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潘蓓蕾的成就与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潘蓓蕾的成就与贡献

【摘要】:潘蓓蕾副校长曾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我们有过师生之缘,谨以此序,对她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表示由衷的祝贺。从这点来看,潘蓓蕾副校长带领她的学员团队所做的正是这样一项极具创新意义并富有重要理论内涵的实践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国内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将具有引领与开拓的作用。

由上海市七宝中学副校长潘蓓蕾领衔,汇聚上海市闵行区各初高中五年来在学生生涯发展教育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研究成果——《为了一生的美好——中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研究与实践》一书即将出版,对此我深感欣慰。潘蓓蕾副校长曾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我们有过师生之缘,谨以此序,对她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表示由衷的祝贺。

高中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最高层次及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衔接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个性品质、人生理想等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梦想未来、期待放飞的重要准备期。我国有关学生生涯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开启与深入,以及在高考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生涯教育已是大势所趋。换言之,只有当青少年对其未来想学习的专业和从事的职业有一定了解时,他们的梦想才有可能变成现实,同时他们也才有可能更为科学、理性地思考未来。而唯有充分掌握了学习的自主权,并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才可能将真正的人才辈出落到实处。鉴于此,现在全国各地的初高中都已开始对中学生进行生涯教育的实践探索,许多学校还通过系统的顶层设计和课程架构来尝试推进生涯教育的实验,并由此达到廓清学生思想迷雾,使之加强对社会和世界的了解,从而找到自己理想的生涯发展方向的目的。从这点来看,潘蓓蕾副校长带领她的学员团队所做的正是这样一项极具创新意义并富有重要理论内涵的实践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国内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将具有引领与开拓的作用。

近年来,关于“吼妈”“虎爸”的流行语不绝于耳,每一个流行语的出现,展现出的都是中国式家庭对教育的焦虑。这种教育焦虑不仅使得教育“起跑线”不断提前,而且直接催生了学生对学习的迷茫与恐惧。换言之,当学习与成绩挂钩、生命与未来前途关联之际,教育的理想、人生的梦想亦就随之黯然失色。这其中固然有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功利性的教育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但家长与教师的被裹挟、被迷茫,直接导致他们会无视学生内心的期待与愿望,甚至粗暴地剥夺孩子的自主选择权。试想,在一个教育被功利绑架的社会,当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与期待,面临的只是争夺成绩排名与冲刺升学的残酷竞争时,所谓培养世界一流乃至创新性人才的口号就只能是一纸空文,而“钱学森之问”的根源,大概也就在此吧。

为此,唯有把学习的自主权、对未来发展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年轻人,交给我们的下一代,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潘蓓蕾副校长和她的团队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并从学生生涯发展导航系统的设计和实践出发,全方位、高起点地为学生个性化的生命成长保驾护航,以努力使教育回归教育的本真,使学生回归生命的本源,由此实现“适性育才”的愿望。(www.chuimin.cn)

基于以上期待,我殷切地希望潘蓓蕾副校长和她的团队能够以此为目标,继续前行,不懈努力,以最终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为下一代的茁壮成长作出重要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