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前人发现“静”的许多妙用,以一言蔽之曰“以静制动”,这其实包含了另一层意思:“以静养智。”所谓“以静养智”,就是通过恬静的心境来增进自己的智慧,智慧增进以后又不外用,又用自己的智慧来促进自己心境的恬静。同样,只有静才能涵养自己的心智,浮躁不安只能使自己变得荒疏浅陋。......
2023-10-29
宋代苏东坡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在每一个领域都达到了第一流的境界,是一位令人钦佩又招人喜爱的文艺全才。
他的智商之高大概不会有人怀疑,但说来叫人不会相信,这样一位大文豪竟然被一只小老鼠给捉弄了,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夜晚,苏东坡靠在床头看书,一只老鼠正在咬什么东西,弄出“吱吱”的声音,他拍一拍床声音又停止了,等他静下来看一会儿书,老鼠又开始咬起来。他叫童子掌灯照一照,看老鼠是在啃什么。童子说木桶中间空了个洞,声音是从木桶中传出的。东坡高兴地笑着说:“嘻!这只老鼠闭在桶中出不来了。”打开木桶一看,又任何声音也听不见,拿来蜡烛寻找才发现桶中有只死老鼠。他童子觉得十分奇怪:“这只老鼠刚才还啃得‘吱吱’响,怎么一转眼就死了呢?如果刚才的声音不是它弄出来的,难道有鬼吗?”他俩想搞个水落石出,便把木桶倒过来,不料那只“死”鼠一落地便撒腿就跑,再敏捷的人也会措手不及。
东坡见此惊叹不已:“这只鼠真够狡猾的!把老夫捉弄了一番。它闭在木桶中,桶的板子太硬,它不能咬出洞孔,因而故意咬出声音招引人;人一去它又故意装死,以死鼠的样子麻痹人,然后寻找机会逃脱。听说所有动物中人的智慧最高,捉龙伐蛟,杀龟捕麟,能役使万物,主宰一切。现在反倒被老鼠指使了一回,陷入了这只小动物设下的圈套。它装死时静如处女,逃命时快如脱兔,怎么能说人最有智慧呢?”(www.chuimin.cn)
他靠在床上闭目养神,暗暗思考自己上老鼠当的原因,迷迷糊糊地好像有人告诉他说:“东坡先生啊,你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多记了点死知识,离‘道’还远得很哩。你自己思考时不能静下来专心致志,对世俗中的样样东西感兴趣,目迷五色,口恋百味,耳耽千声,连一只老鼠咬东西就使你坐立不安,看不进书,精神不专一竟然达到了这种程度。人有时摔碎一块价值连城的璧玉也无所谓,而打破了一个铁锅却惊叫起来;人能搏杀山中的猛虎,但有时见到蜂虿而变色。这全是因为人不冷静不专一的过错。那只老鼠用声音招引人,以装死麻痹人,是多么冷静沉着,注意力是多么集中专注!你上当就上当在心不静,神不专!”
应该说,苏东坡这生活中的小花絮,被人敷衍是有点牵强,但确实也有些意思。
有关老子智慧心解的文章
我们的前人发现“静”的许多妙用,以一言蔽之曰“以静制动”,这其实包含了另一层意思:“以静养智。”所谓“以静养智”,就是通过恬静的心境来增进自己的智慧,智慧增进以后又不外用,又用自己的智慧来促进自己心境的恬静。同样,只有静才能涵养自己的心智,浮躁不安只能使自己变得荒疏浅陋。......
2023-10-29
孔子拒绝思考死亡问题,认为先应该把生弄明白了再去思考死是怎么回事。人类最恐惧的就是死亡,于是许多聪明人或自认为聪明的人,纷纷出来想尽办法安慰我们这些活人。孔子他们更高明,站出来说生和死是两码事,二者河水不犯井水,活着的时候尝不到死的痛苦,死了又没有生命,何必为死瞎操心呢?古希腊有一个戏剧家说得好:“也许谁都知道,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与死是一个铜板的两面,对死的认识影响着对生的态度。......
2023-10-29
晋国对“欲取先与”这一手好像特别在行,在政治和军事中屡次运用后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老子一贯另具慧眼,重视阴、柔,认为柔能克刚,阴能制阳,弱能胜强。不少军事家以老子这一思想为指导,成功地运用老子以弱胜强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许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于是物极必反,避短扬长;则弱亦强,弱可胜强。......
2023-10-29
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天然,指万事万物没有人为因素的那种状态,也就是说自然与人为造作相对。河神和我们一样分不清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一天他跑去问北海神:“请问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真性情存在于内心,神采便洋溢在脸上,这就是自然。将自然的天性用于人事,侍奉父母则孝敬,对自己的祖国便忠诚。......
2023-10-29
“大巧若拙”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大智若愚”,已经成了一种民族的智慧,它和“无为而无不为”一样,是老子独特的反向思维的典型例子。这种不用机巧的巧妙,不用智慧的智慧,使老子成为中国大智若愚的典型。老子是一位崇尚自然诅咒智巧的先驱,而《老子》却是一座装满了智慧机巧的宝库。......
2023-10-29
“强行”就是勉励自己坚持把一件事干到底的能力。有的是由于客观环境不允许,有的是由于主观期望过高,但大部分人是由于没有坚持干到底的毅力,最后使壮志成空。上电大和跑小买卖在人类所从事的各种行业中,要算是比较简单的。立志不易,强行更难。老子说,“自制者强”、“强行者有志”,的确是千古不灭的至理,值得我们三思,以避免奥勃洛莫夫的悲剧重演。......
2023-10-29
“小鲜”即小鱼。治理大国就要像烹煎小鱼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尧又把他的大臣一个个流放,重新换一批人来治国,照样没法把国家治好。我们这几代人念一念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每个人都会别有会心,默然首肯。据1988年5月8日《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载,“治大国,若烹小鲜”,已被载入1987年美国政府的国情咨文中。看来老子的这一治国之道,已逐渐为全世界的政治家所接受和运用。......
2023-10-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