴能制阳,弱能胜强。不少军事家以老子这一思想为指导,成功地运用老子以弱胜强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许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于是物极必反,避短扬长;则弱亦强,弱可胜强。......
2023-10-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