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文成公主西行路:后藏班禅额尔德尼与扎什伦布寺

文成公主西行路:后藏班禅额尔德尼与扎什伦布寺

【摘要】: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五世班禅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定了“班禅喇嘛”的名号。自此,达赖喇嘛在拉萨统治了西藏的大部分地区,班禅额尔德尼在日喀则统治后藏的。达赖喇嘛驻锡拉萨,班禅驻锡日喀则,其境内的扎什伦布寺是历代班禅的驻锡地。到1459年时,扎什伦布寺已拥有5座佛堂,12尊佛像,近200名寺侣,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扎什伦布寺成为格鲁派在后藏的根本道场。展佛台是扎什伦布寺一大特点。

早在松赞干布正式建立吐蕃王朝之始,就按照地理自然分布状况,把所辖中部地域划分为“卫、藏”两大部分,依日喀则东西的“藏”区为“耶如”(年楚河一带)和“如拉”(雅鲁藏布上游沿岸),东以岗巴拉山为界,西至冈底斯山(现阿里地区一部分)。因“藏”区地处雅鲁藏布江上游,于是才有了“后藏”之说。如今的日喀则市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三国接壤,西衔阿里地区,北靠那曲地区,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市。桑珠孜区处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中段之间,南北地势较高,其间为藏南高原和雅鲁藏布江谷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1653年,顺治皇帝颁赐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正式确定了“达赖喇嘛”的封号。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五世班禅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定了“班禅喇嘛”的名号。自此,达赖喇嘛在拉萨统治了西藏的大部分地区,班禅额尔德尼在日喀则统治后藏的。历代达赖与班禅个人之间互为师徒,关系颇为密切。达赖喇嘛驻锡拉萨,班禅驻锡日喀则,其境内的扎什伦布寺是历代班禅的驻锡地。

扎什伦布寺位于尼色日山(吉祥须弥山)半山腰,白色的佛塔、红白金色的藏式平顶碉楼,从后山的转经路可以俯瞰日喀则,其规模可与布达拉宫相媲美。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扎什伦布寺的创建者是后来被追认为一世达赖喇嘛的根敦朱巴(根敦主,1391—1474)。明正统十二年(1447),根敦朱巴为纪念其圆寂的经师,聘请西藏、尼泊尔工匠,制作了一尊高5米的释迦牟尼镏金铜像,兴建扎什伦布寺供奉佛像。到1459年时,扎什伦布寺已拥有5座佛堂,12尊佛像,近200名寺侣,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寺建成后,又陆续修建了密宗佛殿、大经院、展佛台,大小佛殿增至7座,供奉佛像达53尊,布于殿堂和讲经场四壁的彩绘、石刻佛像约2000尊。在寺内建立了铁桑林、夏尔孜和吉康三大扎仓(僧院),住寺僧侣达1600余人,分别来自后藏、阿里地区,以及境外的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扎什伦布寺成为格鲁派在后藏的根本道场。1601年,四世班禅大师罗桑·确吉坚赞(1567—1662)就任扎什伦布寺第十六任池巴(住持),在寺内建立起完整的由显到密的学经系统,成为格鲁派在后藏最大的寺院,取得了与拉萨三大寺同等的地位。

扎什伦布寺(来自摄图网)

从四世班禅起,历代班禅大师在任期内,都对寺院进行过修葺和扩建。主要建筑和机构有印经院、时轮扎仓、甲纳拉康(亦称汉佛堂)、强巴佛殿(未来佛殿)、伏魔大佛塔和佛殿、经堂、僧舍多座。自四世至九世班禅大师圆寂后,都曾建灵塔保存肉身,并建供放灵塔的金顶祀殿。

展佛台是扎什伦布寺一大特点。由一世达赖根敦朱巴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涅槃而建,后经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进行了大的修建,于1468年建成。展佛节在每年藏历五月十五日前后3天,在扎什伦布寺举行隆重的展佛活动,在这3天要把原来佛(无量光佛)、当下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强巴佛)这三大幅刺绣佛像展挂在高32米、台底宽42.5米、上宽38米、厚3.5米的展佛台的向阳面壁上,僧侣们和信教教徒要顶礼膜拜,并且敬上哈达,祈求佛祖祛灾降吉。(www.chuimin.cn)

如今,扎什伦布寺也已是朝圣者的目的地之一,那些带着酥油远道而来虔心礼佛的藏民,他们在“身”“语”“意”的牵引里,追求着超越世俗的力量。

【注释】

[1][英]奥里尔·斯坦因著,向达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27页。

[2]徐键:《吐蕃高僧吴法成生平三题》,《敦煌学辑刊》2017年第1期。

[3]阿旺贡噶索南撰,陈庆英等译注:《萨迦世系史》,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