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班认为人体动作的质感表现在动作的“形态-力效”中。“形态”不只是一种静止的形式,更是蕴含在空间轮廓中的状态。图1-1 动作结构化描述的层次图在本书中,我们基于拉班动作分析理论,采用“形态-力效”的结构化描述方法来对动作进行定义和描述。如图1-1所示,我们从身体结构、姿态、空间、力效等四个方面对舞蹈动作进行特征描述,我们称每个方面为一个特征子集。......
2023-10-29
在虚拟的舞蹈交互系统中,无论是识别还是分析、评估动作,都需要采用一种有效的方式对舞蹈动作进行清晰的定义和可量化的描述。相较于一般的运动,舞蹈具有造型丰富、局部细分多样性明显、节奏性强、内在力量要求明确等特点,这些特点会对舞蹈动作产生如下的影响:首先,舞蹈动作具有造型丰富、局部细分多样性明显的特点,因此需要以由身体各部位构成的几何元素为基本单元,采用不同类型的特征对不同局部区域进行表示,只有提取运动中的肢体形态变化的细节,才能对动作中的舞蹈造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其次,舞蹈动作的内在力量的变化决定了描述舞蹈时需要提取重力、力量流动、动作与环境的关系等多种类型的特征,如此才能对舞蹈动作进行描述;最后,舞蹈动作的强节奏性决定了需要使用时间特征来对舞蹈动作的内容进行描述与区分。
在已有的动作特征表示方法中,研究人员通常会采用姿态描述的方法。所谓姿态描述,就是把动作看成一个姿态序列,以姿态某一方面的突出特征作为分析重点,从而对动作进行描述和说明。例如很多学者从解剖学的角度对人体姿态的变化进行描述和解析,从而表示整个动作。人体的各个关节点的三维空间坐标[1]、编码、关节的角度[2]、四元组等都是进行姿态描述的常用元素,不过这些信息中缺乏对各身体部位的关系的描述。此外,一些学者通过对人体进行部位划分,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对人体姿态进行描述。[3]这些方法都忽略了动作的时间维度,缺乏对舞蹈动作风格的描述。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重点研究人体基本运动的规律性参数,例如各关节点的角速度[4],人体速度和加速度[5],局部动能、动量[6]等来对人体运动规律进行描述。这种方法利用了人体生理结构中的协调规律和生理约束。由于人体的结构和基本运动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因此无论是姿态分析法还是运动力学分析法,其描述的确提供了具有共性的分析依据,但是舞蹈是一个拥有庞大知识体系的高度专业化的应用领域,而这个体系就是动作本身。舞蹈动作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动作,我们除了考虑动作中的形态变化之外,还需要考虑舞蹈的节奏、力量、协调性等具有特殊性的问题。
研究者对人体动作的分析重点并不相同,他们会依据需求决定描述方式和分析方法。举例来说,在本书所构建的虚拟舞蹈交互系统中,动作识别和动作评估的研究重点有着很大的差异。动作识别的目标是高效正确地识别表演动作所属的类别。不论是基于模板的方法还是基于动态过程的概率估计法等识别方法,它们的侧重点都在于研究舞蹈姿态序列的时序关系或者变化过程,通常会把动作的姿态相似性、姿态的时序性、动作的持续状态作为动作相似性的判定依据。所以,在对动作进行特征描述的时候,它们的关注重点通常在于身体各关节的运动变化、时空变换过程中身体各部位的相互关系等。而在舞蹈自评估系统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考虑的不再是单纯的舞蹈动作和参考动作的相似性。为了能够给使用者更加有效直观的指导意见,研究者需要从舞蹈审美的角度来考虑,参考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标准,从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完美性、节奏性、气质性方面对动作进行分析和描述,帮助使用者在这几个方面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已有的运动内容特征提取方法尚不能有效、完整地描述一个舞蹈动作的运动特点,针对舞蹈动作的特殊性,笔者需要提出一个全面的、有效的舞蹈动作特征描述方法,以同时满足舞蹈动作识别研究和舞蹈动作评估研究的要求。因此,参考舞者在编舞过程中考虑的舞蹈特点[7],笔者以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参考,对舞蹈动作进行合理的表示。
(一)模型规范化
由于每个舞者身体的比例和尺寸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们在表演同样的舞蹈动作的时候,所呈现的动作数据必然有所不同,因此应消除运动数据本身对舞者身体外形的依赖,关注动作本身。(www.chuimin.cn)
(二)层次化的舞蹈造型构建
清晰地描述舞蹈动作的姿态是非常必要的。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会利用身体各部位的弯曲、延伸和旋拧来完成不同的造型。本书采用层次化的方法,重点表现舞蹈中姿态的变化,尤其是某一个或者多个身体部位的变化。
(三)舞蹈的力效描述
力效是舞蹈表演过程中能量盛衰的变化过程,是力量和时间的协调使用结果,例如轻盈的抬腿动作或者突然猛推的动作。在描述的过程中,对力效本身的大小,或者说参与程度的量化分析要比单纯分析舞蹈的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更加重要。
(四)舞蹈的节奏描述
舞蹈动作会对音乐中循环出现的基本节拍或者节奏型直接作出回应,其主要目的是将这种节奏转化为身体的动作。节奏性是体现舞蹈风格和特点的一个重要特征。
有关人工智能舞蹈交互系统原理与设计的文章
拉班认为人体动作的质感表现在动作的“形态-力效”中。“形态”不只是一种静止的形式,更是蕴含在空间轮廓中的状态。图1-1 动作结构化描述的层次图在本书中,我们基于拉班动作分析理论,采用“形态-力效”的结构化描述方法来对动作进行定义和描述。如图1-1所示,我们从身体结构、姿态、空间、力效等四个方面对舞蹈动作进行特征描述,我们称每个方面为一个特征子集。......
2023-10-29
然而在舞蹈表演中,舞者经常以各种方式弯曲、倾斜或旋拧他们的躯干,通过这样的动作来表现富有魅力的形体之声。和Yu轴之间的夹角θLE表示左大臂的“倾斜”状态。......
2023-10-29
在他们的实验中,专业舞者动作的特征向量和初学者动作的特征向量显示出很大的差异,这证明该方法对日本民族舞蹈动作的分类识别是有效的。图3-1 动作评价系统架构本章从舞蹈教学的需求出发,将拉班动作分析理论与舞蹈教学中常用指导用语的特点结合,提出一个基于拉班运动分析理论的动作评估模型。......
2023-10-29
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为学习者提供有吸引力的移动学习体验,从而吸引他们持续接受教育。教学设计、技术设计和可用性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并保持学习者的高满意度。为了确保学习者的高满意度,移动学习设计的综合模型需要考虑地点、技术以及文化。......
2023-11-30
(一)舞蹈动作是一种情感身体语言身体为情绪提供了一个最直接的出口。舞蹈的肢体动作因本体与客体间的相互交融而产生行为,行为会在不同情境与交互中衍变情感表达或释放。在舞蹈基础课堂中,可发现舞蹈的动作和动作序列是有意义的整体组成。舞者不仅会通过舞蹈表达情感,而且也会通过音乐的外在形式与内部状态进行表现。因此,表达性的舞蹈,最终在于身体本能的运动形式,而不在于音乐的情感或舞蹈的主题。......
2023-11-19
对于舞蹈动作识别,本章提出了一种无监督的、基于舞蹈姿态时空特征的S-SOFM识别方法,其特点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基于第一章所提出的舞蹈特征提取模型,将舞蹈动作看作一系列姿态的时间序列,通过S-SOFM学习方法,将舞蹈动作转换为一个结构化的姿态空间,也就是说,把动作以离散姿态序列的形式映射到通过S-SOFM构建的球体输出空间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动作姿态,每个动作都会拥有一条独特的“轨迹”,这样能够保证舞蹈动作识别的效果。......
2023-10-29
特征提取是人体动作识别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效、准确地提取特征可极大地提高动作识别率。学者们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底层视觉特征的提取:一是提取全局特征;二是提取局部特征。其目的是通过人体的形状轮廓信息获取全局特征。而对局部特征的提取方法,目前主要集中在提取时空兴趣点和动作运动轨迹两个方面。其优点是不易受到噪声和遮挡因素的影响,缺点是对提取的特征点准确性要求较高。下面简单介绍3 类特征提取方法。......
2023-10-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古典舞学科的建构者以唐满城、李正一为代表,他们从戏曲舞蹈入手,做出了建构中国当代民族舞蹈的尝试。中国古典舞身体基本形态除直立外,还有“拧”“倾”;由“拧”“倾”而生发岀“射雁”“探海”“斜探海”“踹燕”等基本舞姿。身韵教学要求表演者的动作必须遵循“三圆”运作轨迹和“动静”“点线”互含的审美原则,这一点集中体现了古典舞民族性的“形神”统一的艺术特征。......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