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前人发现“静”的许多妙用,以一言蔽之曰“以静制动”,这其实包含了另一层意思:“以静养智。”所谓“以静养智”,就是通过恬静的心境来增进自己的智慧,智慧增进以后又不外用,又用自己的智慧来促进自己心境的恬静。同样,只有静才能涵养自己的心智,浮躁不安只能使自己变得荒疏浅陋。......
2023-10-29
“要想得到,必须先拿出。”老子这句话凝聚了中国丰富的生活智慧和政治智慧,从君临一切的国王到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从坐着豪华轿车的权贵到骑自行车上班的小民;从腰缠万贯的大亨到不名一文的穷光蛋,无不熟悉并运用过这种智谋。它在长期的运用和实践中,还获得更生动、更形象、更通俗的说明——
不放出野山鸡,就引不来金凤凰。
不放诱饵,就钓不到大鱼。
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先慷慨地四处送情;为了做成一笔交易,先不惜大方地请客送礼。这些包藏着功利目的的脉脉温情,这些吃小亏占大便宜的处世之道,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现在我们来看看“欲取先与”这一智慧在政治军事上更为复杂的运用。
春秋时晋献公准备偷袭虞国,先殷勤地给虞王送去了宝璧和骏马,请求借虞国的道路去讨伐虢国。虞王拿了人家的东西手软,一口答应让晋兵路过自己的国土。宫之奇听说后跑去进谏虞王说:“虢国是我们虞国的门户和屏障,虢国要是灭亡了,虞国还能存在下去吗?借道给晋兵就刺激了它的贪心,万万不可对侵略者掉以轻心。两年前那次借道给晋军就很过分,现在怎么还能再借道给他呢?俗话所说的‘唇亡齿寒’,就是指虢国和虞国这种关系啊!”
虞王哪里听得进宫之奇的劝告呢?他舍不得失去晋国送来的宝璧和骏马,漫不经心地对宫之奇说:“晋国与虞国同宗同姓,难道还会害我吗?”宫之奇说:“要说到同宗同姓,晋国与虢国的血缘还近些,晋国与虢国比与我们更亲,现在晋国连虢国都准备消灭掉,怎么还会爱到我们虞国头上来呢?”虞王听不进这些劝告,他边听宫之奇的话边玩摸晋王送来的宝璧,仍然不改变先前答应晋使借道的要求。宫之奇见虞王这样昏庸贪财,带着全族的人离开了虞国。
果然不出宫之奇所料,晋人消灭了虢国以后,回师时顺便吃掉了虞国,虞王当了俘虏。(www.chuimin.cn)
晋国对“欲取先与”这一手好像特别在行,在政治和军事中屡次运用后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下面的历史故事又说的是春秋时的晋国——
晋大夫智伯想伐仇由这个小国家,恼火的是道路艰险难行,于是他就铸了一口大钟赠给仇由国王。这个小国的国王难得收到别国的礼品,想不到收到了这口大钟,而且是强大的晋国送来的,高兴得昏了头,连忙命令人修通道路去迎接晋使。仇由的大臣赤章曼枝说:“此事万万使不得。从来只见小国铸大钟贡给大国,而今天大国向我们献大钟,它的军队一定会跟着大钟而来。我看大钟不能接受。”仇由国王一心想着过一下别国向他进贡的瘾,赤章曼枝的话使他大为扫兴,他狠狠地瞪了这位不会察言观色的呆子,把他的话当成了耳边风。他急急忙忙修路迎接晋使,很快他收到了晋国的大钟,同时也迎来了晋国的大兵,收钟之日也是他的灭亡之时。
老子一贯另具慧眼,重视阴、柔,认为柔能克刚,阴能制阳,弱能胜强。不少军事家以老子这一思想为指导,成功地运用老子以弱胜强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许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
我国战国时期的晋楚城濮之战,秦末的楚汉成皋之战,三国时的吴蜀夷陵之战,东晋时的秦晋淝水之战,都是大国强军打了败仗,小国弱军打了胜仗。
春秋时鲁国与齐国交战,当时鲁是一个弱小的国家,而齐国是当时的霸主,但鲁国上下不畏强敌,团结一心地抗击敌人,最后终于打败了齐军。还有齐与燕的战争,这两个国家交战的时候,齐湣王刚刚南败强大的楚国,在西边打败了三晋,又派兵袭击了有虎狼之称的强秦,一边又攻伐身边的宋国,大败了弱小的燕国,他在国都临淄踌躇满志,他的大臣更是拍他的马屁,把他吹得神乎其神,他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个“常胜之君”,齐国真的可以无敌于天下了。燕昭王继承王位以后,立志为燕国雪耻报仇。他自知地狭力薄的燕国不是齐国的对手,因而四处网罗各种人才,礼贤下士,一方面在国内发展生产,一方面又积极扩军备战。当时著名的军事家乐毅来到了燕国,燕昭王谦恭地向乐毅请教伐齐的事宜。齐湣王见燕国对他毕恭毕敬,全然没有把他当一回事。燕如果向齐挑衅,这不是明摆着是拿鸡蛋碰石头吗?
燕昭王与乐毅就是要碰碰齐国这块又臭又硬的石头。他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备战。燕昭王明白燕国不可能单独打败齐军,战前进行了大量的外交游说活动,联合赵、楚、魏三国。经过周密的战略谋划,公元前284年,燕昭王命乐毅为上将军,统帅燕、赵、魏、韩、楚等国军队,在济西向齐军发动进攻,一举歼灭了齐军的主力部队,接着乘胜连破齐国七十余城,攻破齐的国都临淄,使骄横的齐湣王措手不及,由“无敌之君”变成亡国之主。弱何以胜强?因弱则有自知之明,则有危机感,则能临危发愤,谨慎小心,踏踏实实。于是物极必反,避短扬长;则弱亦强,弱可胜强。
有关老子智慧心解的文章
我们的前人发现“静”的许多妙用,以一言蔽之曰“以静制动”,这其实包含了另一层意思:“以静养智。”所谓“以静养智”,就是通过恬静的心境来增进自己的智慧,智慧增进以后又不外用,又用自己的智慧来促进自己心境的恬静。同样,只有静才能涵养自己的心智,浮躁不安只能使自己变得荒疏浅陋。......
2023-10-29
商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子,说:“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都是表明柔弱胜刚强。一个人老实厚道、柔弱退让,绝不是无能懦弱的标志,而是聪明持久的象征。......
2023-10-29
“大巧若拙”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大智若愚”,已经成了一种民族的智慧,它和“无为而无不为”一样,是老子独特的反向思维的典型例子。这种不用机巧的巧妙,不用智慧的智慧,使老子成为中国大智若愚的典型。老子是一位崇尚自然诅咒智巧的先驱,而《老子》却是一座装满了智慧机巧的宝库。......
2023-10-29
君位该是天下最高的权势之位了,而子州支父不愿意以显位妨害自己的生命,何况其他的事情呢?子州支伯和子州支父一样,不愿意以生命来交换君位,这是有道的人不同凡响的地方。尧又想把君位让给他的朋友石户,石户是个庄稼汉。尧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石户马上就拒绝了:“治理天下太辛苦,君王是些劳劳碌碌的可怜虫!”石户认为尧的德行还差一大截,于是他扛着行李,妻子顶着用具,牵着子女隐居海岛,终身再没有回过大陆。......
2023-10-29
“小鲜”即小鱼。治理大国就要像烹煎小鱼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尧又把他的大臣一个个流放,重新换一批人来治国,照样没法把国家治好。我们这几代人念一念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每个人都会别有会心,默然首肯。据1988年5月8日《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载,“治大国,若烹小鲜”,已被载入1987年美国政府的国情咨文中。看来老子的这一治国之道,已逐渐为全世界的政治家所接受和运用。......
2023-10-29
“强行”就是勉励自己坚持把一件事干到底的能力。有的是由于客观环境不允许,有的是由于主观期望过高,但大部分人是由于没有坚持干到底的毅力,最后使壮志成空。上电大和跑小买卖在人类所从事的各种行业中,要算是比较简单的。立志不易,强行更难。老子说,“自制者强”、“强行者有志”,的确是千古不灭的至理,值得我们三思,以避免奥勃洛莫夫的悲剧重演。......
2023-10-29
最难的事总是从最易的事开始,最棘手的问题总是萌于最好处理的事物。事物还没有露出明显破坏性倾向时,容易防患于未然;坏事还处在萌芽阶段时,容易把它消除掉;危害还不严重时,容易找到补救的措施;灾祸还没有到来之前就要防备;事物还没有混乱之前就把它理顺。——这就是老子所说要慎于开始,任何事情在开始时处理会事半功倍,也容易避免不幸的发生。没过五天,蔡桓公就全身发热,高烧不退,疼痛难当。......
2023-10-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