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自然的美就必须无为,一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就破坏了自然。美是在一种毫无目的毫无意识中实现的。老子与孔子有一段对话,说明了无为是美的前提,甚至就是美本身——孔子有一天去见老子,老子刚洗完头正披着湿发待干,凝神定立像是个木偶人。孔子迫不及待地问:“请问先生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美的境界呢?”......
2023-10-29
要在这儿为老子画一幅逼真的肖像,实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他的生平我们知道得太少,唯一可靠一点的材料就是《史记》中的老子传,但这篇传记不仅十分简略,而且还含糊其辞。司马迁一时说老子可能是与孔子同时的老莱子,一时又怀疑他是后孔子一百二十多年的太史儋。不过,司马迁最终还是倾向于认为老子是春秋末年的人,孔子还曾向他求过学。
下面是关于老子的模糊肖像,只是对《史记》中老子传的临摹——
老子出生在春秋时期,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那时楚国的苦县就是今天河南的鹿邑县。李耳为什么被称为“老子”呢?史无明文交代。《神仙传》说:他在妈妈怀里整整七十二年才出生,一落下地就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了,他妈妈便把她这个老头儿子叫“老子”。这作为笑话来谈谈当然可以,但要把它作为生平介绍那就真要闹“笑话”了。唐代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说:“古者,称师为子。”古人把教师称为“子”,“子”大概有点像我们今天所说的“老师”或“先生”,“老子”也许就是“老先生”的意思。至于为何把他写的书称为“子书”,后面再作交代。
老子无疑是当时的饱学之士,在周朝出任过国家藏书室的史官,这个职务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般都由学术界的领袖或名流担任。
孔子曾与鲁国的南宫敬叔一起到周的都城,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临别时老子告诉孔子说:“富贵人用钱财送人,有学问的人用言辞送人。我当然算不上富贵人,只是窃取了有学问的虚名,所以我还是用言辞为你送行吧。”他停了一会儿又说:“孔丘啊,你所要恢复的周礼,当年倡导它的人骨头都已烂了,周礼也失去了生命力。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藏起来,好像什么货物也没有;具有高尚道德的君子,容貌谦虚得像个愚笨的人。抛弃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你做作的神态和过大的志向吧,这些东西对你没有好处——我要送给你的话就只有这些。”
回到鲁国后,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说:“我知道鸟会飞,我知道兽会跑,我知道鱼会游。会跑的可以挖陷阱去捕获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杀它,会游的可以用丝线去钓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飞上天的。我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老子虽然很有学问,不过他的学说以不求闻达为宗旨,他肯定不会像今天有些学者那样,为知名度不高而苦恼,更不会为著作的署名问题,与别人上法院去打官司。(www.chuimin.cn)
他在周的都城待的时间一长,对统治者的腐败、愚蠢、淫乱越来越厌恶。周朝日益衰微,大权逐渐落入各诸侯手中,于是他辞掉藏书史官的职务,骑着一头青牛向西域大沙漠走去,决心远离这个声色犬马、尔虞我诈的是非之地。
路过函谷关,关令尹喜久闻他的大名,盛情地款待了他。老子将要离开函谷关那天,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可您把那么多的学问烂在肚子里,多可惜啊!为我们写一本书吧,难为您了!”
关令大人的饭当然不会让老子白吃,他死死缠着老子不放,于是老子就坐下来写了一本《老子》。
古人并不是随便把什么书都称“子书”的。只有那些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卓然成为一家之言的著作,才配称为“子书”。
后人把《老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称为道经,下篇称为德经,因而又被尊称为《道德经》,把它称为“经”地位就更高了,当然这是道教兴起以后的事。《老子》全书大约五千多字,还不及今天一个短篇小说那么长,但它和《论语》一样,堪称塑造中华民族灵魂的“圣经”。
老子写了这本书后就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说他活了一百六十多岁,有的说他活了两百多岁,至于道教徒称他长生不死,那就说得太云里雾里了。
有关老子智慧心解的文章
要实现自然的美就必须无为,一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就破坏了自然。美是在一种毫无目的毫无意识中实现的。老子与孔子有一段对话,说明了无为是美的前提,甚至就是美本身——孔子有一天去见老子,老子刚洗完头正披着湿发待干,凝神定立像是个木偶人。孔子迫不及待地问:“请问先生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美的境界呢?”......
2023-10-29
我们的前人发现“静”的许多妙用,以一言蔽之曰“以静制动”,这其实包含了另一层意思:“以静养智。”所谓“以静养智”,就是通过恬静的心境来增进自己的智慧,智慧增进以后又不外用,又用自己的智慧来促进自己心境的恬静。同样,只有静才能涵养自己的心智,浮躁不安只能使自己变得荒疏浅陋。......
2023-10-29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邻居隔墙脊”。伯父病重,王莽亲自为他煎药尝药,不解衣带在病床侧侍候数月,蓬头垢面,自己弄得比病人还消瘦。诸葛亮史称神机妙算,在知人这个问题上也有失算的时候。像诸葛亮这样的丞相知人固然重要,就是像我们这些小民同样也要学会识别人,要能知道谁只能泛泛而交,谁可做终身知己;谁只能与他一起享富贵,谁才能一起共患难。......
2023-10-29
商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子,说:“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都是表明柔弱胜刚强。一个人老实厚道、柔弱退让,绝不是无能懦弱的标志,而是聪明持久的象征。......
2023-10-29
“大巧若拙”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大智若愚”,已经成了一种民族的智慧,它和“无为而无不为”一样,是老子独特的反向思维的典型例子。这种不用机巧的巧妙,不用智慧的智慧,使老子成为中国大智若愚的典型。老子是一位崇尚自然诅咒智巧的先驱,而《老子》却是一座装满了智慧机巧的宝库。......
2023-10-29
君位该是天下最高的权势之位了,而子州支父不愿意以显位妨害自己的生命,何况其他的事情呢?子州支伯和子州支父一样,不愿意以生命来交换君位,这是有道的人不同凡响的地方。尧又想把君位让给他的朋友石户,石户是个庄稼汉。尧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石户马上就拒绝了:“治理天下太辛苦,君王是些劳劳碌碌的可怜虫!”石户认为尧的德行还差一大截,于是他扛着行李,妻子顶着用具,牵着子女隐居海岛,终身再没有回过大陆。......
2023-10-29
“小鲜”即小鱼。治理大国就要像烹煎小鱼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尧又把他的大臣一个个流放,重新换一批人来治国,照样没法把国家治好。我们这几代人念一念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每个人都会别有会心,默然首肯。据1988年5月8日《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载,“治大国,若烹小鲜”,已被载入1987年美国政府的国情咨文中。看来老子的这一治国之道,已逐渐为全世界的政治家所接受和运用。......
2023-10-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