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时,凤林津取代了临津渡成为唐蕃古道上的重要渡口。凤林关津,唐属河州。因此,很多人以为凤林津便在此地。凤林津位于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交汇处,无论是西走西域还是南下入藏,均可由临洮、临夏取道凤林关渡过黄河。这也正说明了凤林津是吐蕃东进和唐朝西扩的最适宜的黄河渡口。凤林津在唐朝时也一度是唐与吐蕃的边境。这也再次证明了凤林关是唐代的交通枢纽。......
2023-10-28
黄河畔的玛多县城,位于花石峡西南160里青康公路西侧的黄河沿,是万里黄河上第一县,也是唐蕃古道上重要的驿站和渡口。玛多县海拔4700米,含氧量只有平原的52%,外来人很难适应如此高海拔的环境。我们在办住店手续的时候,店家略带歉意地说,因为现在才8月,没有供暖,但是房间有电热毯,如果感到冷可以救急。确实,在这盛夏的8月,在夜晚的玛多县宾馆,盖两床被子仍然感觉冷,确有“高处不胜寒”之感。
玛多县的夜空月光皎洁,繁星闪亮,这是在大城市中难以见到的,这不禁使人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白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高原的夜景如同梦幻,而其中最迷人的莫过于格萨尔王文化。
离宾馆不远处有一座格萨尔文化博览园,白墙金顶,红色的台阶点缀其中,在昏黄的路灯下尽显藏家风情。广场中央立有格萨尔王御马纵横驰骋的造像,马匹身形矫健,与主人一起诠释着凌厉、昂扬的王者气度。在古老的藏族传说中,格萨尔王(1038—1119)是岭国的首领,被奉为莲花生大师的化身。他英勇无敌,并大力弘扬佛法,是藏族英雄的传奇人物,甚至一度成为万物的化身和人民生活的精神动力,整个青藏高原上都流传着格萨尔王的传说。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便是以他为原型而创作的。《格萨尔》融民间故事、藏族神话、民歌、谚语等为一体,其波澜壮阔的气势和丰富的内容也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学者的目光,它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很高的地位,也为研究藏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材料。(www.chuimin.cn)
玛多县格萨尔文化博览园
清晨,当考察队离开玛多县城时,格萨尔王广场上的转经筒已经开始了一天的旋转。在玛多县城外,一座巨大的雕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上书“天上玛多,黄河源头”八个大字,金碧辉煌。我忽然想起,其实藏语中的“玛多”,即为“黄河源头” 之意,曾经频繁出现在史籍上的“河源”——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初次相会的地方,就近在眼前了。
“天上玛多,黄河源头”
有关唐蕃古道:重走文成公主西行路的文章
唐代时,凤林津取代了临津渡成为唐蕃古道上的重要渡口。凤林关津,唐属河州。因此,很多人以为凤林津便在此地。凤林津位于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交汇处,无论是西走西域还是南下入藏,均可由临洮、临夏取道凤林关渡过黄河。这也正说明了凤林津是吐蕃东进和唐朝西扩的最适宜的黄河渡口。凤林津在唐朝时也一度是唐与吐蕃的边境。这也再次证明了凤林关是唐代的交通枢纽。......
2023-10-28
现将10次会盟统计如下:续表会盟的地点一般在长安、拉萨或在唐蕃交界处,目的是停战言和,或者划分政权边界。贞元三年五月十五日,唐廷派出浑瑊、崔汉衡为正副会盟使,与尚结赞在平凉进行会盟。结果吐蕃伏兵四起,除浑瑊单骑出逃外,会盟官员自副使崔汉衡以下60余人皆被俘获,唐军死五百,被俘一千,双方此前的“清水会盟”破裂,重新回到交战状态。......
2023-10-28
同年十月,唐蕃会盟于长安西郊,双方谈判基本成功。立在拉萨大昭寺前的碑至今安在,即唐蕃会盟碑。长庆会盟的成功,与唐蕃之间无论在和、战之间的何种状态下,都始终保持着“舅甥之谊”这层关系也有深刻的内在联系。长庆会盟是唐蕃之间最具实际成果的一次会盟,但在9世纪中期,吐蕃陷入内乱,而此后的唐朝政权也摇摇欲坠,双方订立的盟约逐渐失去了意义。......
2023-10-28
泥石流砸坏石碑官亭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的临津渡是黄河上游非常著名的一个渡口,也称黄河上渡、积石渡。临津渡不仅因为天堑地势闻名,更由于隋炀帝西征过此地而载入史册。历史上多有使者、商队或军队由临津渡过黄河。隋炀帝返回长安时再次从临津渡过黄河,并命刘权率军镇守河源郡积石镇,从此临津闻名天下。唐时,临津渡逐渐被凤林津所取代。明清时期,在临津渡设官船和专职的水手。......
2023-10-28
曹操的第一轮打击目标首当其冲的就是袁谭据守的军事重镇黎阳。“建武元年,于黎阳县设黎阳营,以谒者兼管。”黎阳营不归地方管辖,直属朝廷。此后曹氏父子与袁氏兄弟,率领各自的劲旅锐卒,在黎阳境内黄河两岸,围绕黎阳、黎阳仓展开了旷日持久异常激烈的攻防拉锯战。曹操与袁谭黎阳之战,以曹操夺取黎阳,控制黄河渡口黎阳津而告终。两军对黎阳的争夺旷日持久,曹操此次出兵终于夺取黎阳这一战略重地,将战争主动权牢牢握在手里。......
2023-08-26
临洮历史悠久,文明积淀深厚,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先民不断改造着周围的生存环境,留下了震惊世人的马家窑文化等遗址。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临洮马家窑村麻峪沟口发现一处远古文化遗址,定名为仰韶文化马家窑期,沉寂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得以重见天日。这些物产不可能来自内陆的青海,考古学界将之视为文明交流、物资交换的证据。离开临洮县城,行车约10千米,考察队到达马家窑文化遗址所在的黄土坡。......
2023-10-28
那时,人们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到了新石器时代,则有了西藏“卡若文化”“曲贡文化”和“藏北细石器文化”这三大原始文化,位于昌都的卡若文化是这次考察的目标。卡若文化遗址遗址区我们从昌都市驱车沿澜沧江南行,约行驶11千米,到达卡若村。卡若文化中的原始建筑对后世藏族建筑风格影响极大,“发端于卡若遗址的晚期碉楼式建筑,后来成为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的鼻祖”[2]。......
2023-10-28
兴平北塔文成公主和亲吐蕃西出长安时曾经过兴平县,相传现今兴平北塔所在的清梵寺即是当年公主的礼佛之地。金城公主和亲吐蕃时,唐中宗带领群臣从长安送至兴平,并举行了隆重的送别仪式。然而,在唐代,马嵬坡是重要的驿站,承担着出入长安的沿途补给、休整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拱卫长安城的前沿阵地,甚至在吐蕃逼近长安城时一度沦为唐蕃之间的拉锯之地。[23]马嵬驿是西出长安的必经之地。安史之乱中,叛军攻破潼关,直逼长安。......
2023-10-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