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老子智慧心解:功成身退,感悟自然之道

老子智慧心解:功成身退,感悟自然之道

【摘要】:“功成身退,自然之道”,这是一种非常积极高尚的人生观,他认为每个人的责任就是献身社会,在政坛、在战场实现个人的价值,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等自己的使命完成以后,马上就应该隐退,空出舞台让后来人演出更辉煌的历史剧。凡夫俗子如果没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没有济世救民的宏大抱负,那就既谈不上出仕也谈不上隐退,不过随波逐流,随生随灭。《后汉书》说严子陵“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

换一个角度,就是我们在前面说的,老子有点缺乏社会责任感,似乎他只注重隐退而不主张进取,其实这是莫大的误解。《老子》五千言中,不少篇幅专讲治国、用兵和从政,他不仅不反对建立功业,而且十分看重个人的功业,他只是主张建功而不居功,打天下建天下而不占有天下,独享天下。“功成身退,自然之道”,这是一种非常积极高尚的人生观,他认为每个人的责任就是献身社会,在政坛、在战场实现个人的价值,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等自己的使命完成以后,马上就应该隐退,空出舞台让后来人演出更辉煌的历史剧。如果打下天下就占有天下,那与强盗的抢劫有什么两样呢?庄子曾经尖锐地指出过:“盗窃钩子的人被杀,盗窃国家的人成了王。”问题与道理就在这里。

凡夫俗子如果没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没有济世救民的宏大抱负,那就既谈不上出仕也谈不上隐退,不过随波逐流,随生随灭。恰如诸葛亮没有帮助刘备建立蜀汉以前,别人称他是一条隐居的卧龙,这时他自称为隐士、山人。当时一个襄阳隆中的普通农民能称为隐士吗?他们没有任何志向抱负,自然就无所谓仕和隐了。

因而,隐是以仕为前提的,退是以进为前提的,没有积极进取的志向就谈不上退隐林泉的超脱。

救世济民的胸怀是退隐的前提条件。

东汉初年的严子陵,东晋末年的陶渊明,都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隐士。前者在富春江潇洒地垂钓,后者在南亩默默躬耕,他们都不挤在冠盖云集的京华,而独处在僻远的山水田园,赢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景仰。在富春江钓鱼的不止严子陵,在庐山脚下耕田的也不止陶渊明,人们为什么单单赞美他们两人呢?换句话说,如果他们两人只是普普通通的渔翁和农夫,就没有人对他们感兴趣了。要是他们像农夫渔父那样平庸草草过一生,与草木一同烂掉,怎么可能留传千古呢?(www.chuimin.cn)

后汉书》说严子陵“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他少时“高名”到底高到什么程度,现在无从考查,不过可以肯定不是个平庸之辈。他很要好的同学刘秀做了皇帝后四处查访,请他回来帮助治国,由此可见严子陵的才能和气度。他谢绝了光武皇帝的高官厚禄,也许是怕刘秀这位过去的老同学容不下他,他自己也不愿像月亮那样借太阳发光。既然重整乾坤的机会我严子陵没有抓住,坐享其成又有什么意思呢?我觉得严子陵没有出任老同学送来的官职,倒不一定是由于他为人的清高,要仅仅是清高就不值得赞美了。

陶渊明给人的印象是静穆超旷,但他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潇洒,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慷慨豪迈,他曾经还说过“丈夫四海志,我愿不知老”,只是由于在那黑暗动乱的年代他的理想没有办法实现,他的才能没有用武之地,不得已才退耕田园,逍遥野外。

可见,不管是在朝中做官还是遁迹江湖,救世济民是一个人人格精神的支柱,贪图私利而做官可耻,为了清高而隐居也不值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