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转世制度是为解决教派接班问题而创造的,曾被誉为“世界十大神秘文化之一”。噶玛噶举派首创活佛转世制度。但转世的深远意义却影响了西藏众多教派,格鲁派受益最深,在政教合一制度的影响下,活佛转世制度直接影响到政治体系的构建和统治关系的部署。......
2023-10-28
有着“丝路锁钥”之称的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上极为重要且路程艰难的地方。从陇东西行越过乌鞘岭,算是真正进入了河西走廊,北部是龙首山与合黎山等山脉构筑的天然屏障,南部是崎岖逶迤、连绵起伏的祁连山脉,南北两山夹峙,自然形成了这条狭长的咽喉长廊。历史上,从汉武帝打通西域、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以来,河西走廊便被视为中原王朝至关重要的战略基地。在西汉设河西四郡之前,祁连山是匈奴的乐土,这里自然条件优渥,无数的雪山融水流下,融汇成黑河、石羊河、疏勒河,孕育出大片丰盛的水草,是游牧民族赖以为生的自然乐园。《元和郡县图志》载:“(祁连山)美水茂草,山中冬温夏凉,宜放牧。牛羊充肥,乳酪浓好。”
祁连山山势
祁连山中段支脉焉支山,位于甘凉交界处,地理位置非常险要。焉支山主峰百花岭,海拔3978米,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0千米的今大马营乡境内,东西长约34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自古就有“甘凉咽喉”之称。焉支山又叫“胭脂山”,因山中生长一种花草,其汁液酷似胭脂,山中妇女用来描眉涂唇而得名。
焉支山曾多次出现在史籍中,这里曾是汉与匈奴争夺的焦点。早在两千年前,匈奴人就在焉支山下的天然草场上饲养良种战马,时至今日,这里仍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马场。元狩二年(前121)春,汉武帝派霍去病率兵西进,过焉支山,击败匈奴,夺得河西地区,打通了中原与西域交往的通道,自此,焉支山成为胜利的象征而载入史册。河西之战后,霍去病的大军接收了这片匈奴人饲养战马的梦幻之地,从此,汉帝国有了理想的军马养殖基地,祁连山培养出的马匹质量远远超过蒙古马。这对于“逐水草而居”的匈奴是致命的打击,他们不得不将活动范围缩小至北部地区,并唱着悲凉的歌退出祁连山: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www.chuimin.cn)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的畜牧业仍然长盛不衰,“姑臧城东西门外,涌泉自于城北,其大如河,自余沟渠流入泽中,其间仍无燥地,泽草茂盛,可供大军数年”。隋时,炀帝更是亲临焉支山,会见西域二十七国使臣,举行了历史上著名的“万国博览会”。
盛唐时,“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这一带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马匹供应基地。燕支山也多次出现在唐人的歌咏中,既有“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的赞叹,又能见到“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等壮丽的诗篇。
当年河西走廊也曾是唐蕃交战之地。开元十六年(728),吐蕃从青藏高原北行,越过祁连山,对河西走廊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八月,吐蕃攻祁连城,时河西节度使萧嵩命左金吾将军杜宾客率4000强弩兵进击,吐蕃大将被俘、军队败走。唐后期,吐蕃趁乱东侵,安西、北庭阻隔,丝绸之路断绝,河西走廊也一度陷入沉寂。
今焉支山
有关唐蕃古道:重走文成公主西行路的文章
活佛转世制度是为解决教派接班问题而创造的,曾被誉为“世界十大神秘文化之一”。噶玛噶举派首创活佛转世制度。但转世的深远意义却影响了西藏众多教派,格鲁派受益最深,在政教合一制度的影响下,活佛转世制度直接影响到政治体系的构建和统治关系的部署。......
2023-10-28
兴平北塔文成公主和亲吐蕃西出长安时曾经过兴平县,相传现今兴平北塔所在的清梵寺即是当年公主的礼佛之地。金城公主和亲吐蕃时,唐中宗带领群臣从长安送至兴平,并举行了隆重的送别仪式。然而,在唐代,马嵬坡是重要的驿站,承担着出入长安的沿途补给、休整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拱卫长安城的前沿阵地,甚至在吐蕃逼近长安城时一度沦为唐蕃之间的拉锯之地。[23]马嵬驿是西出长安的必经之地。安史之乱中,叛军攻破潼关,直逼长安。......
2023-10-28
德宗求和心切反而被吐蕃所利用,在此次会盟中,唐朝为主动的一方,在唐蕃关系史上并无先例,先后经过四年四次的磋商才达成协议。清水会盟后,四月,“上命宰相、尚书与吐蕃区颊赞盟于丰邑里,区颊赞以清水之盟,疆场未定,不果盟”[7]。根据重新划定的边界,唐朝被迫正式承认了吐蕃在河陇地区的实际统治。陇右的陷落成为唐朝的伤痛,吐蕃统治陇右、河湟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日千骑四掠,陇兵不敢出”,西北局势非常严峻。......
2023-10-28
丝绸之路青海道是古代先民长期开拓的结果。而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丝绸之路青海道获得了不同的名称与使命。法显一行人走过的就是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分支。唃厮啰政权是北宋时期吐蕃建立的地方性政权,又称青唐吐蕃政权、安多吐蕃政权,都城即今天的西宁地区,“青唐道”便是宋代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别名。12世纪后,宋朝无暇顾及西北,陇右被金朝、西夏、吐蕃瓜分,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青海道终归于沉寂。......
2023-10-28
考察队沿着鄂陵湖边继续前行30千米左右,到达两湖之间的巴颜郎玛山,盘山而上,到达黄河源牛头纪念碑。刘元鼎渡黄河源的地方,应在今天玛多县黄河大桥附近,也就是“黄河第一桥”所在地。元代时,曾有专门使者前往黄河源考察。由此,才得知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扎陵湖与鄂陵湖地区的源流是黄河的源头水系。......
2023-10-28
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当年文成公主堪舆出的“仰卧魔女”的心脏部位,为“镇压地煞”而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没想到安检人员却说:“大昭寺这里是24小时工作,晚上也有人来朝拜,也是要上班的。”大昭寺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其中正方形的中心大殿觉康佛殿是寺中最早的建筑,也是大昭寺的正殿,是藏传佛教中宇宙的核心。大昭寺也以收藏大量的珍贵文物而闻名。......
2023-10-28
如今的刘家峡水库改名为炳灵湖,便是炳灵寺之由。河州境内重要的水系大夏河、洮河等也在炳灵寺处汇入黄河。炳灵寺始建于前秦时期,位于今天的小积石山,唐代称唐述山,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从此,弥勒大佛成为炳灵寺石窟的标志,接受南来北往佛教信徒的朝拜。炳灵寺山峰、苍松、翠柏的奇特形状和黄河冰封等美丽景致跃然纸上,颇受后人称赞。......
2023-10-28
唐蕃古道的南向延伸唐蕃古道的南向延伸,其主要目的是为沟通尼泊尔和印度文明,青藏高原在其中扮演着中转站以及交通枢纽的重要角色。从唐蕃古道到“一带一路”唐蕃古道跨越了千年,从一条和亲之路逐渐演变为沟通两地友好往来的商贸之路。一方面,唐蕃古道是“一带一路”倡议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丝绸之路南线的主要线路;“一带一路”所关注的交通路网功能,也正是唐蕃古道历史价值的重心所在。......
2023-10-28
相关推荐