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老子智慧心解:智慧的消极影响与人民利益

老子智慧心解:智慧的消极影响与人民利益

【摘要】:有些人可能十分困惑:老子这样伟大的智者为什么痛恨智慧?可以这样说,正因为老子的智慧过人,他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智慧和文明的诅咒者,当别人陶醉于文明所带来的进步时,他敏锐地发现了这种进步所伴随的消极影响。所以,接下来老子提出了这样的主张:“抛弃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人民自然会尊老抚幼;抛弃机巧和财利,盗贼自然就会消失。”

从表面上看,老子厌恶文明、智慧和科学,常常指责知识和学问,对文明的成果也不屑一顾,声言“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它;即使有船和车,出门仍然还是用双脚走路;即使有语言文字,还是要用结绳记事。重新回到那种不用文字,不用智巧,无欺无诈,无争无斗,无忧无虑的黄金时代”(《老子》第八十章译文)。幸好他自己没有全照上面说的干,相反却用文字把上面的话记了下来,否则,我们今天就无从读到《老子》了。

有些人可能十分困惑:老子这样伟大的智者为什么痛恨智慧?这样有学问的人为什么厌恶学问?代表当时文明最高水平的人为什么要咒骂文明?难道坐船坐车不比步行方便快速?难道文字相对于结绳不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可以这样说,正因为老子的智慧过人,他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智慧和文明的诅咒者,当别人陶醉于文明所带来的进步时,他敏锐地发现了这种进步所伴随的消极影响。普通人只看到了文明所带来的便利,而他却看到了文明所结下的苦果。

文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古老的道德高峰的消失。奴隶社会取代了原始社会,压迫取代了平等,专制取代了自由,奸诈取代了诚实,险恶取代了善良,人与人之间的猜忌暗算取代了过去的和睦友爱。

老子一针见血地指出:

大道被废弃,才有所谓的“仁义”。(www.chuimin.cn)

聪明智巧出现了,才有可怕的虚伪。

家庭陷入了纠纷,才有所谓的孝慈。

国家陷入了昏乱,才有所谓的忠臣。

既然聪明、机巧和智慧,只能给人类带来虚伪、欺诈和争斗,那我们还要这些害人的东西干什么呢?所以,接下来老子提出了这样的主张:“抛弃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人民自然会尊老抚幼;抛弃机巧和财利,盗贼自然就会消失。”

学会了机巧也就知道了欺骗,有了智慧也就懂得了虚伪,有了华贵的衣服,自然就讲究虚荣,有了钱财货物,占有的欲望也更大。所有这些是社会纷争和个人烦恼的根源,抛弃了聪明、机巧,人们就外表单纯,内心淳朴,没有私心,没有贪欲,大家又都会像儿童一样地天真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